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写自己喜欢的文,走自己喜欢的路——为公众号七周年而作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发布于 2024-08-15 16:45:29 66 浏览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公众号自从2017年7月27日开通以来,一眨眼已经走过整整七个年头。

还记得,十多年前,随着腾讯QQ聊天软件及其空间的兴起,一时间,网友们阅读、转载、分享QQ空间日志的现象蔚然成风,自然我也不例外。那时我在网上写发文章的平台就是这个腾讯QQ空间,我给它还起了个好听的名称叫“知音原创文学空间”,后来随着网名的变动,这个名称也就改成了“知音情怀原创文学空间”。

从2010年初开通QQ空间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将近14个年头。近14年来,已累计发表诗文1000多首(篇)。还好,出于对文学骨子里的热爱,总算未完全放弃“文学创作”,也算是半死不活地坚持了下来。

在QQ空间开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又邂逅了一个诗词专业网站——诗词吾爱网。于是,便又在上面开通了属于自己的诗词吾爱网个人空间,差不多也坚持了十年(2012~2022),作品内容大体上与QQ空间保持同步,但因其中的读者基本上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的诗友,也因为我在五年之后又申请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加上那几年工作非常忙碌,个人精力实在有限,难以同时打理这三个平台,于是便果断停止了在诗词吾爱网上的一切活动,将重点放在了经营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上。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又陪伴我走过七载春秋!

七年来,平台已陆续发表原创诗文260多件(组),除极少一部分是学生的诗文之外,基本上都是我个人的作品。在此,姑且不谈作品的质量,就说数量,每年的作品输出量也大约在30件(组)左右,平均每月两三件左右。总觉得隔三差五的经常写发的呢,但一平均,不得不还是要惭愧地说,这个输出量真是少得有点可怜!

七年来,平台几经易名,由注册时的“桃乡文苑”到“王真文苑”,再到“知音文艺”和“知音文萃”,后又回归到“王真文苑”,一直到今天。当然,今后,将永久不再易名。

七年来,承蒙广大读者朋友们的支持与厚爱,也算是磕磕绊绊地走到了今天。这其间,有默默耕耘时的艰辛,也有收获硕果时的快乐;有困了累了时一度想放弃的冲动,也有咬紧牙关摸爬滚打的坚持;有文章发表之后少人问津时的苦恼,也有文章被他人广泛阅读、分享和转载时的甜蜜……

七年来,只要你曾经阅读过、分享过、转载过和支持过我,这里我都要说声:真心真意谢谢你!如果我的拙作能够给你带来哪怕是一丝心灵的慰藉、感动,抑或是力量,那么这也就足够了——至少,说明我的拙作还是多少起了一点作用,或者说发挥了一点正能量!

有人或许认为,阅读量大的文章是好文章,阅读量小的文章是孬文章。我觉得这种看法对,也不对,最多算对了一半。文章阅读量的大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与一篇文章的质量优劣有关,但也不是很大。一篇哗众取宠的吸引眼球的庸俗之作也可能会带来爆炸性的阅读量,但一篇正儿八经的高质量的正能量之作却很可能会少人问津,甚至无人问津。

就拿我个人的作品来说,在公众号上,有些看似是很一般的文章阅读量能超过好几百,甚至几千,然而,那些在我看来质量还算挺好的文章阅读量却寥寥无几。你能说是谁好谁不好吗?要是在不同的平台上,那差别或许就不是一般的大了。我的同样一首诗,在QQ空间里阅读量大概是二三百,在微信公众号上大概也是二三百左右,但在诗词吾爱网上却能达到二三千,在短视频平台上能到五六千,在视频号上却能达到三四万……同样的一首诗,阅读量差距竟然如此之大,说明了什么?这里姑且不考虑平台的粉丝量及其分享、转载量的大小了。

很欣赏一个秦安籍的“文友”说过的一段话,她说:“我认为写作应该是一个除却功利心的行为,它是一个很纯粹很自我也很自由的过程,是一个遇见自我的过程,有人阅读自是乐事,无人问津亦乐在其中,心灵的丰盈和内心的充实从来都是一种感受,幸福和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如果我们的文字能给读者一点启迪一点慰藉一点享受,这就够了。”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人生虽有万般苦,唯有自渡写春秋。天意无常,顺其自然,遵从初心,保持热爱,总有很多瞬间会让你感受到生活的温柔和浪漫。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展现在它的不断进取中,所以常常在纷纷扰扰中努力开辟出一点安静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思想,洞见自己的灵魂。以前是,现在是,希望将来也是。希望在奔赴未来的路上,我们有着生生不息的热爱,听从吾心,无问西东。”

是的,“有人阅读自是乐事,无人问津亦乐在其中!”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追求阅读量的大小而写作,那少人问津是不是会感觉非常痛苦?无人问津岂不是就得打退堂鼓?甚至干脆自杀?

