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张泉林/陇上止至轩李强笔下的梅花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3-12-02 22:46:22 103 浏览

《礼记·大学》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故而《荀子》有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

这都说明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润之先生也说过:“实践是鉴定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谓“止至”。

李强先生以之名轩,古雅精深。

李强先生,祖籍通渭,一直工作生活在秦安。

秦安和通渭县治毗邻,山水一脉,历史久悠,文化底蕴深厚。在秦安距今近八千年的史前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大地湾发掘出土的有“史前人民大会堂”之称的F901建筑遗址。结合遗址出土的精美彩陶上的绘画和符号,秦安基本上算得上是“华夏书画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而通渭则是近几年倾力打造的闻名墨林画坛的“中国书画之乡”。

李强先生秉承得天独厚的天地灵气和地域文化氛围,多年来在工作之余潜图片心于文章道德,兼及书画篆刻,笔耕不辍。

李强先生花鸟画题材涉猎广泛,犹精于为梅花写精神。

每观李强先生作画,一股“文人气”扑面而来。他的画讲究笔墨情趣,崇尚写意,表达了他高尚的情操和质朴的境界。

梅花凌寒傲雪,不与百花争春。

这句诗恰恰符合李强先生淡泊名利、清高自守的精神境界,而梅花一直是李强先生笔下笺上比较常见的一个题材。

图片

李强先生仅用水墨或朱砂晕染出梅花清奇雅致的“没骨法”画梅手法。

这种手法继承于北宋华光法师,结合于北宋徐崇嗣不用墨线勾勒轮廓,直接用墨或朱砂画成,充滿生机,天然雅致,极富文人书卷气,是为文人画之正宗。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有虚有实,虚实兼济;笔墨细腻,色调古雅,一笔之中干湿浓淡,变化万千。

除“没骨法”外,李强先生且尚以墨笔钩出梅瓣,传递出梅花的疏朗清逸和丰神绰约。“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有浓郁的书法意蕴。

用笔有法,刚柔相济,浅蕊疏枝,以书入画,墨法娴熟,层次变化丰富。梅为主,石为客,补以蕉叶,或疏竹,或清兰,使清辉与厚扑相映,追求磅礴纵逸的返朴归真。

图片

李强先生写梅风骨的支撑,主要来源于他深厚的文化学养和谦恭的作人态度,以及专精的金石书法造诣。笔力老辣生拙,力透纸背;线条坚韧劲挺,雄浑厚重;放笔墨以出胸意,达到了“画中立意,画外寄情”的高深精堪境界。

易安女史李清照在《孤雁儿》咏梅词前有序云:“世人作梅,下笔便俗……”独李强先生笔下梅魂可与淡云、晓日、微雪、佳月、竹边、疏篱、苍崖、浅苔等幽境相映成趣。

雪里前村,苍枝缀玉,陇上寒尽,一梅惊破,遗世独立,凌寒傲霜。

观李强先生梅花,恍惚间清气团绕,坐赏卧览,忘了梅花是作者,抑或作者是梅花。

——丁酉冬陇上悬罄室拜观并记

作者简介

张 泉 林,秦 安 人,別 署 悬 罄 室 。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秦安悬罄室张泉林(丁酉)临屏楹联选

颂秦安联上联:礼让是秦安遗风,此邑有八千年悠久历史,勿谓秦无人,虽石斧彩陶不言,先祖正心参造化;下联:勤劳为成纪本色,斯民存七十万烟井人家,至今有关学,和舜日尧天何异,后生诚意创乾坤。 &...

诗文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02)

赵洁/西江月·重访梅花

西江月·重访梅花夕照断桥积雪,晓风古寺寒梅。朝云满腹道时宜,不与梨花同季。得句登楼俯仰,成章有梦低徊。清幽高洁对香时,又见冰姿聪慧。作者简介赵洁,女,秦安人,公务人员,昵称“水墨光阴”、“玉洁冰清”,...

诗文 王托弟 王托弟 ⋅ 1年前 (2023-12-01)

吴娜娜/梅花

梅 花四年级(2)班吴娜娜梅花是冬天的伙件在冬天我会看到粉红的枝头朵朵花儿绽放陪着冬姑娘注视着春天的到来...

诗文 云雾山文学社 云雾山文学社 ⋅ 1年前 (2023-11-06)

秦安小曲赛“梅花”

一台演出,将秦安小曲和秦腔、豫剧、京剧联系到一起;一个舞台,让秦安普通农民与我省的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共唱。这是省文化厅举办的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8月8日在秦安小曲的故乡,让小曲与“梅花”同...

文化 莲子青 莲子青 ⋅ 1年前 (2023-09-28)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