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记忆中的露天电影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发布于 2023-10-27 10:08:55 124 浏览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心忧愁。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

深情的歌声中,一个长相清纯、脑后扎着一根长长的马尾辫儿,朴素的衣服上还打着几块补丁的农家姑娘正站在河道旁注视着步履匆匆的行军队伍,好像在心急如焚地寻觅着哪一个解放军战士——可直到长长的队伍从她身旁全部走过,她还是没有找到那个要找的人。

这经典而又永恒的一幕,连同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那首如泣如诉的《妹妹找哥泪花流》歌曲,至今仍然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几十年清晰如昨,言犹在耳。

她,就是我儿时最喜欢看的经典电影《小花》。

图片

《小花》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张铮执导,唐国强(饰演赵永生)、陈冲(饰演赵小花)、刘晓庆(饰演何翠姑)主演的剧情片,于1979年上映。该片取材自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讲述的是1930年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被迫卖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红军留下的女婴,他们给这个女婴取名也叫小花,十几年后,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失散的亲人们终于重逢,共同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之歌……

呵,这不是小时候在王尹中学的大操场上多次放映过的一场我们最喜欢看的露天电影吗?

是的,每次听到那经典而又熟悉的歌声,我就想起了儿时难忘的露天电影……

时光倒流到几十年前。小时候,由于国家还不富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相当匮乏,看露天电影的确是包括我们小孩子在内的几乎所有人的最爱!

而我对看露天电影就更加情有独钟了。记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我从南山梁拔完猪草返回家的路上,刚走到村头的山顶时,忽然远远地看见大操场上有几个人正在栽“电影杆杆”,“挂银幕”……

“呀,今晚有电影呢!真是太好了!”我激动万分,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回家的路上,我把这个“喜讯”逢人就说,恨不得让全村子里的人知道似的。

回到家后,我缠着要婆婆给我们炒点豆豆吃。看到我们几个小屁孩这么高兴,婆婆自然二话没说就满足了我们的心愿。

“对了,得先占座位去!”我们会和往常一样,带上小板凳尽快去大操场上“抢占”一个中间而又靠前一点的观影位置。要是去晚的话,就没有好座位可坐了。

图片

吃过晚饭后,我们装上两大口袋热烘烘的豆豆,再约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高高兴兴地上大操场看电影去。

电影开演前,其实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那种幸福快乐的感觉简直无法言表。准确一点说,就是有电影看时的兴奋感伴着等候看电影时满满的期待感,和拥有一个好座位时的优越感以及有豆豆吃时的无比自豪感!

瞧,荧幕上,电影演得正欢。音随画起,画同音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是此起彼伏,引人入胜。看,荧幕下,观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尤其是从身后不远处的放映机那儿射出的一束由小到大扩散开来的强光,径直打在观众前方那面洁白的幕布上,变幻出各种各样的神奇的画面……现场的观众们更是看得入迷。他们或正坐在小板凳上看得专心致志,生怕别人打扰,或正站着交头接耳相互交流着观影感受,或有人正直接两腿盘坐在地上,却照样看得开心快乐。情节舒缓时,人们一边聊着天,一边吃着豆豆儿,有说有笑;情节紧张时,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人们皆伸着脖颈儿,踮着脚尖儿,仿佛一只正在觅食的长颈鹿,生怕前面的人挡住了自己的视线,影响了观看效果。有意思的是,有的人嫌荧幕前方的观众太多、太挤,便干脆走到荧幕后面观看,却也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图片

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边疆的歌儿暖人心,暖人心。清清泉水流不尽,声声赞歌唱亲人,唱亲人边防军……”听,这不是反特电影《黑三角》中的插曲吗?由于相隔时间太长,里面的剧情早已不记得了,却记住了这首至今我都喜欢听、唱的经典歌曲,记住了电影中那个年代所特有的白色的公安制服和三轮摩托车……更有风景如画的漓江上,一个长相清纯、俊俏的姑娘驾着一支竹筏小舟如仙女般从水天相接处缓缓飘来,同时飘来的还有一首天籁般动听的山歌:“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喽弯又多……”对了,这便是电影歌舞剧《刘三姐》中的序歌。该片以其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悦耳动听的壮族山歌、清新活泼的演唱风格和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给包括我在内的无数观众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到电影《刘三姐》,我至少看过五六遍,因为那时同一部电影除了在自己村子和邻村放映之外,通常还会在其它村子里轮流放映。所以,许多电影其实我们都不至看过一遍,甚至还和《刘三姐》一样看过好多遍呢。

图片

当然,有的电影看了好多遍,也是百看不厌,如《小花》《刘三姐》《少林寺》《喜盈门》《屠夫状元》等,而有的电影只看一、两遍也依然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如战争题材的影片《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奇袭兵虎团》《红日》《南征北战》《四渡赤水》《东进序曲》《上甘岭》《自卫反击战》《高山下的花环》等,反特悬疑影片《黑三角》《神秘的大佛》《405谋杀案》等,武打题材的影片《自古英雄出少年》《新方世玉》《神鞭》《八卦连环掌》等,戏曲题材的影片《生死牌》《火焰驹》《卷席筒》《铁弓缘》等,神话题材的影片《白蛇传》《红孩子》《哪吒闹海》等,故事影片《梅花巾》《赛虎》《鹿鸣翠谷》《神奇的土地》等,或记忆犹新,或朦朦胧胧。当然,由于相隔时间实在太久,部分影片的故事情节早已完全淡忘,徒记其名。那个时候,早期(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电影尤其是战争题材的电影大多是黑白窄银幕影片,80年代之后彩色宽银幕电影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了电影市场的主流。有意思的是,那时的我们手里时不时还会有不知是从哪里弄来的电影胶片,在好奇心的促使下,闲来无事大家便聚在一起对着胶片或者把它放在太阳底下仔细研究琢磨,就像长大要做一个电影人似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对《大众电影》杂志发生了兴趣。有时去县城赶集,总会一头扎在报刊亭子旁边,手捧心仪的《大众电影》《辽宁青年》等杂志饶有趣味地阅读起来。老实说,老板脸上不露出不悦的表情,我是不会放下手中的杂志的。

