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秦安凤山——凝固的历史文化记忆!

仙岭渔父 仙岭渔父 . 发布于 2022-07-12 22:24:18 3950 浏览

题记:来过秦安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古老的凤山庙宇古建筑群,不会忘记屹立在凤山上飞扬灵动的蓬莱阁。

 

盘踞祖国西北的大陇山,在秦安境内形成腾挪跌宕的九龙山脉,九龙山一头连着八千年历史的大地湾,绵延百里,在秦安县城东南结成奇秀的凤山景区。享有“羲里娲乡”“陇右小邹鲁”美誉的古成纪秦安,山多雄浑厚重,而凤山则小巧玲珑,灵气所钟,历来为人们所钟爱。凤山滨临南小河(即古安夷川水),山崖壁立清秀,奇巧玲珑,与诸山联成展翅飞翔之势,故明《秦安志》曰:“(九龙山)迤西为庙山,其山自高峰趋赴县东,悠然而集,翩翩若凤焉。有天齐庙,有天齐堡。”

登临凤山,远眺秦安县城,“四山旋拱,二水环流”,葫芦河自锁子峡逶迤而入,萦绕如带,于县南纳入南小河,远山隐隐,含情相挹,正如古人所咏“好山对面清如洗,远树当窗翠欲流。”凤山之后为宽阔的台地堡子坪,南北各有一堡,南为太平堡,北为永安堡,旧时有完整的城墙相连,为县城之护卫。堡子坪为著名的齐家文化遗址,历年出土过许多陶、石器等生产生活工具和玉璧、玉琮等祭祀器物,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器,堡子坪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原始聚落。

凤山地理位置独特,风景独秀,历来为建寺设庙的最佳环境。现存有完整的古代庙宇建筑群,除三清殿被毁之外,其他建筑都完好地保存着历代风貌,这在甘肃省内是不多见的。凤山因山上多庙又称庙山,始建不知何代。从凤山建筑中遗存具有北魏风格的莲花图案石幢似乎透露出隐约的历史信息,凤山极有可能在北魏时就有寺院,可惜年代久远,考之渺然。从历史典籍看,北魏时,显亲县城移至今秦安兴国镇地,凤山为显亲县之重要屏障,县内周边北朝古寺林立,如邵迦寺、可泉寺、建崇寺、石佛寺等。

凤山古建筑群依山负势、匠心独具,依次建在自下而上的九个台阶之上,保存了元明清以来各个时代的建筑。其主体建筑三清殿、玉皇殿、雷神殿、无量殿、东岳殿和凤山之首的财神殿均建于山脊中轴线上,布局对称,各主一院,为山之主建筑,风格多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其余各建筑如娘娘庙、洞宾殿、华佗庙、药王洞、仓颉庙(又称权文公祠)、千手千眼佛洞则错落穿插,灵活摆布,建筑风格也千姿百态,富于变化。庙宇建筑群随着山脉的走势和场地的阔窄,随势赋形,宽阔处建殿庑抱厦,逼仄悬崖处开凿洞窟。百年老柏,掩映红墙古殿,花木荫翳,香烟袅袅,移步换景,别有洞天。每一院落之间,皆有石阶转曲连通,石栏曲径,引人入胜。其主建筑东岳天齐庙祀奉东岳泰山,民间称为泰山庙最为完美,院落整体布局对称均衡,庭院深幽,碎石铺地,杂生丛草,古柏森森,肃穆静谧。殿后蓬莱阁最为飞扬灵动,建于青砖砌护的高台之上,共为三层,高16.7米,重檐歇山三滴水阁楼结构,牙檐高啄,映翠飞丹,气势峻拔,直插云天,为秦安历史人文之象征。文人名士多登临吟赋,发思古之幽思,寄家国之情怀。乾隆十五年,罢官东归的牛运震题其额曰“文笔阁”,并作《秦安县创建文笔阁碑记》。清乾隆十八年,知县蒋允焄亲撰《蓬莱阁记》,将此阁命名为“蓬莱阁”。其后,秦州知州董平章、陇南书院山长任其昌、河南巡抚刘树堂、民国秦安县长叶超等都曾登临题咏,留下了脍灸人口的诗篇。

