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是我荣幸!”——桑聚宗老师的留言(九)
潇潇雨老师留言:“桑老师真是品评的高手,看过您的评论之后再读一遍原文,更觉准确到位!堪服!品酒要高手呢,评文依然!”
而桑老师自己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拜读文友佳作,赏阅学生习作,实属幸中之幸!” (之前已发桑聚宗老师的留言160则,今天继续发161——180则)
161、姚赛荣的《我的母亲》:
我一字不漏地拜读了。字字、句句、段段真实记叙,言简意明,片言只语中会让人想到每件事的全过程。曾经的农村,就是那样穷,那样难,然而意志坚强的母亲,含辛茹苦,供儿子识字懂礼,永葆做人底线。作者坚守信念,立志成才。在人生长河中,一路荣光,一路高品,一路榜样,一路回报。他是人民好教师,也是能工巧匠,多才多艺!他不但是家庭的主心骨,更是我们这些自感不如的文友所敬佩的榜样!为美文点赞!为姚老师点赞!
162、姚赛荣的《往事难忘》:
本文读来令人好伤感。我们过来人都有相同经历和苦难史,读之不禁心有戚戚焉。姚老师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当下,恰到好处地选取典型事例忆苦思甜,令人敬佩。一两面的汤洒在地上,饥肠饿胃的杨代随地舔尽。今忆之,辛酸凄然!真乃教育晚辈惜福的佳作!为姚老师的美文及其崇高精神点赞!
163、王琴敏的《陈小丽,行走在文字里的女子》:
陈小丽,乡村优秀的女子,回到生养自己的黑土地,立志在教育战线上发光发热。作者与小丽从认识到熟悉且一路相伴在文学殿堂,她以女性特有的细心,发现小丽老师对孩子的挚爱和对事业的坚守。诸如小丽老师会时时发现渴求知识的孩子们的闪光点,排除办刊初期的诸多困难,将孩们的习作变成铅字纸质版发平台鼓励。付出总有回报。历时五年,幼苗茁壮成长。“行走在文字里的女子”理当受人尊敬。作者叙述到位,层次安排合理,言简意明,语句着实接地气!为王琴敏老师的佳作点赞!为光荣的乡村教师陈小丽点赞!
164、李应魁的《陈庄村记》:
念好三字经,致富有保障。从古到今,陈庄村文物奇,风景美,村风正,民风淳。新时代,听党话,感党恩,勤致富,口袋鼓,宅院畅。目标明,立志坚,未来更美好!为精美的“三字经”文点赞!为驻村干部李老师点赞!
165、山柳的《老家的冬天》:
昔日的生活是那么温暖,仍记忆犹新,挥之不去。老家的冬天闲适安逸,令人难忘。男人们围在热炕上炖灌灌茶,侃它个东南西北,古今事例开口便如瓦沟倒核桃,说道个津津有味。而妇女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时时、日日、月月都有干不完的家务和农活,让人心生无限的感慨!
166、山柳的《儿时的春节》:
忆之亲切,想到欢乐,挥不去,再不来。憨厚纯朴的农家男女老幼,曾经的欢乐无可比拟。传统文化堪称“精神文明”的最佳体现,又是邻里、村庄相互联络感情的有效方式,也是时代发展的体现。本文将昔日的春节欢乐诉之于笔端,作者从曾经的手托花盘跳腊花舞,到后来的登台唱秦腔大戏,也是成熟的必然。
167、山柳的《背锅爸》:
本文情真意切,久远的记忆,眼前的怀念,作者感激“背锅爸”的真情吐露令人动容。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今天作者能教数学,源自“背锅爸”的启蒙“教学”。“背锅爸”因医学落后及家境贫寒,落下了终身残疾,可他脑子聪明、品德可嘉,终于有所作为!作者是知恩图报之人,谨以此文,表达对“背锅爸”最诚挚的感谢!
168、大麦的《喂,乘乖的》:
作者以深厚的文化功底、用饱含韵味的文笔书写人间百态和世事万物。说好了饭局不喝酒,但身临其境,领导、长辈、哥们……如何能守得住“初诺”?佳作,有深度!为作者点赞!
169、大麦的《陪读》:
有深度,饱含深情!茂之艺,艺得博,博学见此文,精彩,点赞!
170、胡冬梅的《远念》:
人的一生,和四季轮回一样,春,夏,秋,冬。作品抒发人到“秋”的伤感。当重新整理思绪,回过头再忆春,夏,自感无悔无怨,心安自得。佳作有深度,大家风范!
