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马新堂| 乡愁是一艘诺亚方舟

小木屋 小木屋 . 发布于 2022-04-19 23:49:30 1935 浏览

   程世雄先生从戎数十载,退休后不忘初心的乡愁情结,演绎出了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中岔农耕文化园与古堡农耕博物馆,展示出中岔的深厚农耕文化底蕴;一位天水著名的民俗专家、著名学者,德高望重的李子伟先生,宣传中岔农耕博物园与乡贤文化,不遗余力地传播着正能量。你有情,他有意,两颗含有乡愁的心互相碰撞出了火花。

   初冬的早晨,已经有了些许寒意,在通往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弯曲的山路上,李子伟会长精神矍铄,带领苏蕙文化研究会的会员,去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农耕文化园采风,去探究程世雄先生倾力为家乡创立的农耕博物园,挖掘弘扬他对家乡的一片赤子之情而彰显出的乡贤文化精神。一辆大巴车满载着三十几多颗好奇的心,驶向中岔村,车内温暖如春,气氛融融。汽车从天水出发,两个小时经过甘谷县城,沿着东北向行驶,顺坡旋转直下,来到了中岔文化广场。这里有村委会,幼儿园,扶贫车间,粉条加工厂,农耕公园等。

   中岔文化广场,左侧白色的墙壁上竖写着几个红色的大字:“传承农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墙上还挂着几串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及好多件农具,旁边标有汉字。种庄稼磨平整土地、以荆条编织而成的耱,已经磨损得掉了皮。那挑柴禾或挑麦捆的尖担,两头尖尖的,似乎眼前闪烁着挑麦子的人一边擦汗,一边挑着的麦子忽闪忽闪的上下颤动的身影;看着那镰刀,仿佛看到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收割的身影。那些锄头、笸篮儿、圆簸箩、方簸箩筛儿、簸箕、铺粪的粪斗,看着它们也很亲切,那是我们的父辈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汗水浸润过的。打碾麦子时用的木杈、木铣、连枷也是农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的眼前似乎闪烁着连枷有节奏的上下翻飞,麦粒脱衣的洒脱,木铣铲起的和着麦衣的粮食在空中分离,和着那一声“风来了”的呐喊,乡民起身操起木铣,一场乘风破浪或风卷残云的气势,一会儿旁边的麦粒很快就堆成了小山。尤其看到那些牛或牲口在耕地劳作时的“辔头”:夹嘴、夹板、鞍子、牛肚革、笼嘴和努项,那些逝去的生灵数不胜数,它们用尽平生的力气,为人类的生活保驾护航,只留下了这些展示给今天的人们,我站在它们面前,肃然起敬之时,深情地凝望,为那些逝去的生灵哀伤。转身又看到了用青铜铸造的一位农人右手扶着犁,左手举着鞭,赶着拓牛的耕图。那健壮的牛正使着全身的力气拉犁耕地,那是父辈和牛都在勤奋劳作的真实写照,它在昭示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在这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晴耕雨耘,繁衍着自己的后代,一代代走向未来,这是对父辈的怀念和尊重,也是对生灵的敬仰!也要让我们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感恩。

   来到广场下的一块草坪林园,亭台楼阁矗立其中,中间有一石碾,是乡民们用来对谷物去皮的碾米机,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小时候见过的。母亲领我去碾米,母亲边推碾子,边用笤帚往里扫的身影又展现在我面前。还有那一方精致的做豆腐的石磨,感叹它保存得完好无损。它上面是石磨,石磨周围是石槽,下面用圆柱形的石柱支撑着,是连体的“三姐妹”,下面有一个石碴窝用来盛豆浆的,石槽的尖嘴口正好对着石碴窝。看到它,仿佛看到白色的豆浆顺着磨的缝隙流向石槽,再向石碴窝汩汩流淌的景象。

