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正月十五耍花灯
时光流转,童年成梦。那一帧帧、一幕幕有关儿时正月十五耍花灯的情景犹如保存完好的电影片段在我的脑海中不停闪过。虽然几十年犹如弹指一梦已悄然过去,但想来依旧清晰如初,恍若眼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农村生活还非常贫困。正月十五元宵节根本没有今天这么漂亮的各式各样的花灯,即使有也没有几户人家能买得起。于是,我们这些小屁孩们便土法上马,自制一些“花灯”,甭提有多么的高兴了。
说是“花灯”,其实一不像花,二不怎么像灯,充其量是个“火灯”,但因为它主要是用洋竽做成的,所以在这儿我就姑且叫它“洋竽灯”吧。其实,我们小家伙们还给它起了一个更好听、也更接地气的土名儿叫闪蛋花。这里的“蛋”大概也就是指洋竽蛋吧?相信小时候和我一样生活在故乡的同龄人对这一切,想来并不会有多么的陌生。
“洋竽灯”的制作很简单。就一根竹棍,一个洋竽,一团棉絮和一点煤油而已。首先,得挑选一个比较大一点的上好的洋竽(洋竽皮可削可不削),用小刀或者菜刀沿水平方向切去它的一小部分,再用小刀小心地将剩下的部分掏空(注意底部可留厚一点,不要把它的周边和底部弄破)。然后把一团棉絮(废旧的也可)填充到掏空的洋竽中,再挑选一根一二尺长的比较粗一点的竹棍慢慢地沿水平方向插进洋竽的底部,插得越牢越好。做好之后握住竹棍的一端试着上下轻轻摇晃几下,以防洋竽因竹棍没插紧而倾斜或旋转。最后,将煤油灯里的煤油(洋油)浇到棉絮上,使棉絮充分浸湿,只要不溢出洋竽口,煤油浇的就越多越好。这样,一个“洋竽灯”就做好了。
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夜色暗了下来,我便将白天做好的“洋竽灯”点燃,郑重的打着自己的“杰作”并约上几个要好的玩伴上街“轰轰烈烈”地“耍花灯,闹元宵”了。刚开始,“耍花灯”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慢慢地随着黑夜的降临人就越来越多了,而且“灯光”也变得越来越亮了。当然,大人们大多也会被我们的“花灯”所吸引而早早地走出家门,走上街头,高高兴兴地观赏着我们“耍花灯”呢。“耍花灯”的孩子们总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用手上下用力而又小心地摇晃着,生怕自己的“杰作”因一时不慎而毁于一旦。此时此刻,火焰也随着上下摇晃,燃烧的汹汹烈焰将小伙伴们的稚嫩的脸庞映照得一片通红,个个看上去像小关公,同样也将村子的上空照得亮如白昼!
可无论远看,还是近看,都不像是在玩“花灯”,倒像是在玩“火”!看那洋竽里的火苗在“扑哧,扑哧”的猛烈地燃烧的同时,又释放着滚滚黑烟,还夹杂着一股浓浓的煤油味儿。可我们这些小家伙们才不会想这么多呢!什么清洁,什么环保,全都一边儿站去!我们没有哪个意识,也根本就不懂那些!
我们一边快乐地耍着“花灯”,一边一会儿说说笑笑,比着谁的“洋竽灯”做得更好,火焰更大,火光更亮;一会儿又哭哭闹闹,不是你把我的“洋竽灯”给弄坏了,就是我把你的给弄坏了;一会儿还会唉声叹气……
这么热闹的正月十五元宵夜,高兴都来不及呢,为什么会这样“不开心”呢?哈哈,告诉你吧,那十有八九就是洋竽里没有煤油了。这时候,你要么赶紧去家里再往洋竽里面浇灌上一些煤油继续耍玩,要么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棉絮烧成灰烬了。
当然,偶尔也会有那么几个脑瓜子比较聪明的小家伙,为了不致于使“花灯”油尽棉光,还会瞒着大人们在塑料瓶里准备一些“备用油”偷偷的带在身边,以备随时添加。
除了我们自制的“洋竽灯”之外,有时候会有个别调皮的小家伙还会生出一些更聪明、更投机的“鬼点子儿”,比如轮胎里带、塑料鞋底什么的,点燃后不久就一边剧烈地燃烧,一边不停地往下滴“火水儿”,释放的黑烟更浓、刺鼻味儿更大!哈哈,那简直是真有点“恶作剧”了。
我们也绝不会只呆在一个地方玩,相反,差不多还会把整个村子给玩个底朝天。瞧,我们先从我家所在的“后门”(村子的小巷名称,下同)开始闹到四叔家所在的“前门”,又从“前门”闹到大叔家所在的“下庄”,再从“下庄”闹到宽阔的“操场”(当年王尹中学教学区和操场被大路一分为二),又从“操场”返回家,着实没放过一个重要的场所。
而我们所到之处,必定会有许多大人们的惊讶的表情、热情的夸赞、羡慕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要是在某年的正月十五能遇上舞龙、划船或者耍狮的“社火”,那自然是再有趣不过的事情了,但小时候庄里人大多穷得很,还没有条件能买得起这个“奢侈品”,所以也自然是稍大一点之后的事儿了。
哈哈,真是玩得不尽兴不罢休啊!而每当我们玩得筋疲力竭、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里时,长辈们早已进入了沉沉的梦乡,而我们也会同样做起甜蜜的梦儿,梦中继续玩我们的花灯……
岁月如歌,人生如梦。一晃我和我当年正月十五打着“洋芋灯”满大街疯玩的小玩伴们早已懵懂不再,两鬓成霜。叹时光匆匆去,岁月催人老,但不变的永远是我们童年的记忆里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难忘的瞬间!
2023.2.7
- 上一篇: 【地理志】卦台山/刘涵
- 下一篇: 七律 忆儿时元宵夜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又是一年重阳节
秋风起,黄叶飘,又是一年重阳到。九九重阳节——这一古老的节日,如同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越嚼越情深。它不仅仅是登高望远的美好时节,更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金秋送爽的日子里,让...
带疾赴职,犹以不告假为要
北宋吕蒙正于《寒窑赋》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嗟乎,天道无常,人生多舛。如吾近日,亦不幸罹感冒之疾,迄今已历一周矣。感冒何以致之?此问若问何以餐食,似显愚钝!然吾仍应之曰:无他因,皆因一...
又是一年采椒时
一又是一年采椒时,又是一年劳作季。想着老家的花椒快要成熟了,我的心也开始变得不安起来。因为我知道,父亲年迈体弱,已经不起这些重体力活的折腾了,所以我就早早地告知父亲,今年的花椒再不要像去年那样一个人去...
中秋月圆,情满故乡
今日中秋,晨光柔柔,秋风飒飒,怀揣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我踏上了归家的路途。手中紧握的,是前一晚在广场上和超市里精心挑选的月饼、点心和面包等中秋节礼物,它们不仅承载着节日的喜悦,更寄托了我对家父的无尽牵...
月是故乡明
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一朝月圆时。在这么一个美好而又寂静的夜晚,但看一轮明月悄悄地爬上围墙,越过枝头,镶嵌在浩瀚的深邃的夜空,将那无边的如水的光华亳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供人们祭月赏月,千里传...
十五的月儿十六亏
月亮以它亘古不变的规律照例从东方冉冉升起,照例将明亮的清辉洒向无边的大地,而洒在老家院子里的月光看上去宛如洒上了一层盐,晶莹而柔和,我仿佛也闻到了一股盐的清香,给人一种如梦似幻、如醉如痴的感觉。在这么...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