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 正文

红二十五军长征始末

红色云岭 红色云岭 . 发布于 2022-04-10 14:42:36 2812 浏览

   核心提示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自1931年10月正式成立到1937年8月红军改编,走过了6年光辉的战斗历程。红二十五军转战湖北、河南、安徽、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省(区),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这是一支在长征中唯一增员的部队,这是一支在中途新开辟根据地并始终保持下来的部队,这是一支最早到达陕北的部队。在长征中,红二十五军由孤军成为劲旅、由偏师成为先锋,为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红二十五军所向披靡,战功卓著,共诞生了97名将军,有“一军百将”“百名将军之军”之称。

   花山寨会议 擂响长征战鼓

   秋雨绵绵。记者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在光山县花山寨,记者和研究红色文化的一些专家不期而遇。

   ?“红二十五军是以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的一部分工农武装为基础,1931年10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一支主力红军,重建于1932年11月,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军队作风顽强、能征善战、声名赫赫。”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俊杰告诉记者,“红二十五军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一部。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后,留下来的红军子弟重新组建了红二十五军。”

   据介绍,1932年11月到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坚持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开展武装斗争,接连取得了郭家河、潘家河、杨洒寨等战斗的胜利,初步扭转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危局,部队发展到1万余人。随后,又取得了葛藤山、长岭岗、斛山寨等几次大的战斗胜利。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前最后一战——斛山寨战斗是其长征的奠基礼,没有斛山寨战斗就没有花山寨会议,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二十五军的长征。

   1934年11月8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向西行进途中,在斛山寨与敌军遭遇。红军将士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斛山寨战斗后,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继续西行,在花山寨与程子华和鄂东北道委相遇,收到党中央1934年7月26日《关于组织抗日先遣队的通知》、7月29日《致鄂豫皖省委训令》等文件。同年11月11日,省委在花山寨召开第十四次常委会议。

   会上,中共鄂豫皖省委一致拥护中共中央及周恩来的指示,决定:省委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为发展红军和创建新根据地而斗争;以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和豫西的伏牛山区为初步目标;行动中,红二十五军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留一部分武装再组建红二十八军,由高敬亭统一指挥,继续坚持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在花山寨会议上,程子华被任命为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为副军长,吴焕先为政委。会议决定补选程子华为省委委员、常委,郑位三调任省委秘书长,省委(代替军党委)率领部队长征。会议还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撤销师一级建制,军直辖二二三团、二二四团、二二五团和手枪团,军部设军直机关。

   花山寨会议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带领红二十五军继续西进。1934年11月13日,红二十五军到达罗山县殷家湾、何家冲一带,为战略转移做进一步准备。

   豪情激荡何家冲 冲出包围入桐柏

   1934年11月16日晚,在夜色掩护下,仅有2984人的红二十五军冒着大雨,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何家冲出发,在没有电台与中央保持联系的情况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行前,省委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这是继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的又一壮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11月17日,红二十五军在罗山县朱堂店冲出敌人的包围圈,趁夜色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枣阳一带,实现了战略转移的初步目标。

   蒋介石闻讯后,急调30多个团对红二十五军前堵后追,妄图趁孤军远征之际,将其包围消灭。红二十五军进入桐柏县洪仪河、界牌口一带后,面对敌人的围堵,鄂豫边工委书记认为,桐柏山离武汉很近,敌人多,难以立足,更谈不上发展。省委考虑再三决定继续北上,向河南西部的伏牛山挺进。

   为了隐藏向北的军事意图,红二十五军佯攻枣阳,待敌人上钩后,突然于11月22日凌晨,从唐河县湖阳镇东的韩庄掉头东进,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

   11月24日晨,红二十五军到达泌阳县八里岗,绕过当地武装势力盘踞的村寨,机智灵活快速行军。此时,敌“追剿纵队”5个支队和第四十军骑兵第五师随后紧追,形势极其严峻。

