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寨会议决定留守大别山的军部警卫员——万海峰
万海峰(1920.9—),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万河村万黑湾人。自幼丧母,家庭贫穷。1933年7月12日正式参加光山独立团当红军,1934年11月,花山寨会议后,被留守在鄂豫皖苏区坚持斗争,任红二十...
许多学者在采访花山寨会议旧址时提出:这么重要的会议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地图上无名的小山村召开呢?我们追溯历史,发现它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首先,关于“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问题,实际上已经有半年多的酝酿”①。自1934年4月,省委会议确定红二十五军暂不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以后,7月1日,省委收到了党中央1934年2月12日的指示信和6月13日的军事训令。党中央根据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严重形势,在2月12日的指示信中指出:“新的形势面前,需要新的改变,省委当前的任务,在于保全我们的活力,保全我们的队伍,去创造新的苏区、新的根据地,整个锻炼和强固我们的力量,创造新的主力红军,同时,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为恢复原有苏区而斗争。”还提出:“关于新的地区的选择,原则上应注意下列的条件②:(一)敌人力量比较薄弱;(二)群众中革命的影响较大或者群众比较容易为我们争取者;(三)地形有利于我们防御和作战,粮食和一般物质条件较丰优的。应根据这一原则及中〔央〕军委的军事指示,以及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去作适当的决定和行动。”指示信还指出,为了创造新的根据地,省委首先应集中一切力量,“将现有的二十五军、二十八军组织和锻炼成为坚强的无敌的红军;在领导战争中,须清楚的估计到中国之内战的特点和几年来血战的经验,活泼地运用新的战略战术,彻底肃清过去‘兜圈子’的战略和一切坏的遗留;为了集中和统一指挥,应在省委领导之下,设立军事委员会。”党中央在6月13日的军事训令里,一方面根据省委4月13日的请示报告,表示“原则上同意省委提议,红军主力仍留在原来苏区继续行动”;但另一方面又提到了“积极的向外发展”和“向河南发展”的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省委对战略转移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考虑。7月5日,给党中央的报告里,再次表示准备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意见,同时,又要求中央“令河南省委将豫南及京汉路南段秘密工作适当地与我们发生关系”,便于今后开展活动。7月6日,鄂豫皖省委直接写信给河南省委,提出“互相介绍敌情,加强工作联系”,要求河南省委“把豫南及京汉线的敌情经常告诉我们……以便根据敌情变化规定红军临时的动作”,还询问“四望山、桐柏、正阳、息县、罗山、确山党的组织如何?”感到特别是“信阳、息县、正阳等处的组织有适当与省委及红军党(委)发生关系之必要”,因为“这些地方是红军目前行动的目标……”③
在这严峻的“围剿”形势下,省委和红二十五军领导体验、酝酿之后,必然要进行总结,正确决断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其次,鄂东北道委书记、省委常委郑位三同志写信,要求鄂豫皖省委及红军到达鄂东北(光山西南部),接受程子华带来的中央文件和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1934年11月4日,省委收到郑位三的来信,立即布置了皖西工作,并组织了红二十五军留守处,当日率领红二十五军西进。郑位三写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宝珊、海东、焕先同志:中央派人送来重要指示,已到我处,请你们接信后,火速率领红二十五军到鄂东来找我们……”④客观上要求省委及红二十五军领导人必到花山寨一带集中。
其三,斛山寨大捷,歼俘敌4000余人,痛击了上官云相的追剿部队,“打破了敌人追堵计划”⑤,赢得了短期相对安全的环境,为这个决策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时机。
其四,花山寨、扬帆桥一带是大别山革命老苏区,党组织健全,群众基础好(扬帆桥区委书记是葛兴国,区政府主席是吴龙明,区下都建立了相对应的乡苏维埃政权)。 花山寨一带属丘陵地形,是一个进能攻、退能守的战略要地。省委率红二十五军西进与程子华、郑位三、戴季英等相聚于花山寨,部队就驻扎花山寨周围村庄里,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
其五,自1934年4月后,省委班子成员各自分散在外地开展工作,未能集中一块,只有8月底,程子华来到光山后,才能够召集省委班子成员集中一起⑥。
因此,红二十五军长征这个重大决策会议的召开,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并非随意的军事指挥。
但是,11月11日,会址选择在花山寨西南角竹洼(又名周洼)这个小村子内,却具有偶然性。
?
注释:
①②③参见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编写组:《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第283—284页。
④参见徐海东著:《回忆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原载安徽人民出版社《皖西革命回忆录》。
⑤参见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编著:《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630页。
⑥参见卢振国著:《血沃中原——吴焕先
万海峰(1920.9—),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万河村万黑湾人。自幼丧母,家庭贫穷。1933年7月12日正式参加光山独立团当红军,1934年11月,花山寨会议后,被留守在鄂豫皖苏区坚持斗争,任红二十...
在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又调回到红二十五军特务连。不久,又给戴季英政委当了警卫员。徐军长在黄麻起义时就参加了革命队伍,打仗时非常勇猛,时常带头冲锋杀敌,立了不少战功,善打硬仗,敌人...
赞光山·花山寨词二首作者:蒋维树(一)望海潮·弦山风情 临淮依汉,车船横纵,弦城自古繁华。司马故居,颖超祖籍,泱泱百万人家。鸥鹭戏汀沙。楼耸云霄处,异草奇葩。古塔凌空,流光溢彩意无奢。文物旅游堪...
花山寨是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境内的一个山寨,位于光山县城南13公里处。花山寨是一个名扬军史、战史的红色革命纪念地,红军同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在此激战。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花山寨召开...
1932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离开苏区西征。黄柴畈会议①决定留下以沈泽民为首的鄂豫皖省委领导班子和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的红七十五师(2个团)...
红二十五军斛山寨战斗亦称光山斛山寨战斗。1934年11月6日,红二十五军向鄂东北(光山县西南部)行动时,敌人五个“追剿”支队紧追不放。同时,为阻拦我军前进,东北军第一○七师、一○九师、一一○师、...
1934年11月8日傍晚,斛山寨战斗胜利结束后,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在光山的赛山寨①休息一夜并稍作休整。9日,经砖桥、椿树店继续西进。于10日傍晚来到光山县城西南部的花山寨脚下,早在此等候的程子华...
参加花山寨会议人员是省委常委一班人,即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红二十五军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是: 徐宝珊 鄂豫皖省委委员、常委、代理省委书记。 吴焕先 鄂豫皖省委委员、常委、红二十五军政委。 ...
花山寨会议应该划分为两个阶段。陈先瑞于1983年11月24—25日两次走访戴季英①,根据1934年11月参加花山寨会议的戴季英回忆:“省委从皖西过来后,开过两次会议。一次是由程子华传达中央指示精...
会上,中共鄂豫皖省委一致拥护中共中央及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于是决定:(一)省委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为发展红军和创建新根据地而斗争;(二)以平汉铁路以西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