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孟东花|宅家上网课的日子

孟东花 孟东花 . 发布于 2021-11-09 21:48:34 2864 浏览

宅家上网课的日子

文/孟东花

  两周前,也就是2021年10月22日,深秋的校园,冷风呼啸,树叶飘零。因附近兰州和天水的疫情告急,学校便突然通知师生回家开展线上教学,“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



  我不由又想起去年那个记忆中最漫长的寒假以及当时第一次上了一个月半网课的情形:

  站在2020年寒冬与阳春交接班的十字路口,以为即将飘然而至的春风会吹软大地,吹醒一冬的花草树木,吹暖耕作的身影,吹绿师生上学时踏青的笑声。哪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吞噬了一切正常的运行轨迹。开学不得不一天天推迟,推迟……  

  可学生的课耽误不起啊!怎么办呢?

      上网课。自从看到学校群里的这个通知后,我不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不安:我有生以来从未上过网课,该怎么上呀?

      不提前试播,怎敢面对那么多学生和家长?我和老公安装钉钉后,先百度关于钉钉直播的基本常识,然后建了个只有我们两人的钉钉小群,互相给对方讲课,摸索具体操作:怎么开始?怎么提问?怎么结束?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尽可能上好课,得提前花功夫充分准备。我先把要讲的试题逐一用心细做了一遍,又把学生可能有疑惑的地方作了详细备注。

      第一节直播课正式开始了。“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试卷……”我把试卷平铺在桌面上,拿着手机,让摄像头投向试卷,就这么一题一题细细讲了一节课。当看回放时,发现试卷一直在晃晃悠悠,“这不把学生的眼睛看花了吗?”“笨蛋,你就不能把手机固定住讲?”老公嗔怪我。对呀,第二天讲课前,我提前找来一大一小两本厚书,在倒立着的大书上平放上手机,再用小词典压住手机一头,然后把试卷放在手机下面,让手机摄影头对向正下方。当看这节的回放时,试卷果然不闪了,稳稳当当的,学生的眼睛舒服多了。

  讲完试卷,又要上新课了,我要运用电脑上演示的课件,手机怎么能固定呢?仍得用手拿着对向电脑啊!这样上,我又不满意。可我家的电脑年久失修,卡得像老慢牛,又缺设备,不能直播,怎么办?好在及时借了台我们语文组办公室热心女同事的一体机。拿回家后马上试讲,效果果然不一样。来个屏幕共享,学生看课件既醒目,我的声音也格外宏亮。就这样,我用电脑上课直到返校。

 

  我自己如何上课的问题解决了,可新的问题又夹杂其中。一家四口同时线上上课,再加上周围多少师生全上网课,网卡严重!虽各占一室,但声音也交叉影响。听着听着,女儿急哭了:“妈妈,你讲课的声音太大了,吵得我无法静心听课。而且网卡住了,怎么办?”又一会儿,儿子气得直跺脚:“没网了,大半节课听不到老师的讲课了!”有时我讲得全神贯注,忘乎所以,可学生留言,网卡住了,他们没听到。还有一回,因网卡得无法按时讲课,我临时不得不打电话和其他任课教师调换了顺序。然后我反复调试,老早就等着上课。

 

  如何才能减少相互的影响?老公断然做出决定:他和女儿到他所在的二中办公室去上课。于是,每天天蒙蒙亮,吃完早餐后,他们便骑20分钟左右的自行车去了二中,中午上完课回家吃饭休息,下午又早早去学校。他俩的作息时间基本上像正式开学时一样了。幸亏老公近,如果也在偏远的乡村,那该如何是好啊?

