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与孙少平
读到好书喜欢查阅别人的读后感,看看与我感触接近的,或者观点相反的看法和感受,读到更多自己没有注意到的,更深入的内容。这是我阅读中一个小习惯。
骆驼祥子,其实是从小就知道的一个人,大约也看过一点有关他的影视剧。初中语文课本中,还有他在酷热和暴雨交集的那天拉车的课文。所以这个人,我并不陌生。
但是这本书,我却未真正的深入阅读,似乎心里有些抵触,不太能接受那种悲惨而黯淡的结局吧。
孙少平与之相反,他是我从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时,就让我内心很有触动而且很喜欢的一个人,那个时候我对他的观感,甚至超过了孙少安。
在他的身上,我能看到很多我欣赏并向往的美好品质,勤劳,上进,刻苦,坚毅,善良。能吃苦,而且敢挑战并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我心中对他的评价很高。
不久前,一边做事,一边选择有声书,又看到了骆驼祥子。想想好歹也是近代有名的作品,自己却未阅读,总是不好。于是点开慢慢的听了下去。
也就在听的闲暇中,习惯性的想去看看评论,看看别人的读后感和我的是否相近,结果,是意外的看到了很多短评很直白的表示,骆驼祥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就是现代的孙少平。
这样的观点,真是让我大吃一惊,而更吃惊的是,短评中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不是少数。
是这样吗?我问自己,并因此而开始做比较和思考。
两个人的出身相同,都是农民;起点抉择相同,都是到城里打工。做的都是最底层最辛劳的体力苦工,而且两个人都是那么努力。
在早期,两个人的行为准则也很相似,都是很努力的做工,很认真的做事,很好的待人,不沾染外部的坏习气。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他们是相同的。
但是,仔细想想,却发现了他们之间很多的不同。
首先,是打工赚钱目标的不同。
祥子,他不识字,对时事漠不关心,心心念念期盼的,只是能拥有自己的一辆人力车,再往后的日子,就是用那一辆不用付租金的人力车来养活自己。美美的过他所设想的好日子。
而他能设想到的好日子,就是吃饱穿暖,是否拉车可以由自己选择,只是这样,他就能心满意足。
当然,更进一步,就是在能养活自己,并结余下一点钱之后,还能讨个勤俭的媳妇,拉车回家有口热饭吃,晚上睡觉有个热炕头,那就完美了。
他的目标,是那么简单而实际,却也恒古不变。
少平,他虽然读的是文革末期的初高中,能学到的知识十分有限,但他和其他大多数同学都不一样的是,他很喜欢读书,一直在努力的读书,甚至敢于冒险读那个特殊时期禁止阅读的名著图书。这个习惯,到了他打工的时候也没有改变,可以为了方便读书而单独住在才建起的,只有墙壁而且很脏乱“新屋”的角落。同时,因为田晓霞的影响,他还关注参考消息,留意时事。
因为读书,让他懂得了不少的道理,思考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再与大多数人相同。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少平离开家所想所求的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独立自强。做工赚钱只是他独立的必须,却并不是目标的唯一。
所以,祥子和少平,在这一点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
而这一点差距,在后一步的发展中,又给了两个人面对相似状况下的不同选择态度。
祥子所求的,只是有自己的一辆车,他相信那辆车和他的努力可以给他一个不错的后续发展和结局。但就在某个寒冷的雪夜,他亲眼目睹了一位有自己的车的老车夫被冻饿得晕过去的惨状后,第一次开始对自己的目标产生了怀疑和忧虑。只是面对这一次命运的善意提醒,祥子处理的方法,是鸵鸟式的回避与躲藏,并不能做深入思考和改变。
所以,尽管他和虎妞在一起了,却并不能理解虎妞的思虑和安排,不懂得虎妞那么做对他们的将来有什么样的意义,依然只是单纯的追求能有自己的一辆车即可,这为他后来的悲剧结果,埋下了根源。
少平,他在躲酒出门散步的那个夜晚认真的问自己,将来是不是就只能一直这么做下去了,若一直这么做下去,自己又是否愿意?若不肯,那么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虽然在那一夜,少平并没有得出自己的答案,但感觉得到,他已经开始了对自己人生目标下一步的探索和寻找。
祥子和少平,面对人生际遇启示时的选择与应对态度,是那么的不同。
这份不同,在他们未来的发展中,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差异。祥子可以遇到曹先生,遇到小福子,也可以遇到刘四爷,以及杨太太,孙侦探。这些人,有的帮他,有的害他,他总只能随波逐流,或者任人宰割,跌宕磋磨中,祥子的信心动摇,慢慢的开始放弃自己的目标,也放弃了自己。