图片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有这么一部影片和围绕着它而发生过的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至今依旧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是1983年的冬天,我还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一天下午,大概三四点左右吧,忽听班主任王老师说:“同学们,老师现在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晚乡上要在王尹中学的大操场上公映正在全国热映的电影《少林寺》呢,这可是咱中国第一部最好看的武打片哦!现在上面交给咱们一个光荣的任务,就是去大操场上扫雪。你们记住了吗?”

“记住了,老师!” 我们回答得干脆又响亮。

嘿,这下可乐坏我们了。我心想,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啊,这不是明摆着要给我们找乐子玩吗?

说走就走!我们领到老师的任务后便一哄而散,纷纷跑回家拿上扫帚、笤帚、铁锹等卫生工具后直奔大操场而去。

偌大的操场上,洁白的雪花铺满一地。看那厚厚的积雪在冬阳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可淡淡的温暖中又透着冰雪消融时的丝丝冷意。我们顾不上寒冷,便抄起家当热火朝天地清扫起场上的积雪来。瞧,小家伙们扫的扫,铲的铲,推的推……伴着大家的嘻笑打闹声和老师的提醒鼓励声——不到一个小时,操场上的积雪就被我们干干净净地清扫出了一大半。看看操场上,放电影的场地有了,走人的路也有了……

看着我们的胜利成果,老师直夸我们干得好,扫得既干净又利索。听到老师的夸奖,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图片

牧羊曲,刘赛

夜幕降临时,电影准时开演。嗬,那个看电影的人多的呀,说人山人海一点都不觉得夸张。只见黑压压的人群直挤得大半个操场都水泄不通。人们的欢笑声夹杂着刺耳的口哨声在潮水般涌动的人流里此起彼伏,好不壮观!害得乡上不得不派出所有“大檐帽”来维持秩序!

这完全称得上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看到的最火爆的一部电影,也是我看到的观影人数最多的一次!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在郑绪岚优美动听的歌声里,我们陶醉在蒿山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缠绵的爱情故事中;“王仁则,往哪里逃?……”在少林寺俗家弟子觉远和秃鹰的刀光剑影里,我们感受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在李世民和王世充的此消彼长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风起云涌……

啊,电影《少林寺》不仅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还让我们从此爱上了“打打杀杀”和“强身健体”!

图片

像前面提到的电影《刘三姐》一样,我们绝不会仅局限于在本村或者邻村看电影。每当我们一听到哪个村子有电影时(不管是看过的“老片子”,还是没看过的“新片子”。当然,“新片子”会更乐意前去。),小伙伴们都会一传十、十传百地相互告知。于是,吃过晚饭后,我们便三五成群地打着手电筒出发了。

一路上,不是欢声笑语,就是打打闹闹,抑或是一会儿唱着刚学会不久的跑调的流行歌曲,一会儿又吼着粗犷的大秦腔……真是悠哉快哉!

而我们去看电影的村子有很多,也有近有远。近一点的有寇堡、张底、马川、高家草湾等会常去,远一点的有郭山、孙湾、董家大庄等会偶尔去或者走亲戚时才去。

去外村看电影时,来去有时候还会是两种不同的心情。去看电影时大家是零零散散去的,而看完电影后又几乎是同时回家的,所以回来的路上人会更多,更集中,气氛也会更热闹。大家总是要相互交流讨论刚才看完电影之后的收获,电影好了就是连声赞叹,不好了就是唉声叹气,甚至臭骂声一片……

图片

让人“奇怪”的是,印象中大操场上每次电影散场之后,总会有人在电影场里大声呼喊、寻找貌似走丢的孩子,也总会有人像饿狼觅食般在地上四处寻找别人不小心丢失的钱财,而我们几个小家伙就更加出奇的“离谱”了。我们除了在晚上找,很多时候还会在次日一大清早就跑去找,生怕去迟了会让别人“捷足先登”……而我们要找的东西,除了钱币等值钱的东西之外,甚至还有大人们吸烟后丢弃的纸烟头。我们会把捡到的纸烟头撕去上面的一层烟纸和过滤嘴后,再将里面的烟丝收集在一起,重新卷成“旱烟”吸。看伙伴们“过烟瘾”时那种腾云驾雾的样儿,简直比神仙们还快活!

时光重新回到几十年之后。如今,露天电影早已像大海边的那枚美丽的贝壳在时代汹涌澎湃的大潮中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尤其是在这个网络发达、娱乐至上的年代里,别说是露天电影,就是电影院里设施一流的超高清电影又有几人会经常去问津呢?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露天电影从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人们生活比较困难、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对匮乏时期的“火爆”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日渐衰微以至到今天的退出历史舞台,被人忘记,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有力象征。。

也许,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大浪淘沙,推陈出新,是这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岁月怎样变迁,我们都不该忘记那些曾经带给我们美好的事物。我记忆中的露天电影也必将永留我心,与我同在!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配图)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