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闲云/姚家河滩往事之神婆三娘
说起姚家河滩村的人物,咋都要说一下我三娘!
三娘,就是上文《老邵大哥》中提到的那位三娘,她是老邵大哥事实上的丈母娘、名分上的母亲,因为大哥是赘婿。
三娘娘家是甘谷石沟村附近的肖家坡里人(石沟村,我们那附近都称作“石沟里”,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因为曾经出了个神话般的传奇人物~宋具田!那可是我们小时候都是津津乐道的话题。~好像现在的人都不注重这些民间传说文化了;大人没有机会给娃娃们说、年轻人们也便不知道。~真应该把这些东西收集整理、形成文字保存下来!毕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若是人类把诸如此类的精神文化都忽略、徒留吃、喝、物质享受,该是多么的枯燥无味呢?!)
为啥“说起姚家河滩村的人物、不得不说我三娘呢”,因为她是人们常说的“神婆儿”,远近非常闻名:不止我们那儿附近的人有事都去找她,也常有远处的人隔三差四的慕名而来。
(照片来源于本文作者)
在村里,谁家一只鸡婆儿丢了、死活找不见,便去找三娘,三娘说:臧你侯急,喔在呢、过几天就个家来了!果然,过了一段时间,那母鸡回来了、还是带着一群小鸡儿回来的;我邻居家女人说,她家掌柜的的一双黄胶鞋长短找不见了,她也去问,三娘说,喔在呢,臧你侯管散,到时候就碰着了。果然过了半年光景,他们打算种豆儿起、收拾工具的时候,一翻滕粪斗儿,那双黄胶鞋在里面扣着呢!……
村里人一旦有像这样鸡毛蒜皮的事,动不动就去寻三娘问卜。都是带着消极的情绪去、之后会很释然的归来!
有一家男主人一天牵驴去耕地耕到地边转弯的时候、缸子拖绳一绊、驴没反转过来、人一着急、操作不当,毛驴跌下崖跘死了。这人很是忧伤。完了去问三娘,~在那困难时期的农村,家里的驴是个大家产啊,驴死了的话是一大损失呢!所以去问的时候情绪很是不好。三娘说,臧你也不要太过悲伤:这头驴功劳大得很呢、它替你家挡了灾难!……问的人一听、先是一怔、再听一会儿三娘很巧妙的解释,便释然地回家了。
记得给我说起这件事的人对三娘这话颇有微词,他大概意思是人家死了驴、心情很不好、她却说了个这话!……
事后,我好好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三娘多么智慧才对啊:自然界是能量守恒的,人一生难免处处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不是这达出个岔子、就是那里有了闪失。……咱先不说是不是这头驴真的替主人挡了灾难,最起码这人去问的时候情绪很低落、而回来的时候又很释然了。是吧?!~驴已经死了、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那人心情不好,心情不好会影响到他今后好一段时间的做事方式!有个词儿叫“祸不单行”,为啥祸就不单行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起先发生的坏事影响到了主人以后的做事方式方法,导致起了一连串不好的连锁反应!假如发生第一件坏事之后,主人很快地调整好了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做后面的事,很可能会避免之后发生一连串原本不该发生的坏事!在“死驴之问"事件上,三娘采取的就是这个方式!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呢?!
而具有如此大智慧的三娘,其实是一个从来没有念过书、大字不识一颗的农村小脚老太太!
还有一件体现三娘智慧的事情,就是作为女婿的老邵大哥和丈母娘三娘之间的一件摩擦事件:~人常说牙齿动不动还咬舌头呢?何况上门女婿和丈母娘,又吃着同一锅饭、之间有摩擦是最正常不过的!更何况那时候的大哥年轻气盛、从来不服人!
有一次闹了矛盾,大哥有点豪横地骑坐在大房门槛上问三娘:“人都说你是神婆儿么、你臧神的很么!臧你说,我是进来呢、还是出去呢?这分明是玩世不恭的大哥故意刁难三娘、气她的。这个问题你说咋回答呢?!~你说他进来嘛、他一定出去,你说他出去嘛、他一定进来。难住神仙的问题!