 

       除了直播,还要天天批改学生上传的线上作业。偏偏我的眼睛干涩疼痛,前后买了五六瓶眼药,医生反复叮嘱,别熬夜,少看手机,多闭目静养。手机是看得少多了,不是不想看,而是无法多看。儿子天天从早到晚拿我手机听直播课。晚上两孩子又随时拿我手机抄题并拍照上传作业呢。我即使白天出门,也无法带手机啊。

 

  可批改作业还是不能少的。最初几天,我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看学生作业模模糊糊的,也不敢多费神。于是暂搁置了。可没及时批改作业,实在太内疚。于是,我忍着眼痛,把学生上传的所有作业全一道一道精批细改了一通,并对症下药地各写了具体的作业评语。同时又发现总有个别不及时上传作业者,便在家长群里发了这些学生的名单截图,且逐一催促家长叮嘱孩子们补交作业。而且每天导出具体数据,把评出的作业优秀的学生及时表扬,并把错题解析和答案发截图给学生,让他们及时纠错,且打笔记上传。这么做了后,我才算心安理得了。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来了2020年4月13日开学的准确消息,孩子们兴奋不已。当师生们迎着春天的曙光踏进期待已久的校园时,一场教育史上最漫长的寒假总算划上了句号。但那一个半月的网课,永生难忘。虽然当时的直播课对我和孩子们来说,也对全国多少师生来说,都是第一次,但我并不因其新鲜而留恋,这是最无奈的产物啊,上课效果可想而知,也是远远不如在学校和学生面对面讲的,谁都不想让这样的剧情再重演。

                        

 二

 

 

  可谁知,当新冠病毒又一次残忍地肆虐邻近地时,停课不停学的原则让我们的线上教学又不得不进行了。

      

  至今,第二次上网课已进行了半个月。不论讲写作常识,还是配套练习,或是新课,和之前第一次上网课相比,当然多了份经验,但我丝毫不敢马虎,提前认真准备每节课,单怕哪儿有疏忽会误导学生。又怕无意忘掉上课时间,我常在之前调好闹铃,老早准备好书本,并提前反复叮嘱家人:“在我上网课时,不要有吵声,暂不要拖地洗碗等。”“瞧你那样子,哪像个已上了二十年课的老教师?”老公笑话我。

    

  这学期,女儿已在兰州上大一,但那儿的疫情也只能让她们宅在宿舍里进行线上学习。家里少了一个听网课的孩子,可儿子有时仍急得团团转:“妈妈,这节课我才断断续续听了不多一会儿,20几分钟都网卡。”我更急得大吼:“让我去网速最好的房间去讲课吧。”毕竟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而听课的儿子只一个人。

    

  还有,除了上传基本作业,我还让同学们天天打古诗词背诵卡,并上传课堂笔记、读书笔记、日记和练习题等,且逐一细批。这些家庭作业在学校上课时一般都是由组长检查而老师抽查的,作文和配套练习才是学校要求语文老师细细批阅的,故上网课后,老师倒因此比在校时忙多了。其他许多同行也有同样的体会。

 

  上网课,和在校上课比,对校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更多了一种考验。是否尽心,皆可看出。校领导天天在学校群里催促老师签到,并上传健康绿码,填教师日报表,随时进订订班级群督查老师是否及时认真讲课,学生是否缺课,并开视频会议商讨如何解决各种网课问题。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更准时有效地听每节网课,及时上传每门作业,且一个也不能少,校领导、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们更是煞费苦心,实施打卡制度。像我孩子正上一中高二,早上6点半至7点之间给孩子拍早读照片和视频打卡,晚上11点20和12点之间拍照打卡,我们学校也类似,只是由于是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打卡时间不一样。这样更能督促孩子们好好学习,让他们和在校时一样科学作息,争分夺秒,勤奋拼搏。

 

  而对我,是边学边讲,从中也多少增添了点新的网课知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看直播回放,我更认识到自己上课中的许多不足。 有空时,我也会听听同校同事们和一中孩子老师上的直播,觉得他们讲得真好!再环顾全国线上教学的同行们,认识的,不认识的,多少老师仍把精心备课,用心上课,细心批改作业当作自己必不可少的三部曲。而且有的老师真像播音员,声音宏亮好听,普通话标准流利。作为千千万万老师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我为那些恪尽职守的同行们点赞,羡慕他们好口才好学识的同时,也为自己直播中难免的口误和不标准的普通话等不足自责不已。学无止境,自惭形秽的我,唯有向优秀的老师们看齐,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正道。  

