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魏文晶|远方的回忆

仙岭渔父 仙岭渔父 . 发布于 2022-06-30 23:28:46 1132 浏览

远方的回忆

文/魏文晶

 

    下午五点左右,朋友圈闪出一条消息更新的提示,是一幅大雪覆盖乡间小道的图片,配上了言简意赅的三个字:下美了!原来,一场春雪落在故乡秦安的土地上。

    收到这条消息时,我正在听着音乐干家务,刘德华《回家的路》那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回荡,“回家的路,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如此应景的歌词触动了内心深处那根柔软多情的神经。去年冬天,老家片雪未落,在乡亲们的望眼欲穿中,一个季节就这样冷冰冰的走过。顺手敲下几句话:

     雪落秦安

     寒锁故园

     一场春雪

     风情万般

     辜负了冬的望穿秋水

     你却在破茧的春光里

     姗姗来晚

     是该遗憾你的缺位

     还是庆幸你的留白

    再一次打开朋友圈,再一次让关于老家的这张图片将我的记忆穿针引线,联缀成我手下这段有温度的文字。

    那是一个贫瘠偏僻的小村庄,它的名字叫做魏坡村。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已将近普及祖国大地时,那里的父老乡亲,仍然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任何一场不合时宜的雨水或旱情,就足以让全村的乡亲颗粒无收,断了口粮,伴随着贫困和焦虑捱上一年。所以,五风十雨即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为此,他们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也要在开年之际为龙王爷爷供上一台大戏,以此来祈得一年的雨水充足五谷丰登。童年的记忆总是和泥土,山路,粗茶,淡饭,割麦,碾场,风高月黑的夜晚,荷锄晚归的村民,深巷中回荡的狗吠声,黎明前引吭的公鸡叫……联系在一起。父亲早逝,母亲体弱多病,哥哥们年龄尚小,我们家严重的劳力不足,每逢农忙季节,家里便时时处于捉襟见时的尴尬境地。于我,最怕的事情,莫过于在暮色四合的大忙季节,望眼欲穿地盼着我的妈妈,我的哥哥早点回家。小小的我,还没到为家里分忧解难的年龄,所以,全家下地劳动,我就被妈妈留在家看门,玩耍。夕阳西下,暮色象一张大网笼罩着整个村庄,下地干活的村民三三两两踏上归家的路,他们有的荷锄,有的牵驴,马嘶驴叫的声音伴随着大家没有任何修饰的乡音,回荡在傍晚的田间地头,乡间小路。大家讨论着墒情,收成,在慢慢黑下去的黄昏里,一幕幕进入我的眼帘。这个时候,我再也不敢一个人留在越来越黑的屋子里,白日里和小伙伴们讲的故事里的野狐囧儿,青面獠牙专抓小孩的鬼怪,拖着长舌吐着鲜血的吊鬼……,此时似乎全都隐身在黑暗中的某个角落,就等着某一个刹那腾跃而出,一把将我抓了去,成为他们的口中美食。每当此时,我早把母亲下地前千叮咛万嘱咐的出门时要锁门的事忘到九霄云外,逃也似地跑出家门,站在村口,伸长脖颈,睁大眼睛,望眼欲穿地等着妈妈瘦弱的身影和哥哥们熟悉的声音出现在巷口。河沿边上又有人影在晃动,这一次该是他们了吧!瞪大眼睛,目光紧紧追随着黑点的移动,终于,进巷口了,不是我的妈妈,不是我的哥哥!再开始新一轮的期盼,等待,想着妈妈会不会被山上的野狼叼走呢?哥哥会不会踩空脚掉下山崖呢?在如此这般的焦急,等待中,在一轮接一轮失望希望的更替中,终于,在最后一波晚归的农人中,我看到母亲和哥哥的身影。




    那一年,是个大丰收的年成。我们家因为换了建海大哥家的“清水麦”的种子,小麦的产量更是可观。全家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午饭后,村头传来极具诱惑力的叫卖声:麦子换瓜了,一斤换三斤!妈妈破天荒地,极其慷概地把放在墙脚的小半袋瘪麦子拎起来,吩咐三哥和我拿去换了西瓜来。三哥已是高兴得忘乎所以,我蹦蹦跳跳屁颠屁颠跟在三哥后面,看着瓜贩子车上滚圆滚圆的大西瓜,心里比喝了蜂蜜还要甜。小伙伴们看着我们兄妹两人又是抱又是提的瓜,眼神里满满的羡慕嫉妒恨。这可能是整整一个夏天最过瘾的一次吃瓜,再也不必将瓜皮溜到底了。看着西瓜牙在妈妈熟练的刀功下应声倒地,鲜红的西瓜汁顺着案板的凹槽滴滴答答流下来,内心的那份甜蜜满足,此刻都能清楚地忆起。

    吃完西瓜,该是我和三哥分瓜籽了,那个时候,我总是比三哥多个心眼,分瓜籽自然要比三哥占便宜。铺上报纸,把分得的瓜籽放到光线强烈的地方,看着它们低眉顺眼地躺在报纸上。关于吃西瓜的幸福,就这样在报纸上蔓延……