   11月25日晚,红二十五军进入方城县。 11月26日拂晓,红二十五军由过山庙、秦房、罗家赵庄出发,经小史店东、寺门、汉河等地,向西北挺进。

   血战七里岗 挺进伏牛山

   桐柏山与伏牛山之间的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记者到七里岗烈士陵园已是中午,纪念碑上的碑文一下子把记者的思绪带到了风雪连天、惨烈悲壮的那一天——1934年11月26日。

   红二十五军北上后,敌即判断红军准备西向,遂急忙调整兵力:敌第四十军一一五旅由赊旗镇北返独树镇七里岗一带,迎头堵截红二十五军;驻叶县的敌第四十军骑兵团也南下保安寨,配合堵截;敌第一一六旅由新野县北上南召,阻截红二十五军进入伏牛山区;敌“追剿纵队”5个支队和敌第四十军骑兵第五师随后紧追。

   下午l时许,红二十五军二二四团从七里岗北进,当接近许南公路时,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敌军突然发起猛烈攻击。因能见度低,红二十五军先头部队事先没有发现敌情。敌人开火后,先头部队几乎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加上寒流袭击,红军战士几乎被冻僵,拉不开枪栓,零星的火力不能有效反击。敌军见有机可乘,立即发起冲锋,并从两翼包围上来,抢占了公路南侧的有利地形,把红二十五军先头部队压在公路以南的杨武岗村附近。危急时刻,赶到阵前的吴焕先带领二二五团三连冲到前面反击……战斗持续到下午3时许,红二十五军先后组织多次冲锋,均未奏效。下午4时左右,部队退回公路以南,转为固守,并牢牢控制了杨武岗、上曹屯、刘庄等村庄,敌人仍布防于公路沿线。

   天黑后,红二十五军撤到张庄附近休整。村民王家合说,他知道一条小路,可以绕道叶县保安,从那里过许南公路。军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连夜绕道突围。

   当晚,全体战士不顾疲劳,由王家合带路,沿着田间小路向东北方向悄然行进。到张焕庄接近许南公路时,部队分多路迅速越过许南公路,进入叶县。27日拂晓,部队进抵伏牛山东麓。

   惜别伏牛山 直奔莽陕南

   1934年11月29日,红二十五军进入鲁山县,12月1日离开,沿途劫富济贫,为民除害,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这里,当地群众把红二十五军走过的路称为“红军路”。记者一行沿着“红军路”继续前行。

   在下汤镇林楼村,郑州大学教授孙俊杰向记者讲了红二十五军离开伏牛山、直奔莽陕南的缘由。

   在伏牛山立足有很多不利之处:人烟稀少,地域狭窄,物资极为匮乏;群众对红军持怀疑态度;当地封建势力猖獗。另外,国民党庞炳勋部和东北军各“追剿队”相继追来,红军没有时间建立根据地。

   ?“面对这些情况,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继续西进,到地域广大、山多沟深、反动势力薄弱的陕南创建新苏区。”孙俊杰说。

   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做好进入陕南的宣传工作,1934年11月30日,红二十五军在林楼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司令部、政治部布告》。《布告》发出后,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于12月1日凌晨从林楼出发,向西进军。

   红二十五军进入伏牛山后,国民党“豫鄂皖三省追剿队”总指挥上官云相由信阳到达许昌,统率第一、二、三支队,追到鲁山县城。1934年12月1日,红二十五军经木札岭进入嵩县车村镇,12月3日离开嵩县。

   向导带路 突出重围

   1934年12月3日,红二十五军进入栾川,经庙子东沟、咸池、樊营,住七里坪和栾川街附近。4日,经九里胡同、石庙、陶湾,住叫河。

   早在红二十五军北上时,蒋介石就到武昌督战,提前半个月电令驻开封国民党第十九军六十师前去堵截,要求他们于12月1日抵达卢氏县西南五里川和朱阳关两地,封锁住红军入陕的通道。