知道我三娘咋回答不?!她不温不火的说:是这样的,你要做的、正好和我说的相反!~意思是,当我说你进来的时候、你必定出去,当我说你出去、你一定进来!……看,问题完美解决!"这便是三娘的“神”处!
(照片来源于本文作者)
一般来说,每当人们听到“神婆儿”一词的时候,往往头脑中会出现一个言行有异于常人的老太形象,而且似乎还是不太正面的!可是我三娘却是一个面容非常慈祥和善、温良谦恭的人,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她有发脾气的时候。她身材不高,面目清瘦、精神矍铄,一头花白的长发总是挽着整齐玲珑的发髻;一双小脚,走起路来却是很稳健。和她交谈交往,心头油然而生的是菩萨心肠这个词语。
去找问事,她并不像其他传说中的一些神婆儿那样,先打扮自己一番、再净手焚香、盘腿打坐、眯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或吼或吹……, 搞些神秘的仪式。三娘会像招待远处亲戚来家一样热情,照呼坐下、喝水,或者喝罐罐茶。碰着家里正吃饭了的话还招待吃饭,然后坐下来、家长里短的拉话。
本村人就随意多了,路头路尾见了,随口就问:三嫂子,哈~、咱家老二臧“拆媒”的很么、这达说个媳妇一谈就黄了、那达说一个弄不成么,臧说的多了、都说不成么,哈臧你说咋回事、咋弄呢哈?!三娘说,臧你侯急,娃娃有媳妇呢、臧光是在远乡里呢,还得几年呢,还很明确的说在哪个方向上呢。果然,过了几年,媳妇说来了、且真在三娘说的那个方向上呢!~他三嫂子,哈臧曹兜娃娃胡整着、打闹着没治、媳妇子走了,臧可来一个,人咋总是心上不踏实么,臧你说咋弄呢?!三娘说,哎~,你侯急,看着人走了、她到底还是曹屋里的人、迟早就原来了;果然,十几年之后、来了,一家人恢复如初!
我们常会发现一个现象:一般神婆儿或者神娃娃,名声只是在外:外乡人都听着那人神乎其神、慕名而去;可他们在本地的名声却往往一般般!前几年有个远方亲戚跟随他们村的几个女人、去了很远一个庄里的“神人”问病事,说那人多么多么的神,说真的灵的很、去问的人多的很、一波一波的,家里都天天排队着呢(说“神人”家里还开着小商店,去问神的人都拿着“撼的”吃不完、放商店里卖呢!~很正常嘛,咱理解)。有位朋友正好是这个村子里人,有次说起、我打问情况,他说,唉~,胡弄呢么、有啥神呢,~我自己村里人、我还能不知道?!他要是神的话、咋不把自家的事情处理好?!自家的光景过的一团糟给别人神啥呢?!并说他们村以及附近人,就没有去找他问事、都是远处来人。
我三娘不一样:几乎全村人都是她的忠实粉丝、信服得很!
(照片来源于本文作者)
我母亲可以说就是三娘的忠实信徒!算是信到骨头里面了!当然她两个的关系也很好。母亲一有大大小小的困惑就去问,且几乎每次都能如释重负般地回来!我家是村子里最穷的几家人家之一,高中毕业那几年,我弟兄三个都长大了、却都没有娶上媳妇,人们嬉称说家里有“三条光杆子”!~嘿嘿,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但咱为人总是坚持实话实说!丢丑就丢丑吧,不就是丢个丑么、又不是割身上一块肉、怕啥呢?!哈哈哈……
村里人私下议论,那家臧是个麻烦!~这还真是事实!我哥哥说对象、这里说到半中就不成了、那里谈到快定了又黄了、也不知道说了多少,最后都不了了之!弄得最后即便有人说媒,他都不愿意去见对方了!父亲为托媒人、也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搭上了多少饼干~那时候人穷,走亲串友就是拿一包一半块钱的饼干。(在现在这个人们无论听着什么都不稀罕的年代、听了一半块钱的东西、好像不咋样甚至有点可笑,可在当时却真是很珍贵的!)搞的父母觉得低人一等、在亲戚邻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有一次大冬天,好几个人坐在伍信家阳坡炕上片椽,大家都把腿盖在同一条被子里面暖炕,说说笑笑,我的脚碰到了鹏鹏家二爸的脚。二爸是个一辈子爱开玩笑却言行很小心谨慎的人,被子盖着、他并不知道是谁的脚,笑着问,这是哪个光棍的脚?!我说是我的,~当时我自己并没有在意这句话有什么异常,可二爸一看是我,立马很内疚似的连忙给我道歉,说小侄儿臧你不要介意、不要生气,你看我这该死的嘴、不应该这样说.…..!~二爸这么着急的一解释,我才突然意识到了他为什么这么紧张、着急忙慌的给我道歉呢!因为他说了“光棍"二字!~这原本是平常人们开玩笑时常用的词语,但是,二爸人也聪明、他应该是觉得提到了我最敏感的字眼、担心我恼羞成怒、骂他!我说,嘿嘿没事没事。不过,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了我家“三条光杆子”、在人们心目中的严重程度!
