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他是秦安的农家娃,挑着扁担跑30里山路,现在是985大学教授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2-08-31 00:24:45 1579 浏览

(李世清老师和他的学生)


那是一个寒假,天还没大亮,母亲就点上煤油灯做饭,父亲早点吃了要去卖党参。

我家烟囱冒烟时,隔壁的二爷家也是冒烟,也是做饭呢,让我的大叔世世跟着父亲也去卖党参。

那两年,家家种党参,却是滞销,附近没人收,只能挑到二三十里外的外乡的集市上卖。因为路远,就得老早动身。

不一会儿,两个人挑着扁担出门了,父亲挑着两筐党参在前面,大叔挑着两筐党参在后面跟着,一起出了李家群落楸树巷,然后就是弯曲陡峭的上山路。两家人站在门口的场边,目送两个人在崖顶头挑着扁担一步步地往上攀爬,直到一个拐弯处消失。

我们家在秦安县王窑乡硬湾村的楸树巷,父亲和大叔挑着党参去卖的地方是叶堡乡或郭嘉乡。先走半小时上山路,再是半小时平路,然后倾斜的下山路四五十分钟,到叶堡乡的集市,就是二十里路了,这儿没成交的话,又得远走十几里路到郭嘉乡的咀头集市。

我们都想,两个人跑到叶堡乡把党参卖了,赶紧回来,免得再往远里跑。

结果比大家想象的还惨。

傍晚时分,两个人从崖顶头的拐弯处出现,渐行渐近,父亲是空筐,大叔世世的两筐党参又挑回来了。原来两人挑到叶堡乡,没人要党参,又往郭嘉乡的咀头集市跑,父亲的两筐党参卖了,大叔的两筐党参没人买,只好挑回家来。

大叔来来回回六七十里路,白跑了。

当年,世世大叔才20岁,在二爷二婆看来还是一个娃娃。农家孩子在这个年龄挑扁担跑二三十里山路是常事,可大叔的不同是,他已是西北农学院的大学生,寒假回家帮二爷卖党参。他是80年代初的大学生,天之骄子啊,一般的大学生即便回乡干农活也是轻活,可他依然翻山越岭挑着扁担远途跋涉。

我的大叔世世只是小名,在秦安二中读书时改叫李世清,并在1982年从秦安二中考入西北农学院,也就是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大学。

大叔李世清即便是大学生,不仅能挑,还会耕地。

有一年暑假,他帮着三爸家耕地,前面一头驴拉着犁,他在后面扶着,一上午愣是把一亩山地耕完。扶犁耕地可是技术活,有些农人都不拿手,像我到现在都是扶不住犁。

李世清是从乡村泥土中走出去的大学生,但他没有刻意去掉身上的泥土印记,这让他一直有深深的农耕情怀,故乡情怀。

(李世清老师的家族群落)

1986年,李世清从西北农大本科毕业,分配到甘肃农大当老师。没多久,又回西北农大当老师,一边工作一边深造,先是西农大的硕士和博士,再是兰州大学的博士后,1998年成为西北农业大学的副教授,2001年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

算一下,我的大叔35岁成为副教授,38岁成为教授。

现在李世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名教授了。学校官网介绍本校名师时,李世清的名字赫然在列。

西北农林科大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袭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就由李世清主管,常务副主任。对了,他不是党员。我多次搜索发现,有些学术会议他坐在台上,在西农大副校长身边,其他教授在台下,座次可能是一种学术实力吧。

李世清到现在指导过的博士36人,硕士40多人。

985大学的名师了,一心钻到学术圈而与故乡渐行渐远?不是的,我的大叔李世清一直回报故乡,关顾故乡。

五年前吧,我看到新闻他在天水,西北农林科大支援天水农林技术的会议,天水副市长带团对接呢。

李世清对故乡本家人的爱更是涓涓细流。

2017年初,我的一个堂哥突发疾病离世,留下几个还在读书的孩子,李世清第一时间赶回家,给堂哥家送上慰问金,并在暑假将堂哥的一个孩子带到西农大勤工俭学。

2018年,他给本家人添置了一个大帐篷,我们那边红白喜事都要搭帐篷,以前有一个白的,这回弄了一个红的。大叔说,红喜事用红帐篷,白喜事用白帐篷,红白分明。

2020年,我们李家群落楸树巷圈建100周年,要搞一个纪念活动,定制220个保温杯和220个手提袋,上面刻上“楸树巷”的文字和图案,这可是上万元的花销,李世清是捐资的“第一大股东”。并且纪念袋和纪念杯的设计和题字,都是他找人忙活的。

(李家群落楸树巷百年纪念品)

今年前半年武汉疫情肆虐,李世清组织实验室和合作单位,给武汉的华中农大捐款5万7千多元。

他的爱在故乡,也在异乡。

一个人孝敬父母容易,还能孝敬本家族的老人就比较难,大叔李世清却能兼顾起来。

2018年正月底,我父亲地里背柴,回家拿暖瓶喝水突然晕倒,三天后去世,李世清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哭着说,“本来要去北京开会,现在决定不去了,回家给老哥奔丧。”

他和我父亲是同辈,把我父亲叫“老哥”。隔天,他从西安满怀悲伤地回来了,当晚他一夜没睡,在父亲的棺材旁守灵到天亮。

2020年农历八月,五爷烧三年纸,李世清又是跨省回来祭祀。而我在北京没能回去给五爷烧纸,自己有些愧疚,在孝敬本家的老人上,我是比不了大叔。

以前本家老人去世,外地的侄孙都是不回来奔丧,主要是路太远。李世清算是做了一个示范,本家族有老人离世,能回家就尽量回家吧,送亲人最后一程,孝心需要千百里的脚步来丈量。

我们李家现在年岁最大的老人,是我的三太太,94岁了。每次回家,我都去看三太太,她都跟我絮叨李世清的好,叫着他的小名说:“世世真的把我好,每次回村都是回回来看我,真的孝顺我……”有时三太太说着说着,眼眶里打转着泪珠,很是动情。

大叔李世清贵为985大学的教授,可胃口还是“秦安胃”,在陕西的家里有一口酸菜缸,经常吃浆水酸菜面。

何止是胃口,他的心口也是故乡的,离开老家那么久远,依旧接着地气。


作者简介

李成义,甘肃省秦安县王窑乡人,秦安西川中学毕业生,现在北京搬砖。十几年来,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BBC、韩国《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人民日报》、新华社、《新民晚报》《三联生活周刊》《读者》《意林》《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国际国内一流媒体发表文章300余篇,参加全国和省级征文比赛获奖30次。本人关注国际国家大事,亦关注乡村小事,我永远是“农的传人”!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