   再往里走,我们被一声“快看,那是什么?”所吸引,回头顺着手指放眼望去,我们被一排排悬挂的似银练,又似凝重的瀑布所吸引,有人认出“是粉条”,我们急忙走过去,抚摸着它,有的干了,有的还没干,紧接着我们参观了中岔粉条加工厂,进得院内,屋檐下堆放的是球形的洋芋粉绽,一堆堆的,现场观摩了磨细的粉面,制作粉条的过程。制作面团,这是手艺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水分、劲道、柔滑、到上锅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靠师傅的经验。然后师傅拿个铁的漏勺,盛上面团,右手拿了个木棒,沿着铁漏勺的边沿用力敲打,那白色的面粉团,便从漏勺中均匀不断地流向烧开水的大锅里,煮熟后,再盛到凉水锅里,待一会,用细木棒穿好粉条,挂在另一边,等水分少了,再挂到外面的铁丝上晾干,这是粉条手工制作的全过程。这里是纯手工洋芋粉制作,没有污染,没有任何添加剂,是吃得放心的粉条加工厂,筋道爽滑,耐煮耐泡,实乃上品,真是舌尖上的美食,回来的时候,几百斤粉条让我们一行人带了回来。传承了上百年的传统纯手工制做的粉条,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中岔农耕园。它的存在,虽然仿佛与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格格不入,但是这不正是那些厌倦都市喧嚣的人们所努力找寻的乡愁吗?

   随后我们参观了中岔扶贫车间。门上屋檐下写着“培树信心,提升技能。”的红色大字,是对人们的鞭策。那些巧姑手拿小刀,穿梭似的织着地毯,还有一位手拿现代化的绘图机,精心绘制美丽的图案。地毯厂门前有一奇石屹立在草坪中,上面刻有“农耕园”,各种奇石上刻着名书法家题写的:“垂钓园”“紫气东来”等镶嵌在草坪中,点缀着农耕公园。北边崖畔修整成的二十几米长的水泥铸就的浮雕墙上有二十四孝图,时刻提醒着我们,百善孝为先。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程世雄先生在扶贫助富的同时,非常重视农耕文化环境建设,氛围也非常浓厚。

   “诺亚方舟”是西方传说中在人类大洪水时,共渡危难的一艘大船,中岔村的古堡就像是一艘诺亚方舟,造福一方,让时间铭记祖先的历史,寻找祖先的足迹;程世雄先生走的是不寻常、却最让人敬重佩服的道路,心里产生无限的思乡之情而精心打造了一艘农村航母,她孕育着农耕文化的勃勃生机,让您不由自主的踏上这艘航母远巡。

   驱车从文化广场爬坡而上,到古堡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堡城门悬挂着的程世雄先生撰联,韩金鼎先生敬书的楹联:“喜古堡新颜有凤来仪盛名中岔,看尧天舜日群贤毕至圆梦神州。”挂在城门两边,抒发了程政委使古堡换新颜后,愿中岔盛名吸引八方来客,也深切表达了他建设家乡,造福乡梓的美好愿望。

   据资料记载,古堡始建清乾隆年间,,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其型似船。历经300年的风雨浸蚀,300年的时光打磨,完备一如中岔堡子者甚少。2015年元月“中岔堡子”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堡就像一顶古老庄严的桂冠,保存完好,佩戴在中岔人的头顶,是中岔人的骄傲;它又像一方沉静儒雅的古砚,,端坐在中岔人的心头,用它抒写着古堡的沧桑巨变。

   古堡头东尾西,航拍雄踞山巅,,四面群山环绕,朝云暮雨之中,朦朦胧胧之间,宛若舟行水中,又如鱼游盆中,,甚是美妙。

    在甘谷政协文史委曾经工作的、现任甘谷县作协主席王琪主席的陪同下,我们几个朋友登上古堡,绕古堡一周,使人浮想联翩:中岔人的祖先,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用神明和堡墙为中岔人筑起了一座固若金汤的诺亚方舟。站在古堡的垛口上,抚摸着瞭望口和射击孔,似乎穿越历史的枪炮声中,使人震耳欲聋,中岔人奋力抵御匪徒的精神浮现于眼前,淹没了的荒城古道,荒芜了的烽火边城,但鼓角争鸣已经远去,刀光剑影也随之灰飞烟灭。