我自己那时候也是二十出头的少年,因为调皮捣蛋,高中毕业后还和许多同学有交往,有男有女,其中有两个女同学关系不错!尽管当时我自己并没有谈婚论嫁的想法,~那时期,看着男女同学们都有时候也聚一起片椽呢,但是,却还都很封建,只是在一起片片椽,很纯真的,男女同学们关系再怎么好、通常连个手都不敢拿一拿,更没有其他任何想法!
不过,这事情叫至亲亲戚知道之后,建议给我父母说,叫老二赶紧成婚吧~臧都大了、都得结婚了,成一个算一个。父母却不同意,觉得老大没成婚、怎么能先成老二呢?!~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后来我才听说的,那时候的我,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整日里只知道掂着一头秀发背头、抡的“歘歘的”耍帅、哪里在意这类在我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事情?!
~父母便很困惑!母亲便少不了去问三娘,三娘给母亲还是同样的说法:不管老大老二,哪个先有、先成哪个!~同样的建议,别人提出来、父母不采纳,三娘一说,母亲立马同意了。那是那年正月初几的一个夜晚,槐川村唱大戏,我照样去找朋友耍,到戏散了回到家的时候,怎么看到我姑父、二达在家里呢,这事情多少有点异常,这么晚了他们怎么还在我家里?!一进门,打过招呼之后,姑父单刀直入地问我:听说你交往着两个女同学、有这事没?我说有呢。他说既然交往着的话,那就选一个咱给你提婚事么?!我说同学之间耍子的么,提啥婚事呢!
这一下子,姑父、二达两个口才非常厉害的人就轮番给我讲道理,讲得是理由充分、天衣无缝,讲得我只想喘不过气来!可是,我却一直不同意。直到快晚上两三点了吧?一向聪明的二达、使出了激将法:他说,你娃娃还能的不得了、咱家这么穷、人家两个女子都是下川里人,即便你同意、人家还不一定同意呢!还把个你能的不行,不开口放话!……这一招果然厉害:把我这个冒失鬼给激起来了!