最近一段时间,我以编发古诗词为主,阅读量也是十分低迷,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写文章,一不为赚流量,以赢利为目的,二不为博别人眼球,哗众取宠,获得浪荡虚名,三不为讨好别人,互相溜须拍马……我写文章,纯粹是出于对文学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向往,这与我自己的个人喜好有关,与我自己的秉性有关,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也与我的父亲年轻时因喜欢藏书、喜欢阅读而形成的良好的家庭书香氛围有关……

正因如此,我才将自己的公众号以自己所写的一首小诗“诗苑梅兰十里香,词林松柏万年苍。苑林深处风光好,甘愿今生走一场。”作为其永久简介。

没错,为了自己的一生之热爱,我理当“甘愿今生走一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必定也是!

写作的确不能太功利化!为了追求单纯的阅读量而不择手段,我办不到!记得我以前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文章写出来是给别人看的,但也绝不仅仅是给别人看的,归根结底还是写给自己看的!”

正如那位“文友”所说:“心灵的丰盈和内心的充实从来都是一种感受,幸福和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

深以为然!我的这一方天地,你来或不来,它都在那里。你来,我双手欢迎,清茶相赠;你不来,我一笑而过,互祝安好。我的拙作,你读或不读,它都在那里。你读,我莫大欢喜,深感荣幸;你不读,我恬淡安然,不悲不喜。当然,也非常理解,大家都很忙,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听你唠叨,即便不忙,也都有各自的喜好。即使都是喜欢文学的,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肯定,就会有人否定;有人喜爱,就会有人讨厌;有人赞美,就会有人贬低……何况,当下的中国文坛,在哪里还不是盛行圈子文化?在哪里还不是你溜我的须,我拍你的马?彼此舒坦就好!

一句话,去留随心,爱恨随意;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写自己喜欢的文章,走自己喜欢的路。如此,足矣!

是的,“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但我更希望继续保持这一如既往的热爱,奔赴新的下一场山海!

愿以此共勉!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觉悟一一王朔

觉悟一一王朔人的起点,都是娘胎;终点,都是棺材;中间,就是人生;钱,是通行证。权,是指挥棒。如果你有钱,规矩是可以变通的,如果你有权,规矩是能为你服务的。如果你既没有钱,又没有权,那么规矩,就是为你量...

杂谈 南国栋 南国栋 ⋅ 1月前 (10-16)

春花春酒春世界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当手机响起,那是一声清脆的问候;当打开微信,又是一种超然的祝福——龙年,吉祥来了好运来了!再见!2023!是啊,过去的一年,风风雨雨喜忧参半,暮暮朝朝,岁华延年。行万里路,长一岁精...

杂谈 南国栋 南国栋 ⋅ 1月前 (10-16)

闲话教师节

(声明:本文既是“闲话”,就当全是闲扯,切莫过分解读,对号入座!)教师节作为一个专门为一种特定的职业而设置的节日,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在于教师队伍数量自身的庞大(目前的最新统计数量为189...

杂谈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收藏的文章

   手机微信“我的”收藏里多半是些图片,而且有的还很逗比。唯独一篇评论性的文章相对成了比较显眼,我时而不时地打开看看。它是一篇经典之作让我流连忘返,还是我傻人似地翻看,一朝看到晚地无聊。我想大...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9)

童年的记忆

  双11的她跟最美妈妈同名,是地方上自强之星,长相有点气质。觉得她样子有几份像我记忆中那妇产医生。不想到母亲竟被我的感觉,不由地张开了嘴吐出口中的食物,相对而坐的父亲他耳背,不知情地批评我在胡言...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9)

哪种选择才是正确的

     两位行动不便的同乡跟都市里肢残女结下姻缘,而且她俩的外形可以,有一定的气质和可爱,有质朴感,思想很健全。好像都市肢残女讲实在。倘若一...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9)

自强者

   如果残疾人的自强是以学问来论,那未免有点片面了吧。曾有位轮椅人士说,她看到的残疾人的报道基本上千篇一律,都是成才的报道。难道残疾朋友非得在学问上有造诣才算自强,这也太单一了吧。她说自己坐在...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9)

夏季的思绪

  时下又进入了夏季,我不由地联想到去年的这个时节.夏季是奔放的时节,傍晚时的落霞依旧散发出热的威力,红色的霞光射到人的屋里,可以节约照明灯的能量。晚饭桌上有着季节的诗意,又有复古的韵色,是惬意...

杂谈 静水平波 静水平波 ⋅ 2月前 (09-23)

所有打不倒我的,都只会让我更加强大!

在医学领域,抑郁症这个病,是目前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症状除了情绪低落之外,也会出现一些幻听幻觉。治疗方法,大多是通过长期服药,来缓解症状,不过幸运的是,它可以根治。也就是说,患者虽然深陷泥潭,但...

杂谈 徐梦甜 徐梦甜 ⋅ 2月前 (09-23)

不疯魔 不成活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句话,这句话摘录于一本书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自古以来,“疯子”一直都是极其敏感,极其隐晦的词语,人们对于“疯子”,大都抱有很大的偏见,和很不好的看法,...

杂谈 徐梦甜 徐梦甜 ⋅ 2月前 (09-23)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