    古堡一进三院的建筑,前院是文化园,一座戏台,沧桑古朴却很从容。庙门巍峨矗立,流光溢彩,整座庙门高端大气,飞檐翘角,金碧辉煌,中间镶嵌着一块带有蓝色底子木纹花边的四个烫金大字:“有凤来仪”是张臣刚将军题赠的和戏台遥遥相望。陪伴着中岔人从远古走向今朝,又从今朝走向未来。而戏台左右两侧,城墙下镶嵌了百余方书法碑刻,既节约了空间,又装扮了古堡,独具匠心,新立的百余方将军碑林,雄姿英发,大气豪迈,令人目不暇接,把古堡装点得温文尔雅,书香四溢,这不正是以程世雄政委为代表的中岔人崇文尚武的精神寄托吗?徜徉在碑林,使我深深感到:乡愁情结的程世雄政委又给家乡古堡换了新颜,气势恢宏。使游人在参观穿越古堡沧桑巨变的同时,欣赏了碑林书法的美妙,相得益彰,更使人享受了一次文化的精神大餐。

    中院是关帝庙,坐东朝西,有张臣刚将军书写的楹联:“大义秉春秋,辅汉精忠耀日月。威灵振宇宙,匡刘正气壮山河。”庙前现存三株古柏,为古堡初建时所栽,树龄逾三百年。关帝庙是古堡的见证,是中岔人的精神坐标与情感的皈依。

    走进后院,这里就是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馆前又有一方石碑,是王存录撰写的《赋》,背面有《农耕文化园简介》。看收藏的农耕实物遗存,简约而不简单。古堡博物馆里珍藏着历史文物,还有革命文物等。程世雄政委在这个文明嬗变的时代,用文化和器物为中岔人留住了文明的根脉、给古堡换上了新的内涵。

    程政委收集整理了近500件反映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老物件,打造了颇具规模的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除了在这个神秘的古堡村发掘、收集起来的古代各种农耕用具外,他还把这些年在西安收集收藏的一些难得一见的,青铜铸就的凤拉车,牛拉车等文物毫无保留的奉献,摆放在了农耕博物馆内。凤拉车,牛拉车非常精致漂亮,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这足以证明它们凝结和展示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走进古堡后院,我们在院内中心看到了一件罕见的宝贝。这个宝贝距离现代人太远,以致人们不识为何物。据程世雄政委说,此物出土于甘谷县城南关。李会长介绍:这个宝贝是旧时造纸作坊用的分离纸浆的原始工具—--“汗”盘。这个“汗”盘直径足有3米左右,是个罕见的古老器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他说这么大的“汗”盘,全用石头凿成,这个技术含量是相当高的。这么大的一个纸浆分离机,绝不是一般的小作坊所用,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造纸作坊所用,经营者大概是有些资本的。

  再往里走进了农耕文化园的乡愁馆”与“甘谷中岔文化园——福寿堂”、“人民公社大食堂”等,门上楹联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泼墨俊美飘逸,意味深长。

  “乡愁馆”两边的楹联,题中岔堡兼农耕民俗文化馆“五千年影缩农耕,从烧陶凿石,到饲牛厩马,归民俗播种文明,更凭赤子传薪火;百二里斑观古堡,想识字挑灯,听鸣鸡吠犬,奉馆藏延承血脉,再捧丹心壮故乡。”(邑人李来子)

  “勤俭居”两边的楹联:“旧岁接新岁岁月无痕聊在笸箩觅童趣;槐乡即故乡乡亲有味每从蒸屉嗅馍香。”(邑人王文婧)

  “耕读第”:烽烟散尽,古堡染夕阳,移来石磨,且把流光旋转;栋宇铺开,飞檐抚翠柏,挽起铁犁,要将心地耕耘。(甘谷张梓林撰吴鸿清书。)

