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故事 > 正文

傲雪残梅--平乡县瑞源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刘进山

残龙先生 残龙先生 . 发布于 2024-08-29 15:52:48 27 浏览

傲雪残梅

---------平乡县瑞源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刘进山


刘进山,又名刘瑞源,号铁拐残龙、一只残梅、残梅居士。出身医武世家。河北省平乡县人士。

一、命运

1980年4月初7的早上,在平乡县西来仲町村一家农户迎来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农户男主人名叫刘庆彬,是一个憨厚朴实的解锯匠(拉大锯),40出头的他望着这个刚刚出生的儿子喜上眉梢,大儿子取名刘进峰,二儿子取名刘进岭,这个就叫刘进山吧。

刘进山到了一周岁刚学会迈步的时候,一场病魔袭来,夺去了他左腿行走的权力。父母带着他走遍了邢台、石家庄、北京、天津各大医院,医生说:“这个病只能等孩子大点了换假肢,别的没办法。”母亲抱着他抚摸着那条弯曲了的左腿,眼含热泪:“我可怜的娃,无论如何也要把你的腿治好啊。”

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他父亲背着解锯工具,坐车去了山西做工。在家里母亲带着他,白天下地劳作,晚上还要纺棉花织布。刘进山从小就很调皮,常常在家闹得他母亲干不好活儿。母亲知道,残疾孩子需要比正常孩子更多的锻炼,这个没进过一天学堂的家庭妇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叫自幼练武的大儿子刘进峰每次去拳场练武时带着刘进山,叫他从小感染武者坚强的精神。

刘进山四岁那年春天,父亲从山西回来,拆去了原有的土坯瓦房,盖起了村里唯一的全套院的红砖房。就在那一年,二哥刘进岭背起了新书包。在家里,他少了一个伴儿,每次哥哥们上学时,他都要扶着小板凳,哭叫着去追。每次母亲都好不容易把他哄回来。对于上学,刘进山很是渴望,时常缠着母亲嚷着要上学,每次哥哥们下学了,他都要缠着哥哥教他识字。

二、上学

到了六岁那一年,缠的母亲没有办法终于答应让他上学,可是母亲很是担心,怕在学校同学们欺负他,又怕刮风下雨摔跟头。爷爷做了一个木拐,教他学拄拐走路,学拄拐可比不得扶小板凳走路稳。有一次胳膊拄疼了,他把拐杖扔了坐在地上哭。晚上,母亲把他搂在怀里给他揉胳膊,问他:“还想不想上学?”他说:“当然想上学。”母亲告诉他:“要想去上学,就要学会拄拐,要不谁扶着小板凳去上学啊?听话,以后好好练。”

半年以后,刘进山终于可以拄着拐跑来跑去了,晚上在拳场里看大哥他们蹿来跳去地打拳,跟头翻得老高,刀枪棍棒,链子流星七节鞭,耍得呼呼生风。他很是羡慕。就跟赵师爷说我现在能走路了,我也要打拳。赵师爷拍拍他的脑袋说:“你也要打拳?好啊!等他们拉架子的时候,你就跟在他们屁股后头学吧。”虽然刘进山一条腿练不会,但是那时候小,觉得可以学会。天天晚上跟在他们屁股后头学。就这样一直学到初中毕业后,他才离开拳场。虽然没有练成拳法,倒也练出了一副好身体,这一点是比较不错的。

七岁那年,刘进山终于背上了渴望已久的小书包。初入学堂,同学们都围着他看。那一天,他穿着二哥穿剩的红背心,母亲给做的新大裤衩和方口布鞋。同学们把他围成一圈,有的看着他笑,有的还问:“你左腿为啥伸不直啊?”有的问:“你怎么那一条腿那么细啊?”......

刘进山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脑袋一片迷糊,不知道说什么话应对他们。感觉受到了莫大的耻辱与委屈......

三、立志

初中毕业以后,刘进山没有上高中,他的学习不错,家里都觉得可惜,但是他知道家里困难,觉得自己也是家里的男人,不能因为残疾拖家里的后腿。避开家人的数落和开导,刘进山回到屋里,趴在被子上哭了好久,也想了好久......

