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张泉林/秦安,华夏文明曙光冉冉升起的地方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3-02-12 22:33:17 744 浏览

秦安存放着一部可以观摹摩挲的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发展史。

悠久的历史尽管渐行渐远,成为只能在追述里细数往事,其实也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暂时被时光深深埋藏起来。

岁月的漠漠黄尘掩盖了真相,只剩下零章残篇,依然令人铭心难忘。

在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的秦安,这个华夏文明曙光冉冉升起的地方,只要你愿意,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慧眼穿透迷雾,开启华夏文明之旅,和上古先民对话,感受历史的斑澜,寻找逝去的辉煌。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

人类始祖留下的痕迹,被岁月的尘埃深深埋在秦安这片热土下,并渗透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

秦安这块土地上,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是这里的先民经历筚路蓝缕留下的、属于秦安人民自己的生活轨迹,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史实。

位于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的史前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距今近八千年,发掘出土了数量庞大且珍贵的文化遗物,令世人侧目。

秦安大地湾先民创造的许多文明不仅位居中国第一,有的甚至属于世界第一。

大地湾遗址用事实证明了秦安是中国古代文明重要发祥地,为中华文明之根提供了直观的、毋庸置疑的实物依据。

所有由国家科考队发掘出土的可靠实物证据证明,在秦安,这些比西安半坡遗址早千年以上的大地湾先民,从人类几百万年的旧石器时期一路走来,引领中华民族进入新石器时。

文明从秦安发祥,文化在秦安初创。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秦安县陇城镇)

如是我闻。

如你所知,世界四大文明中,西亚伊拉克古巴比伦文明已断层,北非尼罗河古埃及文明已消失,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古印度文明早被侵略,这些文明不得不冠以"古”字,只有中华儿女:只要愿意,依然随时可以到秦安通过瞻仰秦安五营大地湾遗址,和八千年前的先祖进行心心念念的对话;只要愿意,依然可以到秦安陇城女娲祠进行膜拜,感受那份依附于血脉中的母爱伟大和温情脉脉。

华夏儿女至今依然沿用着传说中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而创造的大地湾彩陶上彩绘的、在当时有很大通用范围的最早文字及数字符号发展而来的方块字。

秦安的华夏民族文化脉络完整清晰,没有断层、消失和被侵略,因此仅有中华民族文明从羲里娲乡初创以来至今不能冠以“古”字,因为对于文明的发展进程来说,“古”是一种缺失的遗憾,甚至是耻辱。


(位于秦安县陇城镇的三国古战场遗址)

中华民族文明史从羲里娲乡睿智的史前先民起,以思想作为传承和传播的方式,使民族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从来没有像其他三个已经被“古”了的文明一样披上宗教的“伪文明″外衣试图进行侵略性的传承传播与发展方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秦安父老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里,我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这传承华夏文明的文化永久魅力。

通过上古神话了解秦安远古先民的生活和梦想,并通过上古神话了解伏羲女娲这些部落联盟首领带领秦安史前先民如何坚㓞不拔地与自然界进行不屈不挠的反抗来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秦安先民从八千年前就认识到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救世主和伊甸园,人类从原始茫昧进入文明进程,凭的只有自己的意志和双手。

流传在秦安的神话传说,一直保持着勤劳智慧的固定形态,穿越千年。

(秦安县成新貌)

虽然秦安上古神话传说的起源和先民劳动生存环境和生产技术有关,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永远对立的。

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四个文明中,唯独中华民族文明自伏羲女娲以来只有文化思想、没有宗教。尽管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环境而改变,但始终遵循着“道”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道″并非道教之道,而是以女娲为首的母系氏族公社部落联盟负责人类繁殖的“生”与以伏羲为首领的父系氏族公社部落联盟负责刀耕火种渔猎的“活″。人类在秦安这片沃土上生下来,活下去谓之“道”。所有的一切绕不出伏羲画八卦衍生的《易经》。

所以,在秦安中华文化初创没有儒家,也没有道家,更没有释家。后来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教及诸子百家九流,是对《易经》的诠释和发挥。

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本是从羲里娲乡秦安的女娲和伏羲而来。

秦安出土的文物历经千年,能够完整系统地勾勒出中华民族文化输入和输出的清晰脉络。

秦安出土文物中有三个鼎盛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文明初创的史前新石器时期。

秦安五营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头顶中央开口,作为实用的瓶口,口沿一周齐整浓密的头发,五官刻画简洁明了,四肢省略,橄榄状瓶腹饱满鼓起,通体像一尊穿着奢华外衣的怀孕女子,眉目之间端庄安祥,是秦安本土先民文化初创时期的代表。

第二个时期是西魏。

魏是鲜卑族取得并掌握统治华夏的政权,鉴于宇文家族强烈的民族自卑意识,西魏皇帝将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为国教来统治人的思想。从收藏于秦安县博物馆和帙散于民间的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石造像上,能看到欧洲的屋顶、非洲的大象、罗马的廊柱。这是秦安人民在古代将全世界的文化邀请进秦安这块热土,用输入的共和文化缔造华夏民族包容的伟岸。

第三个为盛唐时期。

叶堡杨家沟唐墓群出土的数量庞大、形态各异、几乎和真人大小相当的唐三彩天王踏小鬼俑,向人们叙说着盛唐时期万国来朝,秦安作为华夏文明文化对外输出通道丝绸之路关隘重镇的重要地位,召示着秦安即将迎来新丝路“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新契机,开拓新篇章。

秦安人民自女娲伏羲初创文明以来,无论政权如何转移更迭,经济文化如何跳跃腾飞,一直立足于以坚定文化自信来探索民族自强之路,向世界宣告着:华夏儿女才是世界文明之最古老的根本持有人,炎黄子孙才是引领世界文明走向明天的人。

作者简介

张泉林,別署悬罄室主人,甘肃秦安人。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字中的精神气质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渐渐地,写作成了完善自己最好的方式。概是因为二十多年时光中,把闲暇时间都用来看书写文字了,所以,至今除了写作好像也没有其他特长,真是很没出息呵。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且浮躁疯狂的时代,...

杂谈 王托弟 王托弟 ⋅ 2年前 (2023-12-11)

生活在别处 ——关于青春、爱情和革命

整整用了两天的时间,把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看完。这是我看过的他的第三本小说,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接触昆德拉的思想轮廓时起,我就对这位作家的作品产生挚爱。我喜欢的小说,一如我喜欢的影视作品一...

杂谈 王托弟 王托弟 ⋅ 2年前 (2023-12-11)

爱的艺术

亲爱的你们:七夕,这个美好的日子刚刚转过身,然而爱天天有,生活的温柔情话也无处不在。每一天都与爱有关。周末,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书中描绘了纯净、高贵的爱的图景。在他看来,真正...

杂谈 王托弟 王托弟 ⋅ 2年前 (2023-12-11)
热门文章
«    2025年6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