  一幢幢“勤俭居”“耕读第”“晴耕雨读”等农家屋舍,顿觉亲切自然。进得屋内看到成列的马灯,铁犁、石磨、碌碡、农耕文化运输工具背篓、挑篓、木质手推车,木质的带鞍的手推车,连带大轱辘的木车;农耕文化的纺织工具织布机、纺线车,缠线架、弹花弓等历历在目。锄头、耙子、蓑衣、牛蹄窝子(牲鞋)……尤其那蓑衣、牛蹄窝子,保存完好,是我童年时候看到过的,我小时候看到的那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下雨天披着蓑衣,戴着草帽,穿着牛蹄窝子,行走在雨水之中;在风雨中伫立的情景在我脑海里闪现。这一件件只停留在童年模糊回忆中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如今重新出现在了眼前,唤起了早已习惯于城市中繁华生活的人们儿时的乡愁,引发了我们对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的探寻。

  探寻古堡这个博物馆,我思想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古堡这座凝结着中岔人智慧的城堡,它就是一顶桂冠,永远戴在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人的头顶,千秋万代;它又是一方饱含墨香的砚台,是游子用它来书写乡愁的心,是游子用它来泼墨描绘乡愁的画;它又是一艘古老的船,永远在历史的长河里行走;它就是镶嵌在八里湾镇的一颗璀璨的宝石星座,升空闪亮在历史的星河之中熠熠生辉!程世雄政委就是那领头的凤凰,带领家乡的人们与时俱进,永远翱翔在故乡的蓝天白云上。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乡愁——读窦小四《我的村庄很小》

乡愁——读窦小四《我的村庄很小》  南国栋(憨豆)甘肃乡愁比路更长比老树的根更深乡愁比梦更甜比月亮更亮所有的意义盘曲如苍藤纠结若晨雾在记忆里疯狂成长马关的那场雪哟就像喜马拉雅山...

诗文 南国栋 南国栋 ⋅ 1月前 (10-17)

马新堂/“致富树”

千户镇在奋力创建“万亩优质花椒示范基地”。立体醒目的大牌子,就插在眼前的花椒示范基地上。小小花椒树成了千户人的“致富树”。昔日孔雀东南飞的人们,今朝羽满凤还巢。可见,只有勤劳致富产业兴,才有百姓家业旺...

随笔 天水徐翔 天水徐翔 ⋅ 1年前 (2023-11-27)

马新堂/七月菊,大地的新娘

秋日的千户凉风习习,纯白的七月菊迎风摇曳,开满山坡,成为一道独异的风景。路人驻足观赏,惊艳叫绝,更让种植农户心里乐开了花。七月菊种植是田山村的扶贫致富工程,七月菊地里还套种着苹果,红艳艳的苹果像一个个...

随笔 天水徐翔 天水徐翔 ⋅ 1年前 (2023-11-27)

马新堂/细雨霏霏云雾山

云雾山位于秦安县西40多里的千户岭上。相传元朝有一位姓汪的千户官,因案获罪,株连其子,他的儿子为避免这一大难,出逃到千户岭后,改为王姓,隐居于此。后来他出任千户官,因此人们称此地为王千户岭。千户岭呈鱼...

随笔 天水徐翔 天水徐翔 ⋅ 1年前 (2023-11-27)

马新堂/老山不老

老山村位于甘肃省秦安县千户镇的西部,全村共有238户、1104人,贫困户191户、906人,特困户40户、194人。耕地面积2418亩,截至3月15日,农民纯收入2415元。老山村党支部有党员23人,...

随笔 天水徐翔 天水徐翔 ⋅ 1年前 (2023-11-27)

兰叶子/在老山村,记起我的乡愁

在老山村,记起我的乡愁 铃声响起时,我已分辨不出这是上课、下课,还是要紧急集合而一根长长的铃绳已随着铃声,在记忆中摆动—— 煤油炉中跳跃的火苗是蓝色的井台上的冰,是光滑的杵子曾砸伤...

诗文 天水徐翔 天水徐翔 ⋅ 1年前 (2023-11-27)

马新堂| 生命是一树花开——致蔚华老师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有的人会做一名演员,按照别人安排的剧本尽力演出;有的人会当一名观众,浑浑噩噩被动接受;而有的人立志成为编导,喜怒哀乐由自己主宰,故事情节由自己推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终演绎出灿...

杂谈 小木屋 小木屋 ⋅ 3年前 (2022-04-19)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