171、冯茂林的《也谈朋友借钱》:
全文叙述详尽,借钱经过真实可信。然而至于还钱,各有“千秋”,到时不还的,有的可能还比借钱时更需要钱,只是在借钱时许下的诺言,今天不便开口,而有的确实是不懂感恩,过河拆桥,自私自利。借了按时还者,一是守信用,二是手头能错开了。凡人大多有借钱和被借钱的经历,各自都有“难言之隐”。人生就是这样,活到老,经不了。还有句话叫“不走的路走三遍呢”,对确实因手头紧而不能及时还钱者“宽宏大量”是智者的最佳选择!当然对借钱者而言,及时还钱,再借不难,人品第一。
172、冯茂林的《难忘的旅行》:
本文读来真觉得此次旅行难忘。一路风景,一路新。一次晚会,一次情。藏汉融合,既欢又乐,藏汉文化在这里融合得那么自然,自如。全文难能可贵的是只字未提"吃",但一改常规地吃。作者是中学优秀语文教师,行文规范,层次安排恰当,用词新颖,古语恰当,新词实在。为冯老师佳作点赞!
173、王真的《这该死的疫情》:
本文读来倍感真实、可信,从三年前的春节至今天,上到党中央、总书记,下到普通民众,大家万众一心,排难抗疫,彰显党的英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西方一些居心叵测的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将本来属于他们的罪责,尽一切手段嫁祸于我们中国。但世人相信,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必将还中华以清白!作者确是行业专家,叙述详尽,虽然“长篇累牍”,却不觉冗长,且酣畅淋漓,语句通顺,用词到位,读之令人爱不释手!可见作者善于洞察社会现实,文学底蕴多深厚。此文是传递正能量的典范佳作!为美文点赞!愿疫情早退,中华安康!
174、王真的随笔:
“放开”之后,当真要听从指挥员的决策,战场上英勇向前杀敌难,然而要撤退亦不是轻而易举的。当下解封撤卡,防疫亦难,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严守防疫,出门戴口罩,进门勤洗手,室内常通风,不聚集,保持一米线。坚持,坚持,再坚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之后必见阳光!
175、王真的诗:诗我真的不懂。拜读王真老师的三十首佳作,可见其是中小学教师中的“全才”。每首诗字精句美,真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惬意啊!“芳姿不怨蓬门老,一院函香自在飘”,给多才情的王老师点赞!176、孟东花的《把善良种在心里》:
本文围绕两个字“善良”!人是有思想的,关键是怎么想。与人为善,说话,做事,总是良善的,以善来“自律”。反之,唯利是图,惟我独尊,只有将他人治于死地,我才能获利。偏激的思想,导致过激的行动,到头来只有“一命还一命”。真可谓得不偿失。作者如数家珍,前有鲜为人知的孝敬父母、公婆等,后有为了钱财将亲生父母“图财害命”者。前者善良,后者恶毒,对比鲜明。血淋淋的案例叫人恨之又恨。孝敬有加的"贤良"真的让人称赞不已。为真实可信的佳作点赞!为崇文重教、孝敬公婆的孟东花致谢!
177、孟东花代表家长的发言《同为家长,我做到了哪些?》:
本文用辩证的思维自我反思: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应做到什么,怎么做,关键是方式方法,不能一味指责孩子,更不能用别人家的优秀生来“激励”孩子,找准缺口,找准方法,“对症下药”。还有,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先期做到一一树榜样;要求孩子不该干的,家长绝不去干,做到一一表率。结尾,作者诚恳告诫众多家长,理解老师的劳动,孩子只有一个,而学生几十人。可想而知,老师要因人施教,达到“齐头并进”,这个难度,各位家长细思量! 作者也将自己教育孩子的纰漏,亮相在广众之前,更显出其坦诚。此文可称为家教的范文,也是成功经验,为本文的作者兼家长点赞!
178、孟东花的《文彩璀璨,高山仰止一一我心中的薛方晴老师》:
记叙文的典范,人物特写的榜样,规范详尽的散文。人物不是塑造,胜似塑造,真实得让人更加敬仰德才兼备的薛老师。一代更比一代强,后来者居上,前有德崇才高的薛老师,后有文采不凡的孟老师,二者都是“崇文重教”的师者,更是教育后生的范者。就全文的长度而言,除了才华,更需要多少时间书写如此耐读的佳作,可想其敬业之精神!作为读者,只有拜读,更没资格赘评,谨此。为人杰地灵的秦安拍手叫好,为两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点赞!
179、孟东花的《陈小丽,开在千户梁上的淡然之菊》:
陈小丽老师艰苦奋斗,踏实拼博,诚实守信,实实在在教书育人,其坚守底线,过程细致的育才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同为老师,个中之辛,惺惺相惜!
王琴敏老师的诗作,更精准到位地评价了陈小丽老师的高贵品德和敬业精神。组织、领导、同事、文友、家长、学生,各界的肯定和赞赏,将激励陈小丽老师做出更加骄人的业绩!为孟老师佳作点赞!为教书育人的陈小丽老师点赞!
180、《孟东花诗选6首》:
忠于职守好教师,散文叙述生活情,诗词妙句意尤明,在家贤惠好媳妇,牢守夫君三尺台,培养子女作榜样,道德模范市县奖,师范毕业高才生,典行师德范众生!为孟东花妙笔生花的诗点赞!