 

  对学生而言,听直播,靠的更是自律性啊。像有的孩子,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家长以为在听课,其实他们在玩游戏或qq,也有的不及时做作业,故和在学校时相比,家长的时时督促尤显重要。我给两孩子和学生也常说,学习是自己的事,别老给老师和家长装样子。   

    

   在这里,我想说,可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用自律的品质在线上学习吧!“不怕慢,单怕站”。在学校班级授课、老师监督、同学比拼的情况下,每个人的状态往往大同小异,而上网课的时候,自律就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不要让疫情成为拉开你与同学差距的帮凶。像在节假日尤其是曾在以往的网课学习中,吃喝玩乐等的诱惑力就是你用自律首先要战胜的心魔。

 

  同时,对于每天的学习任务,要在没有老师监管的情况下也吃透弄懂,要按时完成作业,做好知识巩固,遇到困难不懂就问,解决问题,举一反三,不可马虎应付,学习作秀,一知半解,因为中考不会陪着你演戏。现在距离中考越来越近,请大家战胜惰性,戒掉懒散,多一些用心和投入,多一些付出和坚持。常言道:“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长假。”利用好这段时间,就能在学习上事半功倍。你用来睡懒觉的时候,别人可能在埋头苦算。效果如何,等着在考卷上见分晓吧。 

 

 

  由此,我想送给同学们几句话:

  别在上课时偷玩游戏,低级快乐,正在毁掉无数孩子。

  抽空多读好书并坚持写日记,这是进步的最佳阶梯,读书滋养底气,写作造就灵气。

  专心致志上网课,这是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

                       

 

      

 

  当然,不能只当教书匠,我让学生上课之余,也要做好防护,口罩还要继续戴,社交距离还要继续留,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经常开。别出门,讲卫生,多运动。勤做家务,孝敬长辈,知恩图报。同学们要明白:“百善孝为先,万恶懒为首。”  

 

  宅在家出不了门,每天除了备课,上网课,批改线上作业,我还抽空和婆婆一同做饭洗碗,打扫卫生,并且同时做健身操,开心畅聊,觉得家好温暖。

 

  我们师生更别忘了关注疫情消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两三周里,嘉峪关、兰州和天水等地方确症病例公布的上升数字触目惊心,空无一人的街道让秋冬之际的秦安越显凄冷,但在此次抗疫中,我们同样要为同舟共济克时艰、众志成城战疫魔的国人的自律意识点赞。让我们看看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报道: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天水,11月2日日,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款1200万元,用于支持天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1月2日,由湖北省恩施州向天水市捐赠的20万只医用口罩顺利送达。

   除了敬佩无私捐助者,我们也忘不了那些志愿者:

   当多少人蜗居在家足不能出户时,还有一些人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请求逆行。正如一句话:地球不爆炸,他们不放假。

   瞧:

   国家医疗队来天水了!

   环县第二批30人驰援天水抗疫志愿者已出征!

   灵台县42人连夜出发,紧急驰援天水!

   ……

    

   再看看我们秦安县的感人事迹吧:

    

   多少文艺爱好者,提笔为戈,以艺战“疫”。

   秦安城区自从出行管制以来,“六年一班串串香”、云鼎酒店、庞氏卤肉等餐饮机构,不断为一线防控人员提供免费餐食。

   魏荣东:疫情来临显担当 守得初心不退缩。

   双警家庭奋战抗疫,夫妻同心携手“逆行”。

    

   我所在的小区、婆家和娘家村里,都天天消毒,并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值班人员戴口罩严守在小区门口或村口,不顾寒风凌冽的夜晚有多冷。