    有一次,麦收时节,大哥说郭家大地里的最后一趟麦子一趟挑不完,两趟不划算,合计的结果是让我和他一起去,帮他把剩下的几剪麦子挑回来。我万分欢喜,平时看他们挑麦子,扁担有节奏的闪动,两边的麦子欢快的跳舞,我早都有试试的愿望。大哥大我十岁,从小对我疼爱有加,平日里很少让我干活,所以我一直没有体验的机会,这下终于可以尝试了!我和大哥来到地里,穿着凉鞋的我,一踩到刚割过麦子的地里,麦茬子一下就穿过凉鞋扎得我哇哇乱叫,大哥让我等在地边上,只见他熟练地剪好四剪麦子,分別捆在扁担两头,放在我的肩上,反复叮咛我注意脚下的路。刚挑上,感觉自己一下子了不起了,能帮哥哥担麦子了,麦穗跟随着我的脚步上下跳跃,好不惬意。走了没几步,肩膀开始疼,脚步也慢慢抬不起了。看看前方的路,距离麦场还那么遥远,心情越来越重,肩膀越来越疼,眼泪吧哒吧哒开始掉下来,后来,我只好两手撑着扁担,不知道最后是怎么将那四剪麦子弄回麦场的,只记得经过村口时,太爷看到我的狼狈模样,摸着胡子哈哈大笑,边笑边说:“哈哈,别人是担麦子,这娃是端麦子,我活了七十多,还第一次见这样担麦子的。这娃脚巴骨这么壮,穿着凉鞋,就端得四剪麦子,凡正人是哭着呢么,哈哈哈……”,那笑声,似乎还回荡在我的耳边。太爷已作古多年,可是他留下的“勤昌妹子端麦子”的故事,却在我们村流传多年。

    我在家里排行老小,上有三个哥哥。听大人讲,我的出世充满了戏剧性,由于父母亲急切地想要一个女儿,所以有约在先:生个女儿,皆大欢喜,如果再生个儿子,就要送给父亲单位不生育的厨师。所以,我从掉到地上那一刻起,就自然而然承蒙了父母更多的爱。七十年代中期的农村,人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当村子里的小伙伴还穿着补丁撂补丁的衣服时,我已经能穿上父亲从县城买回来的花裙裙;当邻居家的小姐妹提着竹筐去野外给猪拔草时,我正捧着父亲为我带回来的小人书,沉浸在童话世界里。沐浴着父母特别的爱,我一天天长大。贫穷落后的农村,人们的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更是单调,辛苦劳作了一年,冬日午后的暖阳下,总会看到三三两两晒太阳的乡亲,老家谓之为“晒阳坡暖暖”,这样的享受可能是他们最好的休闲放松的方式。村子里有一个老读书人,又瘦又小,走起路来总是弓着腰,低着头,两手塞在袖筒里,畏畏缩缩抖抖索索,人们习惯叫他“根顺爸”。听说年轻时,他是村子里学问最深的人,曾经是学堂的教书先生,他大我两辈,从小嘴甜的我,一见面就跟在他屁股后面“小爷,小爷”叫个不停,百般讨好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从他那里听来我以前闻所未闻的“古言”,时间久了,小爷也慢慢喜欢了我,似乎从我充满好奇的眼神中,他才能实现自己作为一个老读书人最大的价值。冬日长长,万物沉睡,温暖的阳光静静地铺洒在安静的村庄。麦垛旁,矮墙旁,随处可见我和小爷一老一小或坐或蹲的身影。“小爷,今天你给我讲什么故事呀?”小爷用发硬并且闪着油光的袖头擦拭着眼屎,眼睛用力眨巴两下,故事便开了头。“么是么是”,这四个字亘古不变地成为了故事的序言。据说小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怕老婆,可能是长期遭受高压统治使然,小爷说话的声音总是压得特别低,音量小到仅有自己听得到,又象是自言自语,所以,每次听小爷讲古言,我总是和他越挨越近,到最后就是耳朵贴在他嘴边。“三一年,日本鬼子打中国,我那会正上学,先生教导我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还没上小学的我,哪里懂得这么高深的文字?便问小爷:“小爷,这皮啊,毛啊,什么意思啊?”,小爷伸出他黑乎乎老树皮般的手,揪着我扎在两鬓的羊角辫,贴在耳边说:“女孩儿,你说,你这头皮都没有,这么心疼的辫辫扎哪儿呀?这女孩儿,这么爱听古言,以后念书铁定攒劲”,话音未落,我和小爷便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久久地回荡在村头的大柳树下。