元代时,凤山五台观已成规模,建筑群至今有保留完好的五台观鼓楼建筑。2013年维修时揭开墙面露出包裹在内的元代建筑构架,其斗拱规格,倾斜粗大的柱式,均与县城兴国寺元代建筑一致,专家判断为元代建筑。又据元代秦安《重修文庙碑》中记载,元至正七年(1347年)知县王思聪曾修葺三皇庙,据县内耆老相传,旧时凤山三清殿院内曾建有三皇庙,规格甚小,可能为元代遗留建筑。

明清时,凤山古建筑群不断扩大规模,也出现许多重要的民俗祭祀活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凤山重修玄武庙,胡缵宗撰、胡初篆书《重修玄武庙碑》。胡缵宗又为太玄殿题书“太玄之殿”匾额。崇祯元年(1628年),铸五台观钟,邑人胡多见为之撰《五台观钟序》。清代以来,曾多次扩建和重修凤山庙宇,清康熙康熙五十年(1711年)春,重修了东岳泰山大殿。乾隆十四年(1749年),知县蒋允焄建蓬莱阁,其时凤山主要建筑有三官殿、三清殿、玉皇殿、雷祖殿、千眼千手观音洞、药王洞等。凤山脚下有天齐庙行宫、稍东有先农坛。今天所见凤山庙宇群的大致格局已经形成。咸丰年间,邑人孙振声等人在凤山建立苍圣祠以祀文字始祖苍颉,配祀宋哲朱熹,唐代秦安籍宰相权德舆,牛树梅为之序。同治六年(1867年),回民起兵攻打秦安县城,北关失陷,大批城民避难于凤山,因用火不慎,东岳庙俱成灰烬。同治十一年,知县程履丰捐俸倡导县内士绅民众集资重建东岳天齐殿。

凤山天齐庙为明代官祭之所,泰山敬祀在县城民间尤为隆重,旧时祈雨禳灾等民俗活动或遇重大变故必祷之泰山。秦安祈雨的两种重要形式“斩旱魃”和“穿城过海”皆以泰山为主神。凤山娘娘庙会由来久远,每年三月二十日举行,正值龙柏等树繁花盛开,清香扑鼻,所以娘娘庙会旧称“龙华会”,为县城一道重要的民俗风景。

民国秦安诗人巨国桂曾以《秦安竹枝词》两首记载了娘娘庙会的盛况:

龙华会里宝陀龛,合掌低眉取次参。

妾自爱男郎爱女,两般心事有谁谙?

 

归路競簪龙柏花,流连沙石陂儿斜。

双弓忍顿弱无力,笑指烟村是母家。

民国时,在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战火中,凤山庞大的建筑群起到独特的作用。民国27年,秦安泰山庙设有国立五中初中部,招收抗日战争沦陷区流亡儿女就学。民国34年1月,河北省立中学由陕西省周至县迁至秦安县,分住泰山庙、县城北关等处。当时,一些重大的政治活动也常在此举行,民国33年、34年,县临时参议会和参议会在泰山庙举行了三次在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凤山的保护与开发掀开崭新一页。1963年1月,凤山泰山庙被秦安县人民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后,凤山的各项宗教活动逐步恢复,文物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也持续展开。2008年,县人民政府对蓬莱阁进行了整体落架重修,同年,县委、县政府打造凤山休闲旅游生态观光的最佳景致,实施凤山小游园综合开发。近年来政府在堡子坪和凤山北坡密植花草树木,营造人工湖,建造亭台游廊、小桥、文化墙,秦安历史名人石刻等景点,与古老的凤山庙宇群相互辉映,完美融合。登攀而上,穿行其间,鸟语花香,天光水影,令游人流连忘返。2011年,凤山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9月,凤山风景成为3A景区。2014年12月,凤山景区通过甘肃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现场检查和专家评审国家验收,成为4A级景区。

