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我的家乡甘肃天水——渐行渐远的“耕读第”
我的家乡甘肃天水,不管你家多么阔气富有,或者多么寒碜难肠,门匾上大都刻写着“耕读第”三个字。
耕,意为种田耕地。读,即读书写字。第:府第,引申为人家。“耕读第”三个字,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是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的人家。
经常有人会反着念:第读耕。既然念反了,那就将它反着解释吧,即我们家既喜读书又爱耕地,是本分人家。
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也做不到一边耕地一边读书,但它传达了一种心声,表达了人们的追求和理想,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期望和寄托。
封建社会,读书是富人家的事;穷人家则边耕边读,寄希望于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相信书中会有黄金屋,书中会有颜如玉。
耕,能解决人们物质上的需要,是基础。民以食为天,作为农民人,只有踏踏实实打理庄稼,才会有丰硕的果实,才不会饿肚子。
读,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是保障。知书才能达理,读书才能修身养性,使人怡性情、明事理。
“耕”和“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通过“耕”来养家糊口,通过“读”明白做人的道理,通过“耕”和“读”达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完美结合,这就是“耕读精神”。
到了今天,越来越觉得老家的“耕读精神”已渐行渐远。
现在的庄农人基本上外出打工做生意,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人们已不再耕地种田。如果“不种田”可以理解为已有更好的致富办法,将种经济果林、打工做生意、跑光阴作为“耕”的广义解释,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淡,无论如何都是令人担忧、发人深思的。
曾几何时,家乡还很穷,但村里小学办的风风火火。
进入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最先听到的声音是朗朗读书声;没有作业本,在操场上用废旧电池石墨棒写字也不觉得寒酸,给人感觉读书的气息很浓。
可近年来,村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而读书的大人们更是寥寥无几。很担心这种文化根脉会断掉,千百年形成的乡村文化由此而消失。
老家的农村不只有门匾上的“耕读第”这个文化符号,每家主屋挂的“中堂”更是农耕文明的象征。
在我们千户乡何吕村,很多人家厅堂里都悬挂谢文颖、谢彦学等先生书写的《朱子家训》,其书法笔酣墨饱、雄健洒脱,其内容简明易懂、对仗工整、朗朗上口。
每次回乡坐在炕头,只要闲下来都会好好地读《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等等。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在教做人的道理,都是治家的良方。
可现实中,老家农村已将嫁女当作一条很重要的致富门路,彩礼越来越高。娶一个媳妇,至少得十几万、甚至二三十万。嫁女索重聘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你嫁女不索彩礼你家的儿子也将难娶到媳妇。
曾看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一期节目《陇东婚事》,看的人很心酸。
节目中,在西北偏远县城,不止有驴市、牛市、猪市,竟然还出现了“人市”,即用钱买女人的市场。找对象像买牲口一样讨价还价,这那能算得上文明,有点像贩卖人口,唯一与其不同的是这种买卖多少有点你情我愿。
看过节目之后,感觉到很好笑,而更多的则是心情沉重。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康乐县一家六口人的自杀事件,文盲妈妈带着自己的四个儿女离开了这个对他们来说并不算很美好的世界,相信看过的人心里都在流泪。贫穷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绝望,没有了思想、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希望,活着也将失去了意义。
虽然远在天边,但真希望家乡能继续保持“耕读”的传统美德,能将朱柏庐先生的治家格言学以致用,也希望国家的精准扶贫不止是物质上的扶贫,也应该在精神上、思想上给予扶贫。
作者简介
马龙,原名闫永祥,甘肃秦安人,曾从军十余年,现居云南某地,党政部门工作。
- 上一篇: 聂树斌案:“呼吁有正义”
- 下一篇: 王托弟/谨以此文,致敬我们那曾经文艺到骨髓的流金岁月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秦川/秦安县潘家屲,我的家乡
从亘古走来的黄土高原,一路经受日剥月蚀、风刀霜剑,以及无数次雨水的冲刷,最后沟壑纵横、墚峁捭阖。在条条无以计数的山梁纹理里和急缓无度的山坡陡洼上,我的家乡默然存在。我的家乡,一个叫潘家屲的自然村落:背...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