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安淑珍/掐苜蓿

山柳 山柳 . 发布于 2024-01-02 23:53:52 124 浏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好像很久远。

我的小学是在伏河村上的,那儿是我梦寄托的地方,有我恩重的老师和亲密的发小同学。伏河村和我庄隔一条大大的沟相对,我常常自觉不自觉的在心里画一个红红的对勾,对勾的一头是我家,另一头是小学,那个角的顶点就是沟底的窄窄的小溪路。无论上学放学,都是一阵风似的疯跑,这么跑是有危险的,因为坡长、陡,沟深。有一次一个小男孩不慎就掉下去了,万幸有半崖上露出的部分接住了他,有惊无险,也无甚大碍。从陡坡的两边杂草稀稀点点的蚰蜒小路狂跑而下,到达沟底,就有一小段阴森森的溪流路,平时还好,一下雨则泥泞滑溜,拖泥带水,往往连鞋子会被重重的泥水蹬掉,陷在泥里,人走了,鞋子还在。小溪若遇干旱也会断流。这条小路一边是断崖,崖山有大洞穴,据说是为了躲藏土匪而挖,我们上学时早已废弃,这反而更增添了各种猜测和想象,每每我独自经过时毛骨悚然,只得怯怯地加快了脚步,生恐怪物大兽狼虫虎豹出没,将我吃了去。若有伙伴,内心则自在安然许多。过了这一段,又开始爬坡,须得弓了腰,大跨步向前冲,走一程双手叉后腰,喘口气,三下五除二就到家了。

图片

正二月一过,天气渐暖,苜蓿应时节而生,我们村的阳坡地的苜蓿才露出嫰芽芽,可寻着挖的村妇小媳妇老姑小孩多,去了自然也不会收获太丰,我们精明的小学生默契的把“魔爪”伸向了邻村的一片地。那是多么大一片啊,大的足以盛下所有向往它的小孩的梦。一片连着一片,简直能用广袤无垠形容了,这块地的上面是高高的山崖,下面绕着的是温顺绵延的溪流,这独特的地理环境把这片地造就成苜蓿的丰盛园。一放学,我们心知肚明飞奔回家撇下布书包,家里的苜蓿刀是爸爸用一节子较粗的铁棍制的,把一头烧红后不停地打击,打扁扁的,磨刀石上再磨一磨,锋利无比,好用。拿了刀刀儿,不能忘了手编笼,那是一个个圆圆的或扁扁的爸爸的艺术品,姊妹三人都有,各自拿了。再急急地下坡上一点坡一气呵成,我们就像是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飞向广阔的原野,梳着的小辫子、长辫子在和煦的风中上下左右颠颠飞舞,身心灵自在的徜徉在天地之间。苜蓿地,我们来了。

一大群伙伴的掐苜蓿比赛拉开架势,大家默默地不说话,都蹲着寻找肥硕根红刚刚冒出土的嫰苜蓿,胖乎乎的掐上几根就已经塞满小手,苜蓿虽好挖,那片地却是陡坡,笼子一旦放不稳就会哐哐哐地滚到沟底,有几回几个伙伴就遭遇了这种情况。突发事件不止这些,伏河村的几个儿子娃哈怂坏蛋就在崖上往下投掷大土块,不知什么时候,由一个娃娃头带领着集体扔,飕飕飕的像一颗颗炮弹落下,吓得我们赶紧抓起笼子四下里逃窜,也有慌乱中自己把笼子打翻了的,苜蓿散了一地也顾不上了,所幸崖高都能躲避被击中,我们对他们咬牙切齿,也无计可施,胆子大的扯开嗓门胡乱骂几声,胆子小的缩在身后,眼巴巴的瞅瞅,顶多撅撅嘴翻翻白眼,现在想想人家也是地方保护措施无可厚非,哈哈。

比赛永远是第二,友谊才是第一,小伙伴们看谁掐的少,也从自己的笼子里抓两把匀匀,或者商量好了先给某某某掐满,再给另一个掐,都是有的。童年不仅仅是幼稚的代名词,更是暖暖的贴心和感动。我们每天放学乐此不疲地掐着苜蓿,直到苜蓿长老了不适宜当菜食用才作罢,家家有苜蓿积攒,我们也是劳动的高手,劳而不累且乐呵着,小小年纪,大大帮手啊!

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我们用双手捧着友情掐着快乐!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