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难忘,那儿时的除夕夜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发布于 2023-02-04 09:17:40 453 浏览

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是万家团圆的美好之夜。过去是一家人围坐在摆满佳肴的饭桌旁共同守岁,如今是大家在一起围着电视机观看央视“春晚”,品尝着丰盛的“春晚大餐”笑声满堂。家家户户都燃放烟火鞭炮,天空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这一夜,是春节也是一年中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心头的充实感和幸福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祥和的喜庆气氛。

如今,人们都不愁吃,也不愁穿,生活可谓翻天覆地,可总是感觉过年好像缺少了点什么,也每每能让人勾起一串串童年除夕夜的美好记忆……

儿时的记忆之中,除夕之夜最让我们高兴的是“接纸”,也就是迎接“先人”。除夕这天早上,我们“亲房”家的几个小家伙就早早地跟着大人们聚在一起,准备着给先人们“伏纸”。大人们在一旁认真地指导着,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帮着印“纸票子”,然后用黄纸把“纸票子”给包起来,再看着大人们写上几句不大看得懂的文字,“纸”就算是“伏”好了。

除夕傍晚时分,我们就去“接纸”。“纸”准备妥当,便欢欢喜喜地带着精心准备好的一口袋“大炮”和几串鞭炮(那时很少能买得起花炮)跟随大人们端着“敷”好的“纸”来到院门口去“接”先人(凡是一个宗族的都要聚在一起“接先人”)。大人们“烧点”,我们小孩子们就在一旁不远处“放炮”,“噼噼啪啪”地一通猛放,火光冲天,声音动地。那一股子劲儿,甭提有多么兴奋了。

接完“先人”之后,就是盼望已久的“年夜饭”——吃“四盘子“和“啃骨头”了。尽管那还是一个穷的让人们只知道“蒸馍馍过年吃”的年代,但“年夜饭”吃饺子的不多,多半是吃“四盘子”和“啃骨头”。

说起“四盘子”,我想大多70后及此前的人也应该是知道的。因为平时吃不起,所以只有过年时才能凑合着炒上四个小盘子,诸如粉条、豆腐、白菜、鸡蛋什么的,豆腐还要举家出动一起去村头和别人搭伙着磨做。一家人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地吃完“四盘子”,就开始要“啃骨头”了。

你可别怕,这个“啃骨头”其实就是吃猪肉了。那时经济情况稍好一点、人也稍勤快点的家庭每年还能养上一头猪。进入腊月,看着大人们高高兴兴地杀了猪,再把肉一块块割下后在屋内高挂起来,以备过年时享用。

除夕夜的“啃骨头”就是“吃瘦肉”。平时没有肉吃,一年辛辛苦苦养上一头猪也是为了过年吃肉,所以当除夕夜端上那一大盆早已下锅煮熟的带有骨头、冒着热气的瘦肉时,便早已经急不可耐、“垂涎三尺”啦!那一块块大口大口地或撕或啃着吃肉的样子,怎一个”馋”字了得?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而我们总能吃到比大人们更多的肉,只因为我们是小孩子。

吃完 “年夜饭”,最焦急最激动地就是等着长辈给我们孩子们发“压岁钱”。那时还没有也没听说过今天的发“红包”的称呼。所谓的“压岁钱”也不过是一两张比较崭新的一、两角或伍角钱罢了,但这已经足够让我们这些小家伙们乐上好几天的了,舍不得花就慢慢攒(像猪猔、猪毛、猪骨头等年后还能卖上几块钱),等攒上一两块钱,可以在年后唱戏时花,比如买上几本小人书、小玩具什么的,好不快哉!