    中国人的宗亲辈份制度真的很是有意思,比你小很多的人,却要喊他叔叔爷爷;明明是爷爷辈的年龄,偏偏又是你的晚辈。村长魏义礼,和我们这辈之间,就是这样一个例证。魏义礼比我的爷爷小不了几岁,却生生被我们喊作“大哥”,无他,人老骨头轻,辈份太小。现在想来,一个村长,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可是在人民公社刚刚解散,包产到户初步实施的当年,村长在村民心目中,似乎是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他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甚至是可以用至高无上来形容了。他是一个村子的舵手,顶梁柱,谁家能领到救济款,谁家的孩子能被招工,谁家能领上国家照顾的化肥……,凡此种种,都是村长大权在握,一语定夺。我的本家大哥虽是一村之长,可他还算一个正直的人,在村民中有着良有的口碑,在村子里也能说德高望重了。他六十多岁,脊背微驼,走起路来双手背在身后,目不斜视,脚步“掷地有声”,尤其那一脸的威严足以将人秒杀。农闲时节,村头巷尾聊天扯闲的人随处可见,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乡亲们都能眉飞色舞谈兴十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侃山的热情,除非一个人,那就是村长大哥的出现。只要大哥蹙额疾首,背着双手,踱着方步的声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哪怕是大家的谈兴再浓,话题再火爆,人群都会象三月的柳絮遇到撩人的春风,倏忽散开了,脸上的表情立刻从方才的或喜或悲或怒或笑瞬间转化为一脸略带卑微的讪笑,实在来不及躲闪的人,早都构思好问候的话语,远远地做好了问好的准备,人们象迎接一场盛会一样迎接一个人的到来。

     就是这样一个人见人怕威仪无比的村长,在一个冬天的晌午,没有任何预兆地被一个四五岁的机灵精怪的小孩,以无忌之童言误伤了。那个小孩,就是我。

     那天早晨吃过饭,象往常一样,我准备再去找小爷听他讲千奇百怪的古言,还没出巷口,远远地看到一个蹲在魏坡小学门口晒太阳的背影,稍近了,才发现是大哥村长,好奇心倏忽从心底升腾而起。我一向对大家为何如此惧怕大哥百思不得其解,今天趁机试图接近他,想看看大哥的可怕之处到底在哪,一探究竟。这样想着,脚步已挪移到了大哥的面前。站在距他一步左右的距离,我开始打量他。明亮的阳光铺洒在大哥的脸上,身上,他背靠在墙上,懒洋洋地半眯着眼晴,全然没有了平日里的冷峻恐怖,从他的脸上,反而生出了几分安详。也许是感觉到眼前有人,他半睁开眼晴,用带有几分怜爱的口气说:“岁怂,你一直盯着我嘛?”在他转头的当口,我发现在他的额头,长了大大一颗疮,阳光一照,明亮亮,圆鼓鼓,就象随时准备绽放的花苞,甚是吓人。看他和我说话的口气很是温和,我大胆地张嘴问他:“大哥,你额头上长的这是痣疮吗?”,我的话音未落,只见他的表情一下子由晴转雨,“忽哧”一下翻起身来,嘴里念叨着:“我把这岁怂……”,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一下子反应如此激烈,被他突如其来的变化吓懵了,转身撒腿便跑。快到家门口,正巧遇上我的爸爸出得门来,他一把将我抱在怀里,叫着我的小名,爱抚地摸着我的头,急切地问:“蛮哥这么害怕是咋了?”,我的爸爸当时只有三十五六岁,已经是一县水电局之长,他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在全村乃至全乡人中有着非常好的口碑。这一次是爸爸身体有恙,被单位小车送回家休养。想着爸爸当年车接车送的待遇,这在当时连见小车的机会都很少的村民眼里,是何等荣耀的一件事情!追在我后面的大哥看到爸爸,露出难得的笑脸,他一手摸着自己额头的疮,一手指着我,边笑边说:“你看这岁怂,人家说我的这是痣疮!”两个人边说边哈哈大笑起来,留下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我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因为我只是不知何时何处听到了“痣疮”这个词,至于它为何物,四五岁的我,何以知晓?

    事后,爸爸充满疼爱地对我说:“我的女儿,痣疮是长在屁股上的,你的瓜胆子咋这么大,居然敢对你大哥说痣疮长在人家额头上,今天幸好没抓住你,抓住就把你打坏坏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关于“痣疮”的故事,就这样留在生命最底层的记忆里,到如今,每每听到这两个字,就好象是把底片放到了显影粉中,一幕幕往事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的头脑中……

    听老家人说,大哥如今已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者,身体每况愈下大不如前。如果有机缘再能见到大哥一面,不知他还能否忆起我和他之间这场有关痣疮的风波?还愿不愿意笑着和我聊起那些远远走过的懵懂岁月?

    许多的往事都已深深埋在光阴过处,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淡淡的日子,淡淡的生活,不经意间,我已来到人生的午后,那些远方的记忆,被深深地埋葬在遥远的过往。

   魏文晶,原名魏爱芳,2000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现就教于嘉峪关市一中,中学高级教师,副教授职称。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所教学生阚梅曾摘取2008年甘肃省文科状元,多名学生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主持的研究课题获省一等奖。被评为嘉峪关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学能手,获省级课赛二等奖。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缺憾的回忆

这是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回想起来就像曾经目睹过的一片花草、一场漫天大雪、一个迷蒙着月晕的朦胧夜晚、一个朗朗晴空瞬息暴风骤雨的日子。蓦然回首视线里已经是了无痕迹,只有记忆中飘忽着丝丝缕缕的影像,如...

随笔 锦衣夜行 锦衣夜行 ⋅ 1年前 (2023-10-12)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