   红二十五军又一次陷入危险的境地:前有敌第六十师重兵拦截,后有“追剿队”5个旅紧随其后,左有敌第四十军四十四师、九十五师夹击,右为黄河天险。

   面对这一情况,红二十五军一些官兵产生绝望情绪,有的主张和国民党军硬拼;伤员联名给军首长写血书,坚决要求把抬担架人员充实到前线,他们集体自尽,不拖累主力……

   这时,有人建议发动群众,另择小路进入陕南。中共鄂豫皖省委立即派出几路人马寻找向导,手枪团最后找到了货郎陈廷贤。

   12月5日黎明,红二十五军主力在陈廷贤的带领下从叫河出发。队伍由马印、姬家岭进入香子坪、通河、大石河,沿着一条峡谷向前挺进。天亮时,红二十五军已绕过卢氏县城,直奔豫陕交界的铁索关。

   1934年12月8日,在铁索关击溃陕西守关民团后,红二十五军抵达陕西。

   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

   1934年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庾家河召开的第十八次常委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改中共鄂豫皖省委为鄂豫陕省委,并作出了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决定。1934年11月至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界地区创建了各路红军长征中唯一的革命根据地——鄂豫陕根据地。

   1935年7月16日拂晓,中共鄂豫陕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将士踏上继续长征的道路。省委提出“迎接党中央”“迎接主力红军”的战斗口号。接着,红二十五军驰骋陇南陇东,打乱了敌人围堵红军的部署,配合了中央红军的行动。

   红二十五军从1935年7月16日离开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至9月15日到达陕北永坪镇,两个月内,攻占两当、秦安、隆德三座县城,经过多次激战,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实现了预定战略意图,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

来源:河南法制报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和孩子,一起铭记长征(诗歌)

两万五千里的征程八十年前的枪林弹雨此刻,在孩子们的心里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而我,一直在努力带着我的孩子来把那场卓绝的长征拉回来和孩子,一起铭记长征看那一片红,在风里飘动在雨中屹立。诗里说那三十余万的生命...

诗文 青青草 青青草 ⋅ 12月前 (10-06)

红二十五军独立营营长——王大成

   王大成(1906—1988),河南省光山县寨河镇人。自幼随父亲开饭铺,后给人放牛维持生活。1920年经人介绍到江苏南京公塘镇花炮铺当学徒,1924年到安徽省六安县徐家集做生意。1930年参加革命...

百科 红色云岭 红色云岭 ⋅ 2年前 (2022-04-20)

红二十五军某营营长——曹官继

   曹官继(1904﹒8——1933﹒12),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镇一个贫苦市民家里,排行第二,另有一个哥哥。因家庭贫困,父母决定把官继送给人家逃条活路。正好三叔曹庆善尚无子嗣,又舍不得侄儿远离...

百科 红色云岭 红色云岭 ⋅ 2年前 (2022-04-20)

红二十五军某团政委——李传珠

   李传珠(1906﹒8—1946﹒7),河南省光山县砖桥乡大李冲村北李湾人。自幼家贫。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6月任光山县南楼乡苏维埃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光山县砖桥区苏维埃...

百科 红色云岭 红色云岭 ⋅ 2年前 (2022-04-20)

红二十五军二二四团政委——汪光元

   汪光元(1901—1932﹒10),又名汪少山,别名汪老三,系河南省光山县马畈乡柳林河村大朱洼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就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强烈不满,敢说敢为,脾性倔强。1923年,...

百科 红色云岭 红色云岭 ⋅ 2年前 (2022-04-16)

红二十五军财务科长——傅家选

   傅家选(1909—1995.3),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镇人。出生于白雀园镇傅家大洼一个贫农家庭。10岁时,父亲被劣绅毒打致死。13岁跟人学理发。1928年他鼓动贫穷青年与反动组织黄枪会作斗争。19...

百科 红色云岭 红色云岭 ⋅ 2年前 (2022-04-16)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