接下来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然后就是全家人一起守岁到凌晨,听长辈们海阔天空地讲“古经儿”(故事),在关上大门之前还要再燃放几个(串)爆竹(那时我们还很不富裕,根本就买不起什么烟花)。直到正月初一的早上再放炮仗开门“接财神”,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逢春节,我们家里除夕之夜是年年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张贴于大门上的。在贴春联的同时,还会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寓意福气、福运。寄托了全家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我们几乎都是倒过来张贴的,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联也叫门对、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另外,还有贴窗花的。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的堂前墙壁上每年还要挂一张重彩浓墨的新年画。年画大多是一些《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图案。这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后来年画的内容逐渐超出了“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小时候,过年了,最高兴最快乐的当然是孩子们了,可孩子的最大的兴趣就是放“炮仗”了。

当时家里很穷,我们几个孩子的,也就每人一百响的巴掌那么大小的一串小鞭炮,再加一两捆“大炮”,“一捆”其实也就小碗口那么大。小鞭炮还舍不得“噼哩啪啦”地放,就拆下来一个一个的放,放不响的“哑炮”舍不得丢,就用铁锤一个个地砸着放。

除夕之夜,首先要在接“先人”时放,然后就慢慢地放。正月初一早晨的开门时也是要放“炮仗”的。称放“开门炮仗”。关门要迟,开门要早。家家户户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这鞭炮的每一声都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希望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最重要的是守岁。“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是苏轼写下的《守岁》诗句。守岁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过去我们守岁一般是从吃年夜饭开始,为了消磨时光,大人们就喝酒。这顿丰盛的“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吃起,可以一直吃到深夜.

“年夜饭”吃好后,糕点瓜果放满一桌,一家老小一起围坐在热炕上,“吃东西”、“讲古经儿”,边吃边乐,谈笑畅叙。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如今这三四十年来,大家都已习惯了围着电视机一边看春晚,一边守岁。今天,更多的人则是要么刷着手机互送祝福、争抢红包,要么刷着短视频、看网络直播,要么玩游戏、打麻将,甚至连热闹的春晚都被凉在了一边……

不能不说这真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霎时,窗外各种各样的焰火腾空而起,又一个一个地炸开,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神州大地立刻变成了鞭炮声和烟花的世界!

新的一年开始了。大家共同祝愿新年好。鞭炮在响着,礼花开放着。那幸福之花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人们的心中,只是唯独没有了小时候过年时的那种特别的让人心跳的感觉……

难忘,那儿时美好的除夕夜,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又是一年重阳节

秋风起,黄叶飘,又是一年重阳到。九九重阳节——这一古老的节日,如同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越嚼越情深。它不仅仅是登高望远的美好时节,更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金秋送爽的日子里,让...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1月前 (10-12)

带疾赴职,犹以不告假为要

北宋吕蒙正于《寒窑赋》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嗟乎,天道无常,人生多舛。如吾近日,亦不幸罹感冒之疾,迄今已历一周矣。感冒何以致之?此问若问何以餐食,似显愚钝!然吾仍应之曰:无他因,皆因一...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1月前 (10-12)

又是一年采椒时

一又是一年采椒时,又是一年劳作季。想着老家的花椒快要成熟了,我的心也开始变得不安起来。因为我知道,父亲年迈体弱,已经不起这些重体力活的折腾了,所以我就早早地告知父亲,今年的花椒再不要像去年那样一个人去...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中秋月圆,情满故乡

今日中秋,晨光柔柔,秋风飒飒,怀揣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我踏上了归家的路途。手中紧握的,是前一晚在广场上和超市里精心挑选的月饼、点心和面包等中秋节礼物,它们不仅承载着节日的喜悦,更寄托了我对家父的无尽牵...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月是故乡明

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一朝月圆时。在这么一个美好而又寂静的夜晚,但看一轮明月悄悄地爬上围墙,越过枝头,镶嵌在浩瀚的深邃的夜空,将那无边的如水的光华亳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供人们祭月赏月,千里传...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十五的月儿十六亏

月亮以它亘古不变的规律照例从东方冉冉升起,照例将明亮的清辉洒向无边的大地,而洒在老家院子里的月光看上去宛如洒上了一层盐,晶莹而柔和,我仿佛也闻到了一股盐的清香,给人一种如梦似幻、如醉如痴的感觉。在这么...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