也就是从这一天,刘进山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心里暗暗的下了一个决定,一定要混出个样子来,为爱他的家人,也为自己将来闯一条路。第二天,他就拎起大铁拐,骑上自行车去了县城找他姐姐刘艳萍,看能不能帮他找份工作。

姐姐刘艳萍一听他不上学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三儿,无论如何也要继续上下去,哪怕再复习一年也要考高中。家里没钱我想办法供你,学你一定要上下去。”刘进山不同意,只是流着泪哭。

姐姐知道他的脾气,只好和三舅帮他找了一家福利厂上班,刘进山在上班期间努力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车间全部技术,被提拔为质检员。在福利厂上班期间,刘进山常常发了工资就去书店买书,有故事书,杂志,但最多的还是医书和气功书。父亲刘庆彬除了解锯手艺还会家传医术,善于推拿和配药,又因为从小受拳场熏陶,因此刘进山很喜欢中医学和运动锻炼。常常是天不亮就起床,运动完了就看医书,学习中医学,背诵汤头歌诀和中药性能。为了学习能更好的认识中药,刘进山常常下了班带着中药手册走出工厂,来到野地,亲自尝试辨认。有一次尝试了曼陀罗花(土名刺儿茄子花),导致轻微中毒,差点回不了工厂。为了练习针灸手法,刘进山常常扎肿了胳膊扎大腿,扎了大腿扎肚皮。扎的大腿和肚皮酸胀肿疼,有时候去厕所解手蹲下去就几乎起不来。

到了四月,终于身体支撑不住,回到了家里。

四、拜师

刘进山身体不支辞工的消息很快传到三舅徐全林的耳朵里,徐全林很是生气,埋怨刘进山不该自己盲目摸索针灸技术,胡乱试针。考虑到刘进山如此迷恋中医,决定收他为徒,亲自传授针灸技术和中医内科学,并和二舅徐全水学习中医外科接骨正骨术,和大舅张振甲学习易经。同年六月,由父亲介绍,刘进山又拜练气功的张存雪为师学习道家养生术。

自此,刘进山才真正进入了医学和易学养生术的各个领域吸取知识的精华。在学习的同时,由二姨徐景华介绍学习服装制作。

刘进山白天制作服装,晚上为了能弥补时间上的不足,常常熬到深夜,抄下了多部医学、易经、气功、武术书籍,手稿字数多达二百多万字。

1997年11月22号,刘进山顺利考取了乡村医生证书。开始一边做服装制作,一边给人看病。

1999年,服装制作生意受到市场冲击,逐渐萧条。刘进山决定走出家门,寻师访友,进一步提升自己。

第一次走出家门的刘进山并不知道前面的路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哪里有名师,仗着自己年轻气盛,有些中医知识和针灸推拿的技术,觉得走到哪里都能吃碗饭。一辆自行车,一个黑提包,拎着大铁拐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旅行。

每走到一个地方,刘进山便摆摊推拿,打听哪里有名师。幸好交到一个朋友名叫李海,带着他去了河南跟王师傅学习了经络推拿。

离开了河南,刘进山继续流落民间寻访。俗话说得好,出名的名师遍地都是,而真正明白一个领域的明师却不是那么好遇的。刘进山在外三年的流浪生活,先后到过河南,山东及河北中南部和北部及山海关等地方。夜晚宿过柴火垛,睡过大马路,遇到过好心人的帮助,也遇到过坏人的欺负。遇到过真心实意教授技术的老师,也遇到过被人拒之门外的冷面师傅。这让他深深懂得了“缘分”的含义。更是经历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看懂了很多,也看淡了很多。

2002年的春天,姐姐刘艳萍得知了弟弟刘进山在外的遭遇,心里很不是滋味儿。那年邢台卫校升专,面向社会招生。姐姐替弟弟报了名。农历八月十六,刘进山初中毕业后七年,由二哥陪着又重新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刘进山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次上课都是早早的来,放学了,有时很晚才离开教室。班主任董锋看在心里,决定让他担任学习委员,带领全班学习。

在邢台医专,刘进山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受到校领导的表扬。常常拿到一等奖学金。学校很多社团都邀他加入。为了不耽误学习,刘进山都一一谢绝了。