……就这样,三下五除二、订婚,第二年、结婚,就是现如今这个、天底下唯一一个全面拿捏住我的老婆!果然,没过几年,哥哥也很快成婚了!再后来,老三也顺利结婚。
(照片来源于本文作者)
我自己唯一次去三娘家里问事,也是因着母亲。那年寒假过了年就要参加高考,可是我自从初中开始就有了耳鸣的毛病,两只耳朵里面总是各有一台磨面机似的、黑天没明夜的嗡嗡嗡、嗡嗡嗡个不停(起因是上初中时的哪天晚上,看小说看到深夜两三点钟左右,右边耳朵、突然“叮~”的一声、好像谁在耳朵里敲了一下磬一样,声音长的很!赶紧吹灯睡觉,过了几天,耳朵便开始日夜不停的响、一直响到现在(其间也看过医生,却都没起啥作用),嘿嘿,保险能响到生命的尽头!~管求他,反正咱这贱命一条么!)弄得人一直没法好好学习,加上一直爱文科、不爱学理科,理科成绩很差!还加上到了上郭嘉中学高一后半学期,有一天头脑一发热,发动全校学生们办了个《华阳桥》文学社、当了这一生最大的官~华阳桥文学社社长!~从此之后,可以说把学习、成绩啥的,统统抛之脑后!(那时候我也有自己的打算:考不上大学没事,正好于底层社会体验生活,做个梦想中的作家!哈哈理想何其苗条、现实却如此骨感!)。所以我自己很明确知道高考连门都没有!母亲不知怎么想的,那几天总是叫我去三娘家一趟,说你去吧、到你三娘家坐坐,~永总没起过么、起转一回、人情世故么!~天天催天天催,催得我头疼的背不住。一天,她用个塑料袋装了一小块肉作为“撼的”叫我去了拿上!没办法、为了耳根清净,只好去了。一进门就听见三娘家炕上很多人在说话,便悄悄地把撼的放在窗子外面,进去了。
闲拉冒扯中自然会说到学习、翻年的高考上,我随口问:三娘:哈~我各家知道各家没学下、考不上么,我妈硬叫我来问一下您,说问一下看能考上不?!三娘边缝衣服边说,你臧好好念起、能考上么、咋考不上呢?!再闲扯了一阵,我就回家了(当然出来的时候,我把撼的拿进屋给了三娘,三娘推脱得不要,我强给放在桌子上,撒腿就跑了)。
事后果然如我自己所料的、十拿九稳、没有任何悬念地名落孙山(我的考场在秦安一中,每场考试、都飞快地把所有试题填完!记得历史试卷的一道论题后面,还洋洋洒洒地放展论述一番……。~不管懂不懂、对不对,但凡空白处都填满了事。然后,一直看着电子表,等到半个小时一过,立马起身交卷。然后再慢慢悠悠走到本校二中时(由于郭嘉中学没有文科班、也是费了点劲转去二中去上文科班的),考试还没结束,再在校园乱转。后来这事在二中那一级、成了师生们的话资。听谁说,当时班主任任振华表示惊奇,说:赶夸一过半小时就交卷的情况是,这家伙的成绩还是相当可以的!(无奈那时期不像现在一样有选择符合分数相对应的大学、分数一不达线就是没有大学可上。)~这就是曾经如此轻狂的我!
多年以后,和堂弟锦张闲扯、说起这事~当时我去三娘家的时候他也在场~,我说三娘说的不准么、人还都说准的很!他笑笑说,哈准着呢!~你走后,三娘说,唉,这娃娃,以前听名声还觉得能考上,臧看起来是、考不上了!嘿嘿,原来是这么个情况!~哈哈,还是“准着呢!”像这样关于三娘的故事,在我们姚家河滩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而且一家还不止一两件事,谁要是去我们村、排门儿的向五十岁以上的人打问、记录他们和三娘的故事,估计得写一本厚厚的书!
这里得说明一下,以前三娘从来不收礼物,包括远道而来的(当然,有些远客来了拿着、硬要放下,三娘在推脱不过的情况下只好留下的时候估计还是会有的),自从三娘引上媳妇子之后,要是再有来人拿着撼的、硬要放下,三娘也就不再推让、就留下了!这是母亲说的,她说这是你三娘为了按媳妇子的嘴着,~要不的话、以前从来不收东西的!
想想也是,以前三娘自己做主、家里自己说了就算。她那菩萨心肠、知道人人都不容易、而且但凡来问事的、都是遇到困难的,她便基本上不收礼物;后来媳妇子进门了,尽管媳妇子人也不错,可是毕竟来人要耽搁三娘干活呢、有时候碰上饭点了、还要管饭呢,等等,为了不惹媳妇子厌恶、落她话说,再来人拿点礼物的话、她推让一阵也就收了。~很明智的一位阿家!
