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
序——谨以此作献给我最亲爱的辛劳一生的父亲,愿他永远: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秋阳高照,热浪滔天。昨日驱车,直奔故园。父已古稀,一日无闲。斯是有助,却是无言。望其年高,知其苦煎。侍弄农田,永不知倦。家父一...
父爱如山,勤劳永远
文/知音情怀
今天是父亲节,所以我昨天特地去了一趟乡下老家——看望已经年迈的父母亲!父亲前几天在一次劳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 ,伤还没有完全痊愈,但昨天却又下地干活去了!问母亲缘由,她说她也挡不住,就那么个犟脾气!哎,我无语,我还能说什么呢?多少年来,他都是一如既往:风里来,雨里去,从没偷懒过一天!今天是他似乎还不知道的也从没有人对他提及过的“自己”的节日,他还是没有放弃过劳动——辛勤地劳动!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在我的心目中,父亲真的是一座高山——伟岸而挺拔!他一生经历了世上太多的艰辛与磨难!尝尽了人间太多的坎坷与挫折!在我眼里,他的一生既是一部平凡而又伟大的史诗!又是一部百看不厌的愈看弥香的长篇小说!
我的父亲出生于硝烟还未散尽的抗战胜利之年,童年时又适逢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年代。
在他的如诗如画的学生时期,又赶上了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时期!也就是在此时,他高中毕业了,这时他刚好十八岁。当时在村上,他也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秀才!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下,1963年他满怀豪情地走上了党的教育战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他的青年时代,可谓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方斥挥遒!父亲很爱读书!我仅记得的藏书就有四五箱之多,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确也是很不寻常的。老实说,人们的吃饭都成问题。老人们一向津津乐道而又谈之色变的“五八”年,不知饿死了多少人,可父亲硬是省吃俭用,积攒了这么多的书籍呢!当然,那个年代,是一个真正的红色年代,父亲读的书,多数也是“红书”!如《共产党宣言》、《列宁论革命》、《毛泽东选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选读》、《鲁迅杂文选》、小说《战斗的青春》、纪实小说《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与时代》、《法家作品选读》、《人民文学》以及四大名著等等,可谓应有尽有!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本恩格斯著的《哥达纲领批判》,文字艰涩,在我上初中时,总是读不懂,然而父亲给我讲起来,却是津津有味,我好生羡慕与佩服!当然,在父亲的“书库”中,尤以“文、史、地”居多,这些书籍都是他的精神食粮,是他一生都离不开的财富啊!——然而命运也似乎很爱和他开玩笑,就在此时,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自然而然地被卷入了当时的历史洪流之中。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更是一个年华蹉跎的岁月!父亲便在无情的岁月中蹉跎了十年。十年啊,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文革”结束时,父亲已经而立之年了。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父亲也和当时的年青的中国一样,人生步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崭新的春天!随着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大包干”),父亲也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种的农作物多了,收获的粮食也多了,父亲和我们一家人的日子也开始好起来了,也开始“看管”上了生产队里的果园,随后又盖上了新房,购置了一些小家电,如收音机、缝纫机、黑白电视机等,父亲在种好粮食作物的同时,不久又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种上了自己的果园,收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整个八十年代,可以说是一个生活蒸蒸日上的年代,也是父亲一生干劲最为十足的年代!
父亲是一个永远也闲不住的人。他的一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勤劳”!从我能记事的时候起,父亲就一直奔波于学校、家庭与田野之间。懂事后我才知道父亲原来是一个民办老师,他的身份和收入也和那些公办老师有着很大的不同,但父亲不卑不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脏活、累活、苦活总是抢着去做。他既搞教学,又当总务。他既是学校电工,又是玻璃安装工;既是桌椅维修工,又是校园清洁工。下雪了,他总是第一个为学校扫雪开路;校园脏了,他总是第一个去打扫干净。学校就是他的家,他也俨然成了学校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人。
父亲为人和善可亲,热心大度,也从不贪图小便宜,以至于几乎历任校长和所有同事都很敬佩和欣赏他的为人。“有麻烦事,找王老师”便成了当年不少师生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以至于他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县园丁”、“市劳动模范“等等,不一而足,而他却不骄不躁,低调做人,像一支渺小的蜡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照亮了别人,燃烧着自己;又像一棵参天的大树,为他人遮挡住了风雨,送去了清凉……
????父亲忙完了学校忙家里。在我的印象中,他永远都是一个风尘仆仆的人。因为民办老师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用说一亩三分,恐怕比十亩三分还多),所以刚一放学,他得匆匆赶往家里,然后又匆匆赶往田野间,要么挑上几趟农家肥,要么去给猪羊拔草,要么去给家里弄点柴禾——总之,他是一个永远都闲不住的人。
记得上中学时,父亲“害”得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跟着他去挑学校厕所后面那满池的农家肥,有时每天放学后也要跟着他去挑。那时我还是一个少年,以至于吓得不敢正面看同学们的目光——那似乎有点异样的目光。“小小少年”总得要点面子吧?“累”还倒是次要的。在他眼中,永远没有腊月里那太阳底下的“晒日头”,没有大街上的无聊者的“海阔天空”,只有永远干不完的农活,只有永远不辞辛劳地撑起这个需要由他撑起的沉重的家!