   连我们王尹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都支援麦积区疫情防控一线,夜以继日,不顾个人安危,像才二十几岁的姑娘田慧君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我自愿报名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战斗中,切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坚决认真执行医务人员的义务,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刚收到王尹卫生院一位大夫的短信:正在青海省河南县做生意的四位王尹老乡胡宏来、牟芳东、马永斌和孟记东为王尹卫生院爱心捐款2000元,每人各捐500元。其中包括我哥哥孟记东,我哥最近手头特别紧,平时常省吃俭用,节衣宿食,和那些真正有钱者根本不能比,可还是尽了点绵薄之心。想起之前我哥哥总为生病者、贫穷者以及村里、学校和其他许多公益事业等多次捐款,像上次给我们村里和马家寺各捐了2000元,给好几位病人各捐过500元,一次虽几百或几千,但加起来也不少了……

   女儿刚上大一,昨天给我说,她正当志愿者,除了每天在校园里站一小时岗,还抽空帮教千里之外疫情灾区互不相识的留守小女孩学习,语数外辅导全包,还乐在其中。

   疫情之下,温情不减。我被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而感动,也不由为自己的老乡和家人而感动。他们,成了这个冬天最美的风景,是冬日暖阳。

    

   宅家不宅心,离校不离爱。可爱的孩子们,在这个特殊阶段,就让这些战“疫”中感人的真实故事成为我们师生的“活教材”吧。用爱传递爱,以善书写善,天天写宅家线上学习和疫情防控类日记,并给各行各业抗疫的爱心人士写份信。让我们时时锻造强健的体魄,塑造健全的人格,涵养阳光的心态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山一道,云雨共担。同心战疫,让爱在线。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普通的老师,我们不能像白衣天使奔赴一线,唯有做好当前的事,恪尽职守上好网课才是根本,这,也是冬日暖阳的一部分。

   已步入初冬的秦安校园仍寂静无声,大街仍空无一人,返校的日期仍未定,天气越来越冷,但线上云课堂却和暖如春。隔着屏幕,师生们虽天各一方,却传递着教与学之爱,承载着心与心之桥。而上网课的日子,恰似冰封,注定会铸成我内心永久的回忆。祈祷全球疫情席卷的寒风早日过去,呼唤明媚的春天快快来敲门吧!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孟东花/老公,我愿一生当你的亲(情)人

老公要过40岁生日了,早就想着给送份礼物贺贺。毕竟,40岁是个整数,比平时更值得一贺。在网上买了个99元的包,又发了个99元的红包,放学回家又买了99元的菜准备晚宴:渴望我们能幸福99。尽管如此,心里...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05)

孟东花/又逢端午

今天翻微信,无意看到几十首同题诗《又逢端午》,每首都文釆飞扬,内容五花八门,其中不乏纪念屈原者。看着太让人羡慕了!又想想,我虽不会写诗,可对端午,不也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吗?何不用我的拙笔来重拾一番呢?...

文化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04)

孟东花/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徐翔老师

偶尔看到我的拙作获奖或被刊登在公众平台,兴奋之余,便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的文学启蒙老师——徐翔老师。一、从天而降的“外星人”从小,我钟情于书籍,总觉得读书是一种莫大的愉悦,是内心最好的美容。我喜欢...

杂谈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04)

孟东花/又逢端午

今天翻微信,无意看到几十首同题诗《又逢端午》,每首都文釆飞扬,内容五花八门,其中不乏纪念屈原者。看着太让人羡慕了!又想想,我虽不会写诗,可对端午,不也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吗?何不用我的拙笔来重拾一番?那...

随笔 孟东花 孟东花 ⋅ 1年前 (2023-11-13)

孟东花/在“六一”的门槛旁

当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雄赳赳气昂昂奔向放飞梦想的“六一”舞台时,当生龙活虎的表演热潮迅速漫延到孩子们全身时,当含辛茹苦的老师们因赢来一张张奖状而笑逐颜开时,又有谁能想到,站在“六一”门外...

杂谈 孟东花 孟东花 ⋅ 1年前 (2023-11-13)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