(照片来源于本文作者)
闲扯到这里,细心的朋友估计都看出问题来了:上文《老邵大哥》中不是说你三娘六个女儿、赘了女婿吗?这怎么又来了个媳妇子呢?!嘿嘿,事情后来有所变化:
三娘的确是生养了六个女儿、也赘了婿,可是,后来她五十岁的时候、又生了个男孩,取名“五十“,比我还小一两岁吧。(那时期还没有开始实行后来如火如荼的“计划生育”)。等五十长到十六七岁,三娘都是六十六七岁的人了,急着抱孙子嘛,便在我还上高中的时候,五十已经结婚了。也记不清那是星期天还是寒假期,反正五十结婚那天我也在家,爬在炕上看书、听到外面迎亲的鞭炮声,还随手写下几句诗呢。因为是顺口溜、至今还记得:
阵阵山鸣随炮花,
同龄婚礼唱唢呐。
正是百年春好处,
却将心思理成麻。
(~“理成麻”,是青少年时期的各种思想迷茫情绪,朋友们可不要胡思乱想的“想当然”哦。)初中时候就开始写诗了,只是那时候不懂格律、胡乱写呢。算作古风吧。
那个时代,老年得子、且是在养了六个女儿的情况下生得一儿子,三娘和三爸对五十的疼爱可想而知!
记得有一次,我们小学生都在村校教室里等待老师来讲课期间三娘突然在教室门口探进头来慨叹一句:咳~!这么多娃娃、都心疼的~!我那时候就调皮,笑着大声地说:“三娘,臧怕由五十心疼么还?!"三娘嘿嘿一笑说,嘿,喔知干么,~哈我一场家的个心头肉么!嘿嘿,臧鸟都心疼腾、都一样心疼的!……
(哎,在农村,当一个人成年尤其有了子女之后、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得用“谁谁谁他爸,他妈”来代称!无奈,写文章、不提姓名的话,写起来“掏绞”的很,所以请原谅我的冒失!)五十虽然念书不多,人却聪明灵俐、过家是一把好手!他一直务农,在现如今农产品不怎么值钱的情况下、把自家过的有声有色,确实很有能力的。~算是将三娘的聪明才智的继承吧!~三娘在五十岁、生了六个女儿的情况下、生了一个儿子,按说就惯的不得了,正如家乡有句话说的“掌在手里害怕跘、噙在嘴里害怕咽”!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个都能想象得到、也是能理解的!~这样的话,一般来说,惯下的娃娃、自小顽皮、长大了往往会不务正业、成了浪荡子!可是五十,为人自小很乖、懂礼貌、为人处世方面找不出大的麻达。~这便是教养!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三娘的为人处世。
说到教养、教育,又想啰嗦几句(这个毛病臧咋没办法):父母的为人处世,是子孙后代们最初、最好的“教”!父母的任何行为、都是对小孩子的熏陶和感染。所谓“家风”。记得儿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有天晚上我躺在炕边上看电视,等电视剧完了之后下炕、正在穿鞋,老婆突然大叫;“发茂、你看你儿子!"我回头一看,三岁左右的儿子、躺在我刚刚躺过的地方、头枕枕头:翘起二郎腿、右手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支纸烟形、纸卷筒筒、作抽烟状!哈哈哈~把我惹得笑的不行!
去年,女儿带着外孙女等一家人来我家,外孙女是第一次来,我专程开一千多公里的车程回家照应。和外孙女一起呆了十二天的快乐时光,便各自回程。过了几天,女儿在家人群里突然发个视频过来、后面垂着一句:臧你看,小鱼儿抽烟着呢!点开视频一看,外孙女手拿一个纸卷筒筒、也作抽烟状!才两岁刚过一点的个小孩,咱又没有教过她抽烟的!都是我平时抽、娃娃学下了。
成语云“言传身教”,其实应该是身教言传!~身教应该比言传更重要、且往往不被人们注意!在农村,往往有些少年顽皮、做些出格的事情,大人管不下时,往往会说“天世哈的柴擊子么、没办法么:我也没少砸打、没治么!….