刘进山也有爱好,那就是锻炼身体和写作,在学校内部刊物《杏苑》时常发表文章和诗歌。《杏苑》文学社社长多次邀请,刘进山才同意担任了几期《杏苑》刊物编辑。

2005年,刘进山先后在平乡人民医院和邢台医院实习,医专毕业后,他原本想在家开个门诊,可是受同学的邀请,不得已又走出了家门。

五、创业

又一次进入社会的刘进山,比以前更加成熟,他帮助同学不忘学习。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比如2008年,刘进山在石家庄给同学帮忙时,遇到了一个很特殊的病号,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得了面瘫,三年久治不愈,刘进山针灸治疗七天,效果显著,半月痊愈。当小姑娘的父亲拿着五千酬金前来谢诊时,刘进山只收取了该得的六百五十块钱。

又如,刘进山在保定给同学帮忙,遇到一个老人得了褥疮,他不嫌老人脏臭,亲自为老人处理疮口,经过一个多月精心治疗,老人褥疮痊愈。

又如,刘进山在三河市同学门诊教授康复技术,遇到一个腰间盘突出患者,不能自主行动,学员推拿三天无效后,由刘进山经过两个疗程精心推拿,老人行动自如。

他在邢台胜利北区卫生服务站上班期间,有石家庄患者王小丽腰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不能行动,开车慕名前来就诊,刘进山使用针灸技术,一次施针,患者能自主行动,七次痊愈。患者感激之余送锦旗一面:“仁心仁术,医德高尚;十三鬼针,妙手回春。”

在平乡中医推拿馆,有南和旧果寨患者张占方腰间盘突出压迫导致坐骨神经疼,前来就诊,刘进山施针一次止疼,三次痊愈。因第二年夏天吹空调复发,二次来诊,施针一次痊愈,至今未复发。张占方岳母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活动受限前来就诊,施针一个半月行动自如,其岳父张川来送锦旗一面,上面写着:赠刘瑞源医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诸如此实例,举不胜举。

有一次,在按摩店交流,一个残疾学员因家庭困难无法交足学费退学时,刘进山动了怜悯之心,从此定下了一条规矩,只要是跟自己学习的残疾人一概免除学费,义务教授技术。并且技术不过关不许出师。

刘进山帮助过很多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因为自己当初为了学艺四海为家,浪迹天涯,受尽了很多苦楚和磨难,他不希望这些出门不便的残疾人还像他一样为了学艺而作难。

2013年,刘进山因为父母年岁已大,便回到平乡县老家伺候双亲。可是他看到家乡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身体病魔缠身,甚至有的因病致残,他又一次动了怜悯之心。

同年秋天,刘进山在平乡县开了一家中医推拿馆,专门解决因病致残的各种病人,刘进山技术好,收费低,遇到家庭困难的病患有的还不收费,受到很多病患一致好评。

2015年,刘进山在中国残疾人《生命之歌网站十周年庆典大会暨生命之歌全国征文大赛》征文获得优秀奖、被生命之歌网站《中国无障碍考察团海南行》定为随团记者。生命之歌网站还为他们在天涯海角举行了集体婚礼,留下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页。

他的事迹和文学作品被《月缺依然放光华》一书收录。

刘进山自1999年至2002年三年之间,历经千辛万苦寻访明师,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医专毕业后,尽心帮助同学,传授康复技术的同时,不忘潜心研究。他的徒弟张林峰(保定)、王小红(邢台),沈德武(安康),郭善彪(邢台),韩晓飞(石家庄)、张晓艾(衡水)、李胜利(南宫),井兰(安徽)等人,如今有的在医院上班,有的开起了推拿馆,成为推拿师傅。

县残联办公室主任赵勇同志得知了刘进山的情况,专门找他谈话,赵勇同志被他身残志坚、心地善良、一心为人服务的精神所感动,要协助他开办平乡县瑞源残疾人康复中心。

得到了娘家人残联的支持,刘进山心中像是被点燃了一把火,他决心要用自己的手艺给更多的人和家庭带去福音。

为了开办康复中心,刘进山拄着拐一次又一次的跑有关部门办手续,一家又一家的跑银行贷款,无奈康复中心属于公益事业,银行都怕没有收入,不给贷款。刘进山为了把康复中心办起来,只好东西奔波,四处筹款。

这一年正赶上他结婚,家里盖房装修花了不少钱,为了把康复中心办起来,他的妻子陈婵婵(儿麻后遗症)不声不响的拿出了自己娘家全部的陪送。为了减少家庭开支,陈婵婵把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女儿也送回了娘家。

如今康复中心在刘进山夫妇共同努力之下,已经开始试营业。

都说创业难,对于一对残疾夫妇来说创业更难。刘进山夫妇虽说身残,但在困难面前并没有被打倒,相反的是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用最美好的心情迎接美好的人生。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魔瓶

  徐玲玲走在一个离家很近的向阳湖湖边,走着走着差点摔了一跤,她低下头,却看到了一个长得很可爱,很漂亮,花花绿绿的瓶子。于是,徐玲玲把它捡了起来,放在了书包里面,然后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抱怨...

