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鼓励——桑聚宗老师的留言(六)
【编者荐语】
桑聚宗老师说,他每天有空就拜读老师、文友的作品,并细读学生习作,因为写作不易。他似乎和我们一样,可我觉得,他又不一样!是的,桑老师又是那么有爱心、细心和恒心!从默默阅读里,他总会留下一大段一大段详实精准的留言。光在最近一段日子内,他竟给我们师生及其他老师文友们的稿子写了上百段长长的点评了。这怎不令人感动?这些珍贵的留言,让我们成人和多少孩子们的深秋绝不凄凉,而是和暖如春!因为,是他,在播种春天!就让这些暖暖的鼓励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吧!
(之前已发桑聚宗老师的留言90则)
91、吴玉平的《两头》:
阅本文,催人泪,非亲非故,无偿援助,助的是道德,助的是人品。作者本人亦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子女要供读,而却外援。文如其人,文美,人更美!大爱者,人必敬之!为艺品高尚之人吴玉平及其美文点赞!
更难能可贵的是文中只字未提援助之事,“两头”——一个在五尺黄土之下,一个在阳光大地之上,而"人间真情"永存!
92、王真的《十年风雨文学路》:
就“题记”而言,王真老师将本人十年、二十年各时段的文学创作与爱好,简明扼要几言几语给道尽了。从酷爱诗词到写作,为自己不自觉地立下了"军令状″!文学无尽头,王真老师有文学的初心,更有文学的梦想。有了梦想,就要拼搏,奋斗,一发不可收拾,各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可见一斑,成百首,上千篇,各类奖励,荣誉纷至沓来。这是读者、专家对他的认可。有句老话叫"十年寒窗,五车书。"王真老师何止十年?从幼童上学,到大学毕业,参教,一路走来,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晓。今天的作品,就是昨天辛苦的见证。为总结文学路的美文点赞!
93、王真的《老院》:
可读,爱读,耐读。忆童年,怀旧情。文物般的老屋,今已移他人,改换了门庭,多可惜!和婆婆一起暖热炕,是多么蕴含亲情啊!老院的杏子从酸苦到香甜,多么惬意的童年!唱"灯影子戏"的热闹,绝不亚于时下的大型晚会!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怀念婆婆“一把屎一把尿地拉养大姊妹们,老人家含辛茹苦,功不可没”。懂事、知理的王真在老人仙逝二十五年之后以此文再次悼念婆婆并以此文告慰婆婆的天之灵!
94、小柯的《懂事》:
本文道尽了时代的发展,那个年代一元钱何其珍贵!然而懂事的孩子尽其享用,回过头来夸赞。今天生活富有了,我们懂事了,而曾经的情怀却萦绕心头。
95、朱珊作者的《秋日私语》:
美文也!秋雨绵绵,歌声悠扬,身在其中,感慨万千。多么惬意的意境啊!四季轮回,时值当下,难得的季节,收获的喜悦,作者的感慨就此而发!
96、知音情怀的《最爱心中的那一抹红》:
从孩童时期到现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热爱我的祖国,越敬仰五星红旗。作者是红心向党的人,为你点赞!全文语言真挚,叙述流畅,中心思想特别突出,一抺红,红到底!千秋永固,万古长青!
97、孟东花的《心系疫区,学做真人一一寄语王尹中学全体学子》
本文将武汉疫区的爱心人士一一道来,真人真事真现实,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灾难面前,孟老师实况转播,中国人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齐抗疫,彰显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者以此文号召王尹中学全体学子,将来走入社会,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不忘本,记党恩,以高尚的品德尽职尽责。同学们从小怀抱感恩之心,树立雄心壮志,为祖国明天更加强大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老师寄予你们的厚望。
98、刘亚丽的《最美是深秋》
风景宜人,美不胜收,作者将自然的秋景现在眼前,记在心上,写在纸端,给读者美的享受!人美文更美!恰到好处,不需赘评了。为作者点赞!为美文点赞!
99、王丹的《真情在孩子们的目光里》
中心思想是同学们渴望有一个好老师。文中将山村艰苦恶劣的条件简短叙述,但叙写实习老师的过程详尽可信。人是有思想的,看到了,感受到了,就要思考。当看到每天桶里盛满清水,供足她日常所用,知道这是求知如饥似渴的孩子们抬来的,真感动啊!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能走吗?果断决定,不走了,为了这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这就是师范院校培养的新老师!孩子童真无邪,老师不负众望!为这位实习老师点赞!为这些有心的同学点赞!为此习作点赞!
100、王真的《少年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我拜读了全文。作者是位从小喜欢识文、读书的人。幼童时将大作细读,虽不能理解,但成人之后忆起,就能"如数家珍",领悟其中的道理,以至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向正轨,在文学的殿堂里发热散光,成为大家。《人民文学》,文学是人民来述写的。王老师,为你的美文点赞!
101、何增福的《云雾山上行,一份美丽情》
作者以顺叙的方式,将此次活动从他踏进活动现场写到结束,给人的感觉是真实,朴实,诚实。求书法诚心,而秦安小曲的音乐将活动铺展为压轴性高潮。行在云雾相间的寺庙和种满生态植物的绿红景色中,那种愉悦的心情无以言表,各位老师边赏边谈,“情”投“意”合,时间虽短,情意尤长。为朴实的短小精悍的美文点赞!