所以他不再那么拼命的存钱争取他梦想中的人力车,而是逐渐开始喝酒抽烟,开始和狐朋狗友乱作为。他的思想,变得停滞麻木。对这个时候的祥子而言,从前的目标,已经变得虚无缥缈,只是远在天边的空中楼阁,他连多想一想的心都没有了。
少平可以遇到贾冰,遇到他的远房舅舅,遇到曹书记,遇到晓霞,遇到他的师父和秀英,也遇到了胡永洲,遇到了大亚湾煤矿里的很多人。这些人和他的相处中,让他见到了善良美好,见到了不同阶层的不同生活,也见到了邪恶卑劣。
面对这些人和经历,少平是在慢慢的学习,从善良美好中让自己得出类似"只要自己诚心待人,别人也才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等的一条条人生经验;从不同阶层的生活中观察差异,分析不同;从邪恶卑劣中,坚持自己的品德要求。
这些,在后来的岁月中,对少平的影响越来越大,让他逐渐由从前的那个虽然有些想法,却并没有自己主张的少年逐渐变得成熟稳重,处事理性客观。
所以,到了少安预备和胡永和一起去捐资拍片的时候,他能及时的点醒他善良进取但思想落后的哥哥,让他真正把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祥子和少平两个人在面对人生挫折与机遇过程中,应对处理的态度和方式,截然不同,成长和变化,也不再相同。
挚爱逝去,对他们两个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但面对这份打击,两个人的应对态度截然相反。
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彻底的放弃了自己,尽管再遇善良的曹先生,有了新机会,他还是放弃了,开始吃喝嫖赌,开始坑蒙拐骗,甚至可以为了钱而出卖他人。
这个时候的祥子,和开始时期的祥子,完全成了截然相反的人,堕落,就这么不可避免的成了他的命运,以至于他的结局,是一片灰暗悲凉。
晓霞遇难对于少平而言,是内心中最美好的东西陨灭了。那份痛苦,让他缄默独处了很久很久,也让他内心滴血了很久很久,但他最终,却未放弃自己的人生和目标,他依然是那个被晓霞欣赏的,虽然只能做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却依然能保持内心强大广博的孙少平。
读后感的观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从某种程度上说,祥子和少平,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出身阶层和起点。但因为目标选择的不同,应对世事变化态度的不同,他们在书中的结局并不相同。可是在继续发展的现实中呢?
中国近数十年的迅猛变化,让很多读者对书中“少平”的未来有了担忧。比如近代中国工人必须经历的职称学历考核,比如九十年代末的下岗分流和部分单位解体,铁饭碗被摔碎的变化;以及之后拜金主义的出现并对原来道德操守的否定和挑战,还有对文凭推崇之极,但对辛勤付出的劳动者轻视低看等等的状况……这些,都是中国近数十年来发展中影响并改变了很多人观念与命运的变化。
少平,他在这些变化的浪潮中又会有如何的遭遇和改变呢?真的会出现类似于祥子那样的消沉与放弃吗?
我想了好久,最后发现,其实答案,书中早就有了。
少平在和晓霞煤矿见面时说过,他在工作稳定以后的下一步目标,是报考煤炭技术学校。所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在别的工友们看电影睡觉休息玩闹的时间里,他在读书,努力研读那些让他感觉比挖煤还累很多,但却能让他心灵充实的初,高中的数理化,为报考专业学校做着准备……
这一点,已经足够预示他的将来。
中国近数十年的发展,对于默守陈规,没有太多理想追求并为之努力的人而言,的确易生变数,应对乏力;但对于那些勇于进取的人而言,代表的是会有更多更好的机遇出现。
少平,他是属于后者。
想明白了这些,我不禁笑了,也让我想到了更多。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虽然一定程度上要受所处时代,外部环境等等的影响,但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却是自己的如何面对和抉择以及是否能坚持。祥子所处的二三十年代,其实也有类似于少平的人物出现,比如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女士,比如开创锦江饭店的董竹君女士。
而在少平所处的七八十年代,也有很多类似于祥子的人物出现,比如那位曾被他所救的女孩小翠就在重写祥子及月牙儿的翻新版。
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身边,又有多少祥子类型的人和少平类型的人?我们自己,又是否考虑过自己究竟是愿意做祥子,还是做少平呢?
有些艰深的问题,似乎有些难以回答,最少我自己是不那么容易回答。
那么还是以书为鉴,尽量多学学少平的努力进取,并以祥子为戒,尽量少一些放弃吧。
这,就是我因为骆驼祥子和少平而引发的小小感触,勿论对错,随意而为,聊博观者一笑吧。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