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秦安地名系列之八:云山

仙岭渔父 仙岭渔父 . 发布于 2022-07-11 19:15:31 2047 浏览

成纪广林按:秦安处陇西万山之中,环县皆山,清乾隆知县牛运震在诗文中称秦安为“山县”,极为贴切。虽山大沟深,然“贤人君子之生,代不绝人”(明状元康海语)。明嘉靖间,亢世英知秦安,初疑其地临近边戎,与长安相去甚远。及入其境,感受到陇山之磅礴,陇水之回曲,人物之瑰奇,风尚之淳朴,几可与长安相媲美。明中丞胡缵宗在《秦邑赋》这样深情地赞美家乡:“孰谓深山大泽而无龙蛇?”

秦安诸山,前人多有描述。明正德间县学训导黄绪曰:“龙山拱护,夕山揖让,南山环卫,北山倚负。”龙山即县东九龙山,夕山即县西宝盖山,南山即县南长山,北山即县北神仙山、青龙山、黑龙山诸山。


云山:屹立在山梁上的千年古镇

云山梁是秦安县四大梁之一,位于秦安、清水、麦积三县区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史上曾是秦州通往秦安、清水、张川等地的交通枢纽。早在宋金时期,这里就有寨和镇的建置(当时寨、镇、城、监与县平级,只是地位次之),后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商业集镇,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云山因山头孤高,常有云雾缭绕,远望如黑云成堆,故名黑骨堆,亦称黑谷山、黑谷墩。据(宋)祝穆《方舆胜览》记载:“黑谷山在天水北五十里,大山乔木,连跨数县。”当时位于北宋西部边境的黑故堆一带森林密布,居住着戎羌等少数民族。宋朝立国之初,不断开拓西部疆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在秦州东北40里黑骨堆置静戎寨(王存《元丰九域志》),取“平定戎族”之意。《宋史·地理志》记载,静戎为秦州七寨之一,领白榆林、长山、郭马、静塞、定平、永固、邦蹉、宁塞、长燋九堡。

金代改静戎寨为静戎镇,属秦安县管辖。静戎镇处于金与南宋的交界地带,成为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统军胡盏屯兵静戎镇附近的刘家圈。刘家圈“前临峻岭(今云山梁),后控腊家城(今秦安县兴国镇康坡村)”,胡盏据险自固,认为宋军必不敢轻犯。著名抗金将领、宋右护军都统制吴璘派大将姚仲、王彦连夜从秦州出发,突袭静戎镇,约定二将上岭后以放火为信号。二将至岭,寂无人声,军已毕列,万炬齐发。金兵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吴璘驻马阵前,沉着指挥,金兵大败,胡盏退保腊家城。

宋金之后,戎族迁往他方,静戎之名逐渐废弃。元明时期仍称黑骨堆,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集镇。因秦安县北有青龙山、黑龙山之故,清乾隆年间,政府便将位于县南的黑骨堆改称赤龙山,列为秦安八大镇之一。道光年间,赤龙山镇领屯庄47个,每月单日逢集,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集镇。

云山之名最迟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就已出现,《皇清国子监太学生三升吉公墓志铭》(嘉庆二十一年)中即有“随叔父贸易于秦州之云山集”之语。明清和民国时期,云山一带插花飞地较多,云山集街道以上属秦安县管辖,街道以下的王家湾儿属秦州(民国二年改称天水县)管辖,故有“秦州之云山集”之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云山梁堡内修建庙宇,取名凌霄观,后改称云山堡。

民国初年,云山先后为秦安县南区、第三区的驻地,民国22年(1933年)成立云山镇。云山镇为秦安进入天水的必经之地,是民国时期秦安县交通最发达的集镇。民国11年(1922年)春,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下令修建云山至马鹿的天马公路,民国25年(1936年)在云山建成全县第一个汽车站,开创了秦安县公路运输之最。直至上个世纪末天巉公路开通之前,云山还发挥着其交通枢纽作用。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五律/云山西庄行

五律/云山西庄行付福运小满向云山,行车绕翠攀。西庄南岭下,田亩北林间。迎面村人笑,开心老骥颜。丹青书一案,八友已忘还。...

诗文 付福运 付福运 ⋅ 3年前 (2022-03-23)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