~一句“天世哈的”,把自己的责任开脱得一干二净!……孩子的性格,是急是稳、爱好啥不擅长啥、甚至爱念书不爱念书、这些东西是天生的没错,可他们做事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后天的熏陶和教养至关重要!自己于无形中的身正之“教”、加上平时的“言传”,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处世方面、错不到哪里去!~哈哈,这一段臧怕惹的人不少呢!~个人看法昂,不一定就对。谁若要与我争、我不和他辩。
~活到这么一把年纪,似乎算是懂得一点也许有些人并不怎么认可的看法:看人的聪明才智、并不只是单单看他混的多么牛。人在世上生活,混的所谓成与败、很大成分不在于自身的智慧!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往往经过艰苦历练、练就一身的本领。能把一个大家庭管理好的人、要是相关条件符合、逐步发展上去,照样可以管理好一个国家。得抛开一些外在的东西看到里面的事情!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中、太多非常智慧的人、虽然他们一辈子只是个农、工。而且往往最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更具智慧,因为他们时刻和实际生活贴贴实实的打交道,磨生出无穷的智慧,往往比那些总是高坐云端、大谈阔论的人其实要智慧一些。
~呵呵,爱吹牛、好为人师的毛病又犯啦,赶紧打住。
(照片来源于本文作者)
至于外来客找三娘问事的情况由于我、要不是在上学、就是出外打工,所以有些情况并不了解。
爱上秦安小曲之后,认识了一位寺咀村的女曲友,闲聊中,她知道我是姚家河滩的,便立马说,嘎,你们河滩村有个神婆、老婆婆说的知格家灵么!于是她便说了一段她的经历:那年她家里连续出现了一些不利状况,困惑之下,她随同村一个女人来找三娘,说三娘是个好老婆婆、和蔼可亲、不像其他神婆,说事和拉家常一样,而且还说的那么准!说她们一进门,问候、拉家常之后,她自己也并没有说家里的任何情况,而三娘却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了,比如弟兄姊妹几个、哪个过的最好、哪个过的次一点,甚至包括每个人的婚姻、命运、性格、本事,基本上都说的很准!三娘还给她说,你现在确实是遇到了一些麻烦,不过,这是暂时的,你放心吧、很快就会过去的。果然,她回去之后、也没有几年,她家里的情况逐渐好转了!
关于她的几个子女,三娘说,哪个将来会过得最好、哪个过得次点等等如情、她说后来都证实非常的准确。反正她自己是信服到骨头里了!
不过,三娘说了一句当时令她很困惑的话。她生了小儿子,便问三娘这小儿子以后的情况将会是怎么样的呢?三娘说,你这个儿子将来是厉害人,而且,儿子还不用你管、也不用你操心!这句话,令当时的她困惑不已,回程一路上、她迷茫了一路想,“这个儿子不要我管?!用不着我管?!这话的含义,难道、难道是我会、我会~早早的离开人世?!
这么多年的历程过来之后,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的几个女儿后来日子都过得很好,并且有一个我记不起她说是老二还是老三,过得格外好,小儿子自从开始上学到大学毕业,都是这个女儿一手供养,而她作为母亲不但基本上很没有出过啥费用、而且在儿子身上真的没有操过啥心!?这是那位曲友的原话,我没有任何的添油加醋、以一个蚁民的人格保证!至于其中事理缘由、是非曲直,各人自有看法和判断:仆仆者常遇高山大沟、山巅俯瞰者总见一马平川;你看见的、是你只能看见的。
三娘是清朝时期人,年龄比我父母都大出很多,按年龄的话、应该是我父母的长辈一茬人,所以,我也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她的事迹也基本上都是听别人讲述的。母亲对她十分尊敬,给我说过,说三娘那么大的年龄,每年村里唱灯戏儿,一台戏一唱就是两个多小时,其他即便壮年人、都会坐下看看、起来转转坐下再看,而三娘作为一个白发老人,总是拿着个板凳、早早的在戏台前面一坐、身子坐的端端的、很专心很虔诚的样子,一直看到戏散场,才起身回家。不由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一猛子记起来了,母亲还说过三娘平时与人拉话都是和颜悦色、慈祥面容,但当你去家里问一件比较大点的事情的时候,她立马端身坐起、满面黄沙、语气也和平常不一样了!就是人们常说的“上身”了!这里只是记述一下母亲的叙述,具体不做评论!~宇宙渺渺茫茫、世事深不可测,尽管人觉得自己统霸天下、上天入地,似乎无所不能!事实上,人类只不过是无数物种之一种而已,所谓“高级动物”,也不过是自诩自夸,无数自己身上的事情和现象、自己都没法解释!却不去内求、成天打打杀杀、尔虞我诈、争得死去活来!说什么要努力发展文明统治地球、移民太空!借用一句大智者王东岳先生的话:人类迟早会把自己玩完的。
关于三娘,就写这些吧。即便想写、也再没有什么可写的了,毕竟年龄相差着两代人,知之甚少。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也许朋友们觉得我的文字读起来怪怪的,而这篇文章读起来更是!
