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文章源自良知,道义存乎本心

平静心灵 平静心灵 . 发布于 2023-10-05 17:05:40 133 浏览

  从武汉疫情开始到现在,我心里一直有很多话想说,但总觉得各种想法还不成熟,就一直拖着。之后自己写写停停凑了一篇2000多字的文章,也算是对这次灾难的一点思考。其实我想说的远远不止这些,如果人类史上的一次大灾难,能用2000多字概括的话,那还能有什么样的反思呢?这篇文章写完后,我深深感到一种心灵上的缺失,但又没有办法弥补这样的缺失,因为我没在武汉。疫情期间,爸爸身体不好,极少出门,妈妈偶尔出去买个菜什么的。妈妈在微信里一再叮嘱告诫,让我不要出门。我爱人开始跑出去,到处找着买口罩,找来找去也只买到一个普通口罩,好在我家这边疫情也不怎么严重,只好先凑合用着。然后,他就是每天做家务,刷锅做饭,每隔几天,就出去买些菜。除了这些,他就一阵看新闻,一阵看手机,了解疫情状况,动不动就哀声叹气,还时不时写两首小诗啥的,字句间也都是牵挂悲叹之类的情感。我本来自身行动不便,再加上政府要求,只好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当然,时日长了,遇到比较温暖的天气,爱人也会带我到外边逛逛。但是,那时时不时就会有确诊感染病例的消息传来,所以出门的时间还是极少的。当时家人的有些举动及反常情绪,有时也会加重我的担忧和疑虑。不过,像这样宅家隔离的生活,多年来我在家里待惯了,倒也没什么,只是我爱人,一阵一阵就焦躁不安,一个劲说心里发慌。

  隔离在家的那段日子里,我除了吃饭睡觉,大多数时间也是看各种新闻,了解疫情状况。因为,心里太放不下了,再说别的啥事也无心干。那段时间,我每天在电视新闻及微信网络上看到的,除了各地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消息,就是一连串令人心痛的数字。尽管疫情期间一直受困在家,生活上感到一些惶恐和不便,但我也没有办法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这场灾难的真实情形。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样更好,起码能降低感染的风险,毕竟那个时候口罩下面几乎人人自危。尽管我心里一直有一种缺失感,但总的来说,那时候还只是希望自己和家人一切平安。

  不久,方方的“封城日记”在网络上出现了,我一下子觉得,在疫情期间,我们想要知道武汉正在发生什么,具体情形到底如何,仿佛又多了一个渠道和窗口。方方是这次武汉疫灾的亲历者,尽管她和我们一样受困在家,但是她毕竟生活在武汉,她的各种经历和切身感受是我们根本无法体会到的。同时,方方是著名作家,她用手中的笔记录着当下正在发生的各种事情,这很快引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方方日记文笔朴实,行文自然,真实记录了自己在这次疫情中亲身经历或间接了解到的点点滴滴。每到深夜,我都会拿着手机等待着方方日记的更新。在每次阅读中,她的记录和文字似乎正在弥补我心灵缺失的那一部分,又似乎说出了很多我想说又说不出的话。更让我觉得,这样的文字和记录,在如此严峻的疫情下,似乎把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和武汉及湖北其它各地的人拉得更近了。所以我每天阅读,每天保存,直到现在,方方的《封城日记》已完整地保存在我的电脑里了。

  方方日记在公众平台发了几次,后来有的冷不防很快就被删掉了,我和大连的一位好友几乎都在争分夺秒地阅读和保存。我那时很不解,为什么那些人那么不喜欢方方的日记?难道方方不写,武汉防疫抗疫的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没有了吗?这让我想到两个成语:掩耳盗铃,闭目塞听。即使方方不写日记,我相信,肯定还会有别人以其它方式来记录这场灾难。

  随着日记的不断更新,网络上声讨谩骂的声音犹如洪水猛兽一样涌向方方。那时我真的很担心,她会因为这些不良舆论的影响就此停笔不写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方方反而越挫越勇,越写越起劲,所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这些问题都是在疫情期间慌乱不堪的人们最容易忽略和难以深度思索的。有人说,方方只写到防疫工作中的各种疏漏和那些经历的不幸与伤痛,而没有去写好的方面。只要认真阅读了方方日记的人,都会知道,这种说法完全与事实不符。方方是有思想的作家,她所记录和思考的东西必定不能符合某些人的口味。我想说的是,恰恰是这些人不喜欢的,才是人类最需要的。如果历史上所有关于苦难和伤痛的记忆都是空白,那么我们的社会文明从何谈起呢?在我看来,人类就是需要不断地总结各种灾难的伤痛和教训,才能取得发展和进步,也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而并不是面对伤痛选择逃避,更不是灾难来临的时候,凡事都拣好听的说,而不敢面对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敢去探究引发灾难的各种原因。