凤山古建筑群既是完整的古代庙宇建筑,也是优美的风景园林,渗透着古代园林艺术家的心血智慧和独特的审美意识,保存有各种殿、厦、庑、阁、洞、亭和各具特色山门等建筑物,使之成为一个元明清建筑博物馆。庙宇内汇聚了大量古今名人楹联牌匾,现当代名家钱君匋、郑逸梅、谢稚柳、康殷、欧阳中石、沈鹏等八十余人皆为凤山留下墨迹,凤山又为秦安牌匾楹联博物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凤山逐渐形成以道家为主,融合佛、儒,三教并存文化风貌,体现中国宗教文化的传统特征。凤山集自然风光、宗教建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承载着古城悠久深厚的历史记忆,被人称为“陇上蓬莱”、“灵山胜境”。一入山门,喧哗的市声随即远去,尘俗脱尽。登山攀阁,览万家烟井,观千里山光,念天地之悠悠,发旷古之幽思,澄心净虑,倏忽已达超然之境。

积淀和驮载着秦安深厚历史人文的凤山,以凝固的飞翔姿态俯瞰县川,是秦安引以自豪的文化精神象征和超越宁静的精神家园。

—— 作者简介 ——

李雁彬  笔名仙岭渔父,玄铁,生于1974年,甘肃秦安人。199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联合会会刊《我们》主编。毕业后多年在乡镇工作,后调入秦安县地方志办公室,从事县志编纂工作。业余从事诗歌、散文、史地论文的写作,在《天水日报》《天水晚报》《档案》杂志《伏羲文化研究》《天水学刊》等发表诗歌、论文20余组(篇),诗歌曾入选《灿烂星河——西北师大校友诗歌选》(2002年,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2015年中国诗选》《诗作·诗刊》《当代新诗百家》等纸质和网络诗刊等。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卉姐/灵魂深处的记忆

想念一个人是什么体会呢?真真是欲哭无泪,欲罢不能!爷爷去世时的样子,一遍遍在我脑海里回放,无力挽回的话语藏在心底,思念谁能知晓!爷爷的去世,是我今生放不下的痛。每次想起来,都是欲哭无泪,欲罢不能!纵然...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08)

蔡金喜/磨面——记忆中的面香和家的味道

爸妈五点就起来开始挑水,直到三个水缸的水都海海漫漫的。我还睡得迷迷糊糊,就听见妈妈扯着嗓喊:“赶紧起,几点了都,没个烧香的,全是拔胡子的。”我用被子把头捂住,热得冒汗,都快窒息了也不愿意起来。阳光透过...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05)

记忆中的年味儿

年越来越近,心却越来越慌。记得以前,一进腊月门儿,过年的序幕就拉开了,大人们开始洗床单、被罩、沙发套、抱枕套以及窗帘;打扫家里的角角落落,弯腰曲背登高爬梯清理沉积一年的浮尘污垢,就连平时我们不会触及的...

随笔 琦迹 琦迹 ⋅ 1年前 (2023-10-17)

记忆中,爷爷从来没对奶奶说过爱

旧时,爷爷的头房在一场大瘟疫中死了,没有留下儿女。后来,爷爷娶了奶奶,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留下六个儿女。以下忆起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爷爷退休后的一些晚年生活片段:1爷爷身板硬朗,唯独对花粉...

杂谈 奔子 奔子 ⋅ 1年前 (2023-10-15)

童年记忆

   整天躺在床上,时间长了,总是胡思乱想。想这四十年来,都做过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有什么遗憾。最终一声叹息总结了我的前半生。之所以经常写一些心情文字或者诗歌,这是我二十多年来的习惯。记得第...

随笔 青青草 青青草 ⋅ 1年前 (2023-10-06)

抹不去的记忆(散文)

   天气逐渐转冷,意味着冬天快来了。老实说,我不喜欢冬天,因为冬天的寒冷让我手脚冰冷、活动受阻。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一种永远抹不去的疼痛在冬天里发生……   无论时间怎样逝去,也无法令...

随笔 静聆 静聆 ⋅ 1年前 (2023-10-04)

孟东花|那些让人微笑的记忆

那些让人微笑的记忆——作文班刊《左手握着的右手》的后记文/孟东花三年,岁月长河中一瞥的刹那,却划过我心底最深处的柔。作为彻头彻尾伴这两个班学生初中生涯的唯一一位老师,我自然见证了学生的每一步跋涉足迹,...

杂谈 孟东花 孟东花 ⋅ 2年前 (2022-07-04)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