题外话:何增福老师是我们秦安县唯一在一所只有一个学生的学校坚持到今天的可敬的老师。在偏远山村,只有一个班,一个学生,他是称职的全科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校长。他用赤诚的心,培育求知的学生,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实属难能可贵啊!好在现已合并到小学,因为实习生带课,况是疫情期间,增福老师只能待命,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到校,从不缺勤,热爱工作,勤于工作,这彰显的是增福老师的人生信仰!我代表这位学生及家长向你致敬!
102、安维俊的《捉野狐》
本文将曾经农家院落遭野狐吃鸡的经过叙述得真实可信。那个年代的农人,养几只鸡,半夜鸡叫了,就该起炕收拾农具下地干活了;鸡下几颗蛋,换点清油,买点盐什么的,可恨的野狐专抓穷人的鸡,害的老农人苦不堪言。相信作者是过来人,列举实例,如数家珍,当年那些文字读后真叫人拍手叫好!好接地气的作品!
103、云浅浅的《世界美如斯》
由打羽毛球,到观风景。球引景,既风趣,又幽默。整个打球过程是发不稳,接不住,"实况转播"。观景从水底到陆地,实景再现。全文写法独到,文字功底扎实,醒目的标题,流畅的叙述,读来使人心旷神怡。好文!
104、杨晓刚老师的《小院暖阳》
从跨进老院的第一步开始,自始至终被"暖阳"温暖着。玉米粒,玉米棒,苹果,䒱煮熟的苹果,切菜板,切菜刀,旱烟锅,如此等等,暖在其中,温在心中。全文主旨突出,将"阳光"给人的恩惠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以娴熟的笔触让读者尽情地享受阳光。徜徉在暖阳下,多么惬意啊!为杨老师点赞!为美文喝彩!
105、孟东花的《宅家上网课的日子》
中心思想两个字一一抗疫。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线上网课,这不,老师先学会线上教学,才能如期教和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用心后,终于能得心应手上了,好不高兴。志愿者,医生,募捐者……都是一个共同的目标:众志成城,战胜疫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同心抗疫,让爱在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者虽为普通教师,但心怀天下学子的情怀,是何等纯洁高尚!愿疫情尽早褪去,能在校面对面教学,这是作者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作者简介】
桑聚宗,生于1956年2月,高中文化程度,秦安县莲花镇桑川村人。秦安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
- 上一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桑聚宗老师的留言(五)
- 下一篇: 孟东花|跑过雨夜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觉悟一一王朔
觉悟一一王朔人的起点,都是娘胎;终点,都是棺材;中间,就是人生;钱,是通行证。权,是指挥棒。如果你有钱,规矩是可以变通的,如果你有权,规矩是能为你服务的。如果你既没有钱,又没有权,那么规矩,就是为你量...
春花春酒春世界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当手机响起,那是一声清脆的问候;当打开微信,又是一种超然的祝福——龙年,吉祥来了好运来了!再见!2023!是啊,过去的一年,风风雨雨喜忧参半,暮暮朝朝,岁华延年。行万里路,长一岁精...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观电视剧《太平天国》有感
最近,一向不喜欢看电视剧的我,却在一次不经意间喜欢上了一部历史题材的46集电视剧《太平天国》。当然,为了看它,我“牺牲”了自己许多的业余时间,但看着看着,心情也是几度起伏。从振奋人心到眉头紧锁,从“哀...
闲话教师节
(声明:本文既是“闲话”,就当全是闲扯,切莫过分解读,对号入座!)教师节作为一个专门为一种特定的职业而设置的节日,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在于教师队伍数量自身的庞大(目前的最新统计数量为189...
收藏的文章
手机微信“我的”收藏里多半是些图片,而且有的还很逗比。唯独一篇评论性的文章相对成了比较显眼,我时而不时地打开看看。它是一篇经典之作让我流连忘返,还是我傻人似地翻看,一朝看到晚地无聊。我想大...
童年的记忆
双11的她跟最美妈妈同名,是地方上自强之星,长相有点气质。觉得她样子有几份像我记忆中那妇产医生。不想到母亲竟被我的感觉,不由地张开了嘴吐出口中的食物,相对而坐的父亲他耳背,不知情地批评我在胡言...
哪种选择才是正确的
两位行动不便的同乡跟都市里肢残女结下姻缘,而且她俩的外形可以,有一定的气质和可爱,有质朴感,思想很健全。好像都市肢残女讲实在。倘若一...
自强者
如果残疾人的自强是以学问来论,那未免有点片面了吧。曾有位轮椅人士说,她看到的残疾人的报道基本上千篇一律,都是成才的报道。难道残疾朋友非得在学问上有造诣才算自强,这也太单一了吧。她说自己坐在...
夏季的思绪
时下又进入了夏季,我不由地联想到去年的这个时节.夏季是奔放的时节,傍晚时的落霞依旧散发出热的威力,红色的霞光射到人的屋里,可以节约照明灯的能量。晚饭桌上有着季节的诗意,又有复古的韵色,是惬意...
所有打不倒我的,都只会让我更加强大!
在医学领域,抑郁症这个病,是目前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症状除了情绪低落之外,也会出现一些幻听幻觉。治疗方法,大多是通过长期服药,来缓解症状,不过幸运的是,它可以根治。也就是说,患者虽然深陷泥潭,但...
不疯魔 不成活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句话,这句话摘录于一本书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自古以来,“疯子”一直都是极其敏感,极其隐晦的词语,人们对于“疯子”,大都抱有很大的偏见,和很不好的看法,...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