故事 徐梦甜 徐梦甜 ⋅ 24分钟前

毁容

凄凉的夜里,一个女孩蹲在墙角,摸着自己“不见光”的脸,小破屋里,昏暗的灯火若隐若现,外面风刮得“沙沙”作响。突然,窗户“咣”地一下打开了,泪珠混着嘴角的血,滴落在了地上。这个女孩叫耿梦,她的一半脸严重...

故事 徐梦甜 徐梦甜 ⋅ 29分钟前

要去天堂的小蜜蜂

有一群小蜜蜂生活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她们在色彩缤纷的花丛中飞舞,采集着香甜的花蜜。阳光下,微风中,处处可见她们忙碌而快乐的身影;粉红的花朵,翠绿的大树,都是她们很好的朋友,时时观察着她们辛勤的劳动。肉肉...

故事 清瀞流水 清瀞流水 ⋅ 3周前 (09-02)

绿叶观心

绿叶生长着,静静地享受雨水的滋润、万物的陪伴。若是渴了,那暴风骤雨的洗礼就是最好的甘泉;若是没精神了,那炎热暴晒的试炼就能使其更为完善。这样的日复一日,这样的年复一年,它见过了无数苦痛与快乐。那一日,...

故事 清瀞流水 清瀞流水 ⋅ 3周前 (08-29)

老牛湾的灯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老牛湾那里比较凶,可是凶到什么程度,这个谁也不知道。按老人的说法那里以前是常常会发生些古怪的事情。小时候跑着玩,只要太阳一落山,谁也不敢再去老牛湾那里玩。其实老牛湾离村并不远,就在村南...

故事 残龙先生 残龙先生 ⋅ 3周前 (08-29)

老倌儿

这次回村,见村头柳树荫下几个老头在聊天儿,里面唯独不见了老倌儿。我赶紧下了车前去打招呼。村里的年轻人无论出去多久,回来见了乡亲是要打招呼的,要不然会被人看轻,说你出去待了段时间,回来尾巴翘上了天。几个...

故事 残龙先生 残龙先生 ⋅ 3周前 (08-29)

拐王

李家镇大集,三里长的大街两旁聚满了买卖人,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赶集,顺便买些日常用的东西回去。村西头有棵大柳树,柳树下有个烙大饼的,在树下摆着了三张小桌,放了几条长凳,支起一个大火炉子,架着饼铛子,把火烧...

故事 残龙先生 残龙先生 ⋅ 3周前 (08-29)

种花

“只怕……已经是死的了吧。”小若看着包裹中的那个花芽,心里悄悄的揣度着。这颗花种子买回来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可是从买回来的那天起,小若就把它丢在了旮旯里毫不用心。其实,在拆包裹的那一刻起,她就有些后悔了...

故事 紫竹 紫竹 ⋅ 3周前 (08-28)

清风/ 庄稼汉子

天刚麻麻亮,男人就起来了。他光着膀子,摆好磨刀石,哧哧地磨起了镰刀。麦子大部分已经熟透了,虽然不是整片整片的熟,但也要赶早动镰呢。“选黄选割。”男人这样想着,镰刀磨得裎亮。“这么早?”男人回头一看,女...

故事 王托弟 王托弟 ⋅ 10月前 (12-05)

詹明/哑姑

青冈坪镇是一个古镇,古镇背靠青冈岭,面临清水河。清水河的水流清澈平缓蜿蜒流向远方,据说在里耶古镇汇入酉水河后可以直达洞庭湖。解放前青冈坪镇的桐油以及其他一些农产品都是由本地商人和外来商人用商船由清水河...

故事 王托弟 王托弟 ⋅ 10月前 (12-04)

王托弟/王老板休妻

(一)“哎,老天爷呀,把这咋不死。死了就不害好人家的男女了!”凌晨一点,老太太终于开口说话了。这是三天以来老太太说的第一句话,在大家都以为老太太呆了、不会说话了的时候。王老板听见老太太的声音,一口茶没...

故事 王托弟 王托弟 ⋅ 10月前 (12-04)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