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建林/孩子,好好读书是你“跳农门”的最好选择
世纪之交,大地之湾,清水河畔,一个懵懂少年。正读初中的我,时常听到班主任老师饱含深情的说到一个自己似懂非懂的词:“跳农门”!
十多年过去了,比起对于跳农门之后的生活,家乡的教育现状更值得关注!
我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儿子,虽然现在常年工作生活在大城市,但随着对农村教育现状的碎片式了解,开始对农村教育的前程有一些担忧。
尽管这些年较少回乡,但当听到一起长大的伙伴说到家乡的小学每班十几个甚至几个人在上课,一个老师包班制,甚至有些校园长满荒草……便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我上小学时,每班六七十个人,老师不是什么大师但是尽职尽责,课程虽然设置不完整,但是我们的学习热情高涨,那时的农村教育与今天的农村教育相比是多么的繁荣!
于是,我不禁自问:现在的农村教育怎么了?中国的农村教育该如何发展?
教育中难免会有不公平,但是教育的不公平在今天的农村却表现得尤其明显:农村地区的生源大量的流失而城市却入校难,学区房卖到了十几万一平米;农村的教师缺乏而城市却名师遍布,甚至一对一VIP专职辅导;农村的孩子没有像样的教室而城市的学校却有很多的教室闲置,各种多功能活动空间更是完善至极;农村地区学校的粉笔可能竖着用完了横着用而城市中却早已用上了多媒体,各种实践体验教学活动安排甚满。
农村的学校可能连炉火都匮乏可城市地区却早已用上了空调暖气;农村地区连个运动器材都没有而城市却早已建起了塑胶操场;农村的孩子可能连课外读物都没有城市的学校却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农村的孩子可能连电脑都没怎么用过而城市的孩子却早已沉迷于网络游戏;农村的孩子可能连最日常的英文都搞不清楚而城市的孩子却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些都表明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的起点根本就不同,如此只会造成农村教育更加的落后,经济的更加贫困。如果这种现状不能有所改观的话,中国的教育怎么能办好?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怎么会提高?
随着电影《驴得水》热映后产生的社会效应,故事的源发地我们甘肃的教育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前段时间我就看了一篇报道: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县城和中心乡镇的小学“大班额”问题比较突出,而偏远农村“麻雀学校”却在增多。
而报道上面关于我们甘肃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百人以下规模的中学和小学占到了2/3;只有一个学生、或者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也成百上千所;更有一些学校面临消失的风险。所幸在社会关注下,相关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明确要求保留和设置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而另一方面,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但受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也导致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
最近由于与母校的联系互动,有机会与初中学校的校长老师们交流沟通,从他们那里得知:老家留守儿童的问题更为严重,已经给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通过几方了解和分析,个人思考认为,通过以下几点,或许可以解决一些实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从启蒙源头抓起,端正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通过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在身心、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体现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热心参与慈善事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大形象;为更多关注家乡教育的各界人士,提供爱心流淌的渠道!
学校的重视、社会的关注、政策的支持……这些只是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而非主要利器,本质上还需各位家长们自身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根本转变!
关于中国农村教育情况,我看到了一个很不乐观的数据:2016年,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基于四个省24931名农村中学生的数据,得出结论—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累计辍学率高达63%。比这个数据更严重的是,现在很多乡村少年辍学并不是因为穷的上不起学,而是他们的家长和自己都打心眼里觉得读书没什么卵子用!读书一是难,二也是没见读书的多挣几个钱。
新“读书无用论”,从积极层面讲,这反映了中国不断开放的城乡人口流动政策,抵消了村落人传统中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实现身份转换的功效性,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元化的人才流动模式,而不是只有依靠读书“跳农门”的单一途径。但对于深处大山、资源匮乏的大西北农村,读书成才仍是最好的选择!
考试制度虽然万恶,却让寒门终于能出贵子。而寒门起跳的资格,除了考试还能凭什么?脸?背景?考试不是人生必过的桥,却省了你趟水过河的苦。素质教育,是穷孩子更加买不起的船票。如果你无法为孩子包办未来,就教他顺应时代吧。
“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为农村孩子提供完整教育链条上的公平,不仅可以为广大农村学生带来更多的成长红利,也有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因为,每一个农村孩子的背后,都系着一个渴望脱贫奔小康的家庭,系着一方广袤的土地,系着乡土中国的未来。
“跳农门”曾是几代人的励志名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是广大寒门子弟立命谋生之首选!你若十指不沾泥你就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如过江之鲫,想要逃离花香鸟语的乡土。还原生活本真,寻找内心声音,我们向往的生活,总有温情和力量,总有彼岸花开时。
作者简介
闫建林,网名“央网”,甘肃大地湾人,现定居北京!
- 上一篇: 王托弟/有梦就去追吧,万一实现了呢
- 下一篇: 张小红/父母留下的优良家风,会让儿女受益一生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唐佳/孩子,愿你的岁月静好
闫建林 | 写给而立之年的自己(一个大地湾人在北京的心路历程)
“岁月风霜三十载,百味人生唯己知。”三十而立,不是表面的成家或者立业,而是你的成熟的思维模式,跟独立而纵深的思考能力。在雾霾笼罩的京城,移步换景的大望京,写一些私人体会,与大家共勉之!一、高质量聚会不...
闫建林/房子的意义:一个资深北漂的独白!
当你离开校门、踏入社会,意味着你角色已彻底更换,梦想不再是闭目的空想,而是脚踏实地的苦干。我们总是在无畏无悔的坚持中慢慢长大。城市发展潮流呼啸,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多少青年男女涌入大都市,为了一套房子过...
王托弟/孩子,是我们在这个世上最大的新生和希望
抑或从小见惯了父母和姐姐拉扯孩子的不易,总觉得生儿育女是一件很没意义的事。从小就觉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是来幸喜若狂地参加生活这个盛宴的,而不是像我父母一样为儿女作嫁衣裳的。承受了父母太多无私的爱,...
王托弟/带孩子,是很累但很快乐的人生经历
因故多日没有好好看书了。记得正月期间刚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就被三姐一句“还要不要眼睛了”吓得赶紧塞进了枕头下。后来虽三页两页地翻过,但总觉得形式大于内容:书在手中,像道具,更像一个显摆在盛大仪式中的好看...
董凯/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一向认为,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最好的陪伴。然而,因我长期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加上工作特殊,很多时候缺席对女儿的陪伴,故而深感自责。大多数时间,妻子既当妈又当爹:工作之余做饭、复导...
王托弟/在爱情面前,我们都是个孩子 。
爱情,从来都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十八岁如何,八十岁又如何,在爱情面前,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个孩子。年轻时的爱情,可以肆无忌惮点,就算错了也没关系。于正代乐嘉首次担任《非诚勿扰》嘉宾主持人时说过一句话:“趁...
和孩子,一起铭记长征(诗歌)
两万五千里的征程八十年前的枪林弹雨此刻,在孩子们的心里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而我,一直在努力带着我的孩子来把那场卓绝的长征拉回来和孩子,一起铭记长征看那一片红,在风里飘动在雨中屹立。诗里说那三十余万的生命...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