  再后来,有了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的消息,开始我对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也不太理解,但是我以前看过《万箭穿心》电影,认真读过方方的小说《软埋》,最近又全部读了她的封城日记。我始终认为,方方是个善良正直的人,是个有良知的作家,她绝不会给外国“递刀子”的,更不相信网络上关于方方的一些胡说八道,比如,早在武汉疫情没爆发之前,方方就在预谋写这个日记。这样的观点太匪夷所思了,也太可笑了。随后因看电视剧《清平乐》,了解到北宋范仲淹在西北边塞抵御西夏时写过一首词《渔家傲》,结果却遭到弹劾而被贬,罪名是说他有厌战情绪,动摇了军心。这让我忽然明白了,在这次方方日记事件中,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观点,保持什么样的态度。

  读方方的日记以及小说,最让我深受感动的,是她对于底层社会的强烈关注,对于弱势群体的诚挚关怀。我是一名重症残疾人,自幼无法出门,无法上学,右手无正常功能,在姥姥的抚养和观照下慢慢长大。姥姥去世后,我又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再后来结婚,有了自己的家。我深知一个弱势者生存的艰难,前程的渺茫。在姥姥的关心和督促之下,我慢慢走上了读书与写作的道路。刚开始读到方方的小说,我一下就喜欢上了她的作品。每每读到她笔下的极普通的人物,比如李宝莉、丁子桃等,他(她)们的生活、际遇和命运,就让我情不自禁想要流出泪来。近来一直阅读方方日记,读着读着,我忽然觉得,这些日记的思想情怀,和她的小说是一致的。方方日记,让我读懂了一个善良作家的心,也明白了一个写作者应该具备的责任和道义。前人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认为方方就是这样的作家。文章源自良知,道义存乎本心。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良知和道义是最重要的。这是方方日记以及她的作品给我最大的启示。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觉悟一一王朔

觉悟一一王朔人的起点,都是娘胎;终点,都是棺材;中间,就是人生;钱,是通行证。权,是指挥棒。如果你有钱,规矩是可以变通的,如果你有权,规矩是能为你服务的。如果你既没有钱,又没有权,那么规矩,就是为你量...

杂谈 南国栋 南国栋 ⋅ 1月前 (10-16)

春花春酒春世界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当手机响起,那是一声清脆的问候;当打开微信,又是一种超然的祝福——龙年,吉祥来了好运来了!再见!2023!是啊,过去的一年,风风雨雨喜忧参半,暮暮朝朝,岁华延年。行万里路,长一岁精...

杂谈 南国栋 南国栋 ⋅ 1月前 (10-16)

闲话教师节

(声明:本文既是“闲话”,就当全是闲扯,切莫过分解读,对号入座!)教师节作为一个专门为一种特定的职业而设置的节日,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在于教师队伍数量自身的庞大(目前的最新统计数量为189...

杂谈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收藏的文章

   手机微信“我的”收藏里多半是些图片,而且有的还很逗比。唯独一篇评论性的文章相对成了比较显眼,我时而不时地打开看看。它是一篇经典之作让我流连忘返,还是我傻人似地翻看,一朝看到晚地无聊。我想大...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9)

童年的记忆

  双11的她跟最美妈妈同名,是地方上自强之星,长相有点气质。觉得她样子有几份像我记忆中那妇产医生。不想到母亲竟被我的感觉,不由地张开了嘴吐出口中的食物,相对而坐的父亲他耳背,不知情地批评我在胡言...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9)

哪种选择才是正确的

     两位行动不便的同乡跟都市里肢残女结下姻缘,而且她俩的外形可以,有一定的气质和可爱,有质朴感,思想很健全。好像都市肢残女讲实在。倘若一...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9)

自强者

   如果残疾人的自强是以学问来论,那未免有点片面了吧。曾有位轮椅人士说,她看到的残疾人的报道基本上千篇一律,都是成才的报道。难道残疾朋友非得在学问上有造诣才算自强,这也太单一了吧。她说自己坐在...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9)

夏季的思绪

  时下又进入了夏季,我不由地联想到去年的这个时节.夏季是奔放的时节,傍晚时的落霞依旧散发出热的威力,红色的霞光射到人的屋里,可以节约照明灯的能量。晚饭桌上有着季节的诗意,又有复古的韵色,是惬意...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3)

所有打不倒我的,都只会让我更加强大!

在医学领域,抑郁症这个病,是目前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症状除了情绪低落之外,也会出现一些幻听幻觉。治疗方法,大多是通过长期服药,来缓解症状,不过幸运的是,它可以根治。也就是说,患者虽然深陷泥潭,但...

杂谈 徐梦甜 徐梦甜 ⋅ 2月前 (09-23)

不疯魔 不成活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句话,这句话摘录于一本书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自古以来,“疯子”一直都是极其敏感,极其隐晦的词语,人们对于“疯子”,大都抱有很大的偏见,和很不好的看法,...

杂谈 徐梦甜 徐梦甜 ⋅ 2月前 (09-23)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