父亲的沉重无人能懂,父亲的伤痛又有谁知?——没有人知道,只有我最知道……
岁月无情催人老。如今,父亲已过古稀之年,父亲的背也早已不像年轻时那样挺直,而是微微有了一点驼——父亲老了!岁月的痕迹早已爬上了他的脸颊,两鬓也已经爬满上了丝丝银发。在本应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他却仍然看不惯那些游手好闲之人,不愿闲在家里静静地养老——现在和他一样拿着退休工资的人,几乎没有一个像他一样,仍然出没于农田之间!他务的果园,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六块(七八亩),还有一块菜园,里面蔬菜应有尽有,每年还要种几亩油菜,几亩玉米,几亩马玲薯……,大家说也说不住,劝也劝不了,真不知他的身体是肉长的,还是铁打的!
父亲给予我的影响是永恒的,也是永远难以忘怀的。小时候,似乎是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地熏陶与潜移默化地感染,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也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我由此喜欢上了经史子集,钟爱上了唐诗宋词。曾几何时,中外历史已在我脑海中风起云涌;曾几何时,天文地理已于我了然于胸;曾几何时,小小的年纪已经接触到了太多的红色印记;曾几何时,懵懂的岁月已经了解了太多的人间故事,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得益于父亲的教诲与影响!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也忽然发现:自己也失去了很多,夸欠了很多,这里边少了一份对父母的嘘寒问暖,少了一份对父母的看望与挂牵!——其实,他们也不需要做儿女的那么一丁点的所谓的物质回报,他们需要的是那一份血液里永不更改的亲情,需要的是心灵里那一份绵绵地牵挂!
?冰心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说出来那就不是父爱了”。如果说母爱是细腻的,那么父爱便是粗犷的;如果说母爱温柔似水,那么父爱便稳重如山。每次读朱自清的《背影》,父亲的背影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长这么大,印象中父亲也从来没有骂过我一句伤我自尊的话,倒是他自始至终地鼓励着我,鼓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父亲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没有做过什么让他的儿子值得骄傲的事,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让他的儿子值得骄傲的父亲。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你,没有你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又是一年父亲节到了,我愿叠一只漂亮的纸鹤,载着我无尽的祝福,乘着清风飞到你的身边,愿纸鹤停息在你心间,为你洗去昨天的疲惫,迎来祥和的今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昔日华年几十载,未曾书尔半言来。如今又逢父亲节,写此迟言表我爱!最后祝愿我的父亲永远健康长寿,永远幸福快乐!也愿普天下的所有父亲们节日快乐!
?
序——谨以此作献给我最亲爱的辛劳一生的父亲,愿他永远: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秋阳高照,热浪滔天。昨日驱车,直奔故园。父已古稀,一日无闲。斯是有助,却是无言。望其年高,知其苦煎。侍弄农田,永不知倦。家父一...
小时候父爱是夏夜里老湾窑洞前那一个美妙的故事我在听着父亲在讲着长大后父爱是每周去县城读书临行前那一声深切的叮咛我在走着父亲在喊着后来啊父爱是难得回一趟老家后那一顿可口的饭菜我在吃着父亲在看着而现在父爱...
如果有一个词能最准确地概括父亲一生的品格,那它一定就是:勤劳。父亲呵,您的一生,像辛勤的蜜蜂忙碌在人民教育的百花园,采得的是花粉,酿出的蜜甜。您是教师,一心扑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办公室的窗户玻璃上,映...
父亲爱花,也喜欢养花。可以说,养花是他这一生中最大的喜好。儿时的印象中,父亲的大花园几乎占据了我家整个院子的一半。那花园里,有国色天香的牡丹,娇艳欲滴的芍药;也有四时常开的月季,芬芳馥郁的兰花;还有霜...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三十九年,他的音容笑貌在我的印象中已有些模糊了。父亲直到去世也没有留下张照片,这是我们做儿女的最大的遗憾,也是母亲最大的遗憾。每次说起来,母亲就很自责,她曾感慨地说:“当时医生让出院的...
初冬故园陪老父亲话旧 片片风中残叶落,故园只隔数乡遥。频来旧地怜花木,也共家翁排寂寥。瓦屋杖藜叹岁月,柴炉煮茗话耕樵。纵然年已八旬外,犹有移山气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