【作者简介】
桑聚宗,生于1956年2月,高中文化程度,秦安县莲花镇桑川村人。秦安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
- 上一篇: 沁园春.校园风光
- 下一篇: “桑老师已写200则留言!”——桑聚宗老师的留言(十)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觉悟一一王朔
觉悟一一王朔人的起点,都是娘胎;终点,都是棺材;中间,就是人生;钱,是通行证。权,是指挥棒。如果你有钱,规矩是可以变通的,如果你有权,规矩是能为你服务的。如果你既没有钱,又没有权,那么规矩,就是为你量...
春花春酒春世界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当手机响起,那是一声清脆的问候;当打开微信,又是一种超然的祝福——龙年,吉祥来了好运来了!再见!2023!是啊,过去的一年,风风雨雨喜忧参半,暮暮朝朝,岁华延年。行万里路,长一岁精...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观电视剧《太平天国》有感
最近,一向不喜欢看电视剧的我,却在一次不经意间喜欢上了一部历史题材的46集电视剧《太平天国》。当然,为了看它,我“牺牲”了自己许多的业余时间,但看着看着,心情也是几度起伏。从振奋人心到眉头紧锁,从“哀...
闲话教师节
(声明:本文既是“闲话”,就当全是闲扯,切莫过分解读,对号入座!)教师节作为一个专门为一种特定的职业而设置的节日,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在于教师队伍数量自身的庞大(目前的最新统计数量为189...
写自己喜欢的文,走自己喜欢的路——为公众号七周年而作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公众号自从2017年7月27日开通以来,一眨眼已经走过整整七个年头。还记得,十多年前,随着腾讯QQ聊天软件及其空间的兴起,一时间,网友们阅读、转载、分...
姜萍何以能够“逆袭”成功
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沸腾的高考早已谢幕,平静的中考又悄悄上演……六月是一个考试季。它不仅渗透着学子们辛勤的汗水,而且牵动着家长们敏感的神经,也吸引着全社会关注的目光!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与前几年高考时的那种“惊天动地”的声...
童歌飘荡忆“六一”
又是一年花如海,又是一年歌似潮。转眼“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我们把节日的盛装穿起来,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歌儿唱起来,靓丽的舞蹈跳起来!每年的这一天,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快快乐乐...
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
2021年5月22日11时40分许,对社会怀有不满情绪的刘某在驾驶自己的宝马轿车沿大连市中山区五惠路由西向东行驶时,突然加速,故意冲闯红灯,冲撞正在五惠路劳动公园北门人行道斑马线过马路的行人,造成5人...
参观天水民俗博物馆——我的天水麻辣烫之旅(五)
- 控制面板
- 最近发表
- 最新留言
-
- 学校温馨小故事,创作不易,支持一个,谢谢。
- 故事记录了温馨幸福的生活,很感动,谢谢。
- 感谢网友的故事,用文字记录美好的人生。
- 五十年前,我在天水县一中读初中,王煜老师代过课,后来他当了副校长。昨晚突发奇想,在网上查询,一个是天水小学语文老师张健(小学名称名字忘了,只记得学校在北道阜),一个是天水县一中的马玉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好像刚结婚,一个就是王煜。张健老师身体不太好,不知道还在不在,马玉花老师现在应该有70岁了。
- 美丽的邂逅,在美还是故乡美!
- 感谢郭明祥老师,给于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深情厚意的描绘!
- 现在还是小康就是四菜一汤
- 这幅这些画画的非常棒
- 画的非常棒
- 葫芦河公园的早上鸟语花香,风景宜人?
- 文章归档
-
- 2024年11月 (4)
- 2024年10月 (422)
- 2024年8月 (128)
- 2024年7月 (71)
- 2024年6月 (35)
- 2024年4月 (4)
- 2024年2月 (16)
- 2024年1月 (62)
- 2023年12月 (733)
- 2023年11月 (740)
- 2023年10月 (511)
- 2023年6月 (3)
- 2023年3月 (12)
- 2023年2月 (162)
- 2022年12月 (155)
- 2022年11月 (470)
- 2022年10月 (69)
- 2022年9月 (39)
- 2022年8月 (121)
- 2022年7月 (362)
- 2022年6月 (114)
- 2022年5月 (618)
- 2022年4月 (154)
- 2022年3月 (381)
- 2022年1月 (21)
- 2021年12月 (13)
- 2021年11月 (151)
- 2021年10月 (49)
- 2021年9月 (79)
- 2021年8月 (3)
- 2021年7月 (4)
- 2021年5月 (7)
- 2021年4月 (90)
- 2021年3月 (120)
- 2021年2月 (79)
- 2021年1月 (169)
- 2020年12月 (103)
- 2020年11月 (54)
- 2020年10月 (5)
- 2020年8月 (8)
- 2020年7月 (13)
- 2020年6月 (122)
- 2020年5月 (15)
- 标签列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