说明阁下不是秦安人,或者不太懂秦安话!
上学时期,曾一度对普通话推崇备至,觉得人家那语言高大上、洋气的很,而家乡语言土里士气、感觉土得都要掉渣渣了!后来喜爱文字、逐渐接触古汉语文学,又探究人类诸多情绪表达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相对应的文字或者词语,普通话竟然是那样的贫乏!差不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行为、口语、思绪、情绪、等等等等,竟然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表达文字和词语,而往往却能在家乡话词语中能找得到!有些文字之根源、在普通话语言系统里找源头的话,解释牵强附会的很,而在家乡话语中竟然能够贴切的找得到!
比如“德”字,它的甲骨文字形是这样的:“,普通话念de、最初含义,专家们的解释为“人们走在岔路口的时候,眼睛不要朝岔路口、得往直通的大路上看”,解释倒是差不多对的,可是为什么这么读呢?没有解释或者解释的含糊不清、令人一头雾水。现在的普通话,是解放初期、学者们根据河北承德滦平地区为语言采集地、参照了北京周围其他一些地方的语言整理出来的一套语言系统,作为新中国的官方语言。
(照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底,普通话只不过是中华千千万万语言系统之一种。它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语言来说,是有一定的狭隘度的;其语言系统文字词语、根本涵盖不了人类生活细节含义的全部!~前面说了三分之一的内容普通话没有对应的词语,其实还说得少了,事实上应该比这些更多!咱不是语言专家、也不知道滦平地区语言到底有没有“德”字发音和意义相关联证据,反正普通话没有找到。
我自己觉得,“德”字在咱们秦安话中能够找到发音和含义的根源:“德”,家乡话念dai,发音恰恰和家乡农民赶牲口时发出的“呔~”字一模一样!证明“德”字的最初含义应该是,在先民们还没有形成文字的蛮荒年代,他们身披兽皮衣、手拿棍棒,成群结队去狩猎;假设回来的时候,行走在原始森林或者荒芜原野的岔路口时,有人打算往旁边岔口小道上行走,这时,头领便急忙发出最原始的指令“dai~”,并用手臂或者棍棒指挥:眼睛不要斜视,不要往分路的方向看,要目光直视、走前面大路!~这样才可以走回家!头领的这个发音以及这些动作,后来被人们“画”下来,这就是甲骨文的“德”字!
而这个证据、却在农民祖祖辈辈喊牲口的行为上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最初的“德”字!后来,又造出“呔”字,以和“德”作区分。
简而言之,发出dai的含义就是叫你目不斜视、眼睛直视,这样才是回家的正确的、好的行为!所谓“德行”,~最初的含义是“以“德的方式(包括头领的发音和一系列动作)行走”,因为这一系列都是主动的、思想行为,所以,后来“德”逐渐变成了思想品行!因而,“德”字的正确应该是dai,而不是de。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历代都是在哪里建都、便采用当地的语言为官方语言。而建都之地、或东或西、或南或北、相差很大,因而,所谓的官方语言并不是一脉相承的。而民族地区语言、不太受官方语言大的影响,所以代代相承、口口相传、基本上一脉相承!所以,地区语言基本上承载着远古先民们的生活、发展等等信息。
貌似绕得很远,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意思、总体是说,中华民族文字的根源、在各地的地方土语中!
所以,我们家乡话是中华文字的主要母语之一,因而,家乡话和普通话一样伟大甚至于更加伟大!
