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敏/曾是荒芜地,今披锦绣纱———坚守在家乡种植牡丹的花农胡富贵
曾是荒芜地,今披锦绣纱
———坚守在家乡种植牡丹的花农胡富贵
王琴敏
手植牡丹,留有余香!胡富贵,王铺镇冯堡村人,一个普普通通的西北汉子。说他普通吧,他和其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农人一样,在黄土地上踏实地过着平凡日子,说他不普通吧,一点也不过分,他似乎和牡丹有着很深的缘源。这几年来为了改变家乡贫瘠落后的精神面貌,为了让家乡众多的村民过上富足的生活,正值年富力强的他,舍弃了在外打工高薪的工资待遇,放弃了城市轻松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创业之路。
万事开头难!2017年,他开始创业在神仙岭上种植牡丹,那时的神仙岭风大荒凉,一眼望去除了连绵不断的山体,就是缺水严重的土地。他深知这条创业之路的艰辛,但他骨子里的坚韧和执著支撑着他,让他义无反顾的投入其中。刚开始时,有许多人不认可,不愿意加入其中,他就无偿给缺少资金的农民提供牡丹苗,传授经验,鼓励支持他们,并联合当地种植户成立了“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更好的推介家乡,把家乡种植的牡丹广为宣传,几年来,他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忍受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冷嘲热讽,硬着凭着一份坚守执著,凭着一份对生活的赤诚和对家乡的热爱,心有所向,励志前行。他先后注册了公众号《仙岭遗韵》,并成功举办了四次以《我和牡丹有个约定》的文友会,秉承秦安精神崇文重教的传承,以文会友的形式,和县文联联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曲弹唱,进一步把仙岭牡丹呈现给更多的人观赏,让我县以至周边更多的游人来参观赏花。他的事迹广为人知,并被当地融媒体和个人网络平台多次采访,宣传报道,文人墨客书写编发。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几年来,胡富贵在王铺镇神仙岭这片海拔一千九百多米的高寒土地上,日夜劳作,辛勤耕耘,克服了缺少资金带来的困顿,克服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寂寞,克服了天灾疫情带来的损失,晴耕雨读,日耕夜读,充分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牡丹的培植和养护。他先后自学完成了本科专业,今年又响应国家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园艺本科的学习。当媒体采访他时,这位身材清廋,面容坚毅的种花人说出了他的想法:他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农民,他要用自己超前独到的眼光带领村民致富,并要用自己的双手带动家乡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利用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推广、政府帮扶等优惠政策,乘着二十大兴农助农、开发乡村美丽田园为精神依托,在国家振兴乡村旅游战略大背景下,把家乡打造成集旅游观光、生态养生、农家休闲、牡丹利用为一体的产业园区,让神仙岭的牡丹以一张靓丽的名片把王铺镇的乡村旅游建设推介给更多的人。胡富贵也因为王铺镇神仙梁漫山遍野的牡丹,而蜕变成为一个勇立时代浪潮的弄潮儿。
一路艰辛一路歌!几年来,当土地还乍暖还寒时,他已经奔波在路上,采苗育苗,拔草犁地。他默默地耕耘、静静地守护,在这片无人知晓的土地上,用他的执著、坚韧、勤劳、热爱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从发展牡丹到壮大牡丹种植,从种植牡丹到利用牡丹的实用价值,他硬是凭着一份不服输的干劲,把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今天漫山遍野、花开富贵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人观光赏花。也因为一塆塆的牡丹已成气候,因此也催生出众多的诗文书画家采风写生,游览摄影。这风景与文化相交融的和谐共生,将在本地文艺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仙岭牡丹更值得赞赏的地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四月的牡丹还在酝酿一场花事时,胡富贵这位淳朴的西北汉子,他已经满怀期待地忙碌起来。他在经历人世的坎坷和艰辛后,用知识分子特有的骨气为他的人生刻下隽永的痕迹。他仅仅是神仙岭众多有志青年的一个缩影,是我们大秦安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普通一员。
奋楫扬帆风起劲,乘势开拓谱新篇。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指导下,在乡镇各级领导的帮扶下,在二十大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旅游开发的有利时机,我相信,历经艰辛,矢志不渝,坚守初心的胡富贵,穿越一程风雨,踏过一路坎坷,终将在笃行不怠,期望有成的脱变中越来越好!仙岭村夫这位用信念支撑下创造出乡村旅游福地的先行者,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也祝福王铺镇神仙岭的牡丹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一路发展壮大,越变越美,它终将成为王铺镇乡村旅游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托着王铺镇走向更高远的世界。
- 上一篇: 王琴敏/在心里种花的人——写给书画家岳淑珍老师
- 下一篇: 王琴敏/祝福,是我给你们最好的礼物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五律/仙岭牡丹咏
五绝/游仙岭牡丹园
七绝/ 仙岭牡丹吟
五律/咏洛阳牡丹
五律/咏洛阳牡丹(平水仄起首韵十灰)南国栋(憨豆)甘肃半夜雨新回,东城锦绣开。洛都花事重,菏泽蝶蜂哀。芳馥薰南市,诗流浸谢台。谪边一纸令,落地送春来。2024.4.12于秦安...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