再比如前天,有诗词群诗友连发两个“视频号”段子,一个是南开大学终身名誉校董、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先生的讲话、另一个是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晋如先生的讲课,内容都是关于李白《将进酒》中“将”的读音和意义:叶嘉莹先生的观点是,“将”读jiang,反对有些学者认为的qiang;而徐副教授却明确反对,他认为应该念qiang,说是"读音通假字”,是“请”的意思~“将进酒”者,请喝酒也!群里面也争论不休。
作为庄农人,咱这里却另外有咱庄农人的看法:
在包括家乡天水地区的北方大多数地区,常用着“将”字的其中一层意思:刚开始。“我将(jiang)吃饭呢。”(我刚开始吃饭呢)“我将将地要干活呢!(我刚刚要干活呢)”
因而,个人认为,“将进酒”之“将应读jiang,但它却不是“请(喝酒)”,而是“刚开始(喝酒)'后面“杯莫停”也是一个证据:“将进酒、杯莫停”,~(咱们)这才开始喝酒呢,(你咋停杯了呢)来,不要停杯(美美地喝)。
在家乡和陕西关中地区还有一句骂人的话:“你是个wuan货!"一般人写作“完货”,而“完”却是“完美”之义,所以其实不对!后来看了自由学者唐汉老师对“万”的讲解以及王东岳老师的引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应该是“你是个万货"!“万”,繁体为“萬”甲骨文直接画了个蝎子的形状,它的初始含义有两个:一,数量多,大概是蝎子一次生子太多、多得数不过来;二,狠毒,蝎子蜇人那可是非常疼痛的,农村有些人体验过。“你是个万货"者最初意思是“你是一个像蝎子一样狠毒的人”。当然,后来,甲骨文被突然埋没、文字含义理解断层,人们不懂这句话其实是很严重的骂人话,不明其义、在运用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万货”的含义,成了“不好”之义,远远不及最初的那么严重。
……
~专家学者们学识渊博、固然令人非常敬仰,但是,他们总是坐在书房里查阅典籍、甚至有些人还望文生义,这一点不大好。
希望语言专家们学者们在研究古汉语文字意义的时候,去各地乡村里多走走、考察考察,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的。
一方面,家乡语言作为中华民族地方语言之一,确实有着那样精深的而苍古的历史含义(每个文字,深究起来都是一部历史,我们平常说话,说出来的都是无数个历史演义、而我们自己竟然毫无觉察!)另一方面,咱一直生活在这个生我养我、将来可能还会安眠的地方!越来越深爱家乡语言,爱她就要用她,哪怕可能的会遭人诟病!
这就是我在写文章中、尽可能地运用家乡语言的原因!
嘿嘿,看到这里,诸君是不是已经笑喷了?!
~分明是一只蚂蚁,却操着狼虎们的心!哈哈,说得对!~洗洗睡吧!~2024年5月5日夜于神木园子湾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河滩闲云/姚家河滩往事之《姚家刁捶》
河滩闲云/怀念陌生人
河滩闲云/秦安小曲《送寒衣》
秦安小曲《送寒衣》/河滩闲云1,【越调】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孟姜女手提衣包稍歇站,夫范郎就在雁儿来的那边。2,【悲宫】秦始皇征丁太残暴,黎民百姓怨声载道。奴与郎喜结良缘才三日,衙吏便来到,不管奴哭告...
河滩闲云/经典古琴曲《归来》
经典古琴曲《归来》河滩闲云配词袅袅白云脚下游,鲲鹏翔顶头;徐徐清风抚身过,林声鸣嗖嗖!茫茫天接山尽头,蜿蜒蠕群蚯。层峦叠嶂表里间,河接大荒流!极目风尘滔如旧,笑瞭众蚁闹恩仇;瘦肩薄身披日月,复归山野入...
《河滩闲云》藏头诗一组(新韵)
《河滩闲云》藏头诗一组(新韵)其一(古风)河畔劲苍松,滩头卧钓翁。闲观泱泱水,云游青山中。其二(古风)河鸟逐波游,滩光照客裘。闲倚古松望,云聚南山头。其三(古风)河边望五津,滩头和洛音。闲情弄明月,云...
藏头诗:河滩闲云
藏头诗:河滩闲云河涧几鹅肥,滩头数雀追。闲牛独懒卧,云雁正群归。藏头诗:河滩闲云河滩闲云河岸劲苍松,滩头卧钓翁,闲观沧浪水,云隐绿山中。...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