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王托弟/ “你再淹,我就把你的洋芋复了 。”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3-12-01 19:52:01 110 浏览

周末在家看儿子。

刚过一岁的狗狗娃跑起来已经很利。

这个狗娃,太害了,只要醒着,就一刻也不停地在大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窜来窜去,如果把门关起来,便一边用手拍打门扇一边“哦哦”地示意大人把门打开,像只野蛮的牛犊。

跟着狗狗娃跑一天,骨头架都要散了。实在动不了,我就对他说:“你再淹,我就把你的洋芋复了!听见了没?你个小猪猪。”

遗憾,我的话对他没有一点威慑力。小家伙精着呢,他比谁都明白,一家人把他跟个宝贝蛋一样,哪舍得动他一根毫毛。

尽管如此,每次我想用语言威慑一下他时,依然会说:“小威威,你再淹,我就把你的洋芋复了。”

记得小时候父母也这么说我们姐弟。只要他们这话一出口,我们姐弟就乖乖的了,连个大气都不敢出,因为,这句话的分量很重,一旦付诸行动,我们肯定受不住。

图片

这句话是我们陇城镇的(或者秦安县的吧)方言。

“淹”,和“骚情”一词含义差不多,大概就是嘚瑟的意思,比较好理解,譬如“一桶水不淹半桶水淹”中的“淹”便是这个意思。“复”则就不容易弄懂了,没有特定的生活经历,对复洋芋的场景是没有认知的,更体会不到被“复”的洋芋惩罚有多重。

在黄土高原的农村生活的人大都有过刨洋芋的经历。洋芋长在土里,藏得很深,加上颜色也是土黄色的,故第一遍挖后地里常有没捡干净的。于是,出于刨干挖净的节约理念或馍馍渣也能救人命的艰苦光阴,有些人就去地里挖第二遍。这种行为就叫“复洋芋”。当然,一个人扬言要复你的洋芋,并不是跑到你家洋芋地从土里刨土豆,而是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试想,怀着不放过一颗洋芋的信念,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最后一个土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气魄。一个人,但凡以这种气魄去干一件事,那就真的是要做细数活啊,怎么可能做不出斐然成绩来?如果怀着这种气魄收拾你,还不把你打个稀巴烂、让你找不到牙。

所以,被人复洋芋,后果很严重。

可是,我的狗狗娃不懂。一是他还太小(还是个很碎的碎娃娃),二是他根本不懂“复洋芋”是什么意思:那些行将消失的词汇,连他妈妈都在一天天淡忘,何况之于一个生长于京城的孩子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便是一方水土烙在一个人身上的印迹之一。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传承千年,蕴含着丰厚的地方文化。

比如“复洋芋”一词,虽寥寥三个字,却内含着一个地方几代人的时代命运,风轻云淡的表面下,是生活在特定时空中一个群的不堪负重。当我们明白了这个词的来龙去脉,便懂得它原来对人类发展在某个节点上一次梗塞的封存。

这种含蓄内敛又淋漓尽致的个性,让方言在普通话大行其道的时代脱颖而出,它不但让一群人有了情感归处,也使自身有了与众不同的美气。

可是,离家前,从未觉得方言有多美,一定程度上,甚至觉得它很丑陋,尤其当别人戏谑我带有浓烈西府方言的普通话时,这种感觉尤甚。于是,在和别人交流过程中尽量做到谨小慎微,生怕对方三言两语间就从我憋足的普通话中断定我是甘肃天水人。

后来,看贾平凹、路遥、陈忠实等作家的书,里面经常读到“胡骚情”、“你个瓜怂”、“咥一碗”、“香日踏了”、“能闹个啥”等字眼,仔细一琢磨,惊觉方言词汇在文学作品中原来这么优美,就像一个特立独行的侠客,于波澜不惊中倏忽亮剑,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这样的作品中,描写这样的场景,只有这样的方言才能做到恰到好处、事半功倍。

抑或因为甘陕方言有太多相似,尤其是同属西府特色的文化表达,让我有一段时间特别迷恋这些作家的作品,常翻来覆去地读,一度曾将里面的方言词汇或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读着读着,读到今天,就觉得“害娃”比“妊娠反应”的说法好,“撩程”比“动身”形象,“耍打溜势”比“不认真”生动,而像“几乎”、“费用”、“自卑“等词根本不能和”险忽”、“搅然”、“短精神”等相媲美,前者就像韩国整容回来的美女,美则美矣,但美得没有辨识度,美到千篇一律、乏味,后者虽不施粉黛,但自然、直率、有个性,是一种很绚烂、很突兀的美。

方言的美是一种大美,需要悉心咀嚼才能体味到其中的真意。越咀嚼越醇香,最后,迷恋上了。

以前,只觉得世界名著好,所以连国内名家的书都很少看。现在,书架上、床头柜上和办公桌上必备的书目中一定有我们陇城镇的镇志,几乎每天都会翻到“方言”那一节,一个词一个词地琢磨。

看镇志时间久了,结合自己在那片黄土地上的岁月,很多曾经不明就里的词便豁然开朗了,便知道了为什么把雷声叫“呼噜爷”、把孩子昵称为“狗狗娃”、说一个人贪吃贪喝就是“囊脏食”、管挣钱叫“挖光阴”、形容一个孩子淘气要说成“害”……

这样的词汇,对于那方水土的人不用解释就很明确,但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则很难释明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那么说。譬如,为什么将朋友叫“连手”,将蚰蜒叫“钱串子”,又为什么想给一个人颜色看看时会说“你再淹(或骚情),我就把你的洋芋复了”……

真的,很难解释。

当然,解释也没用。不曾在清水河流域生活过的人,当你对他说“看你个球势,咋灿来”,他还以为你在夸他呢——我就是这么“夸”狗狗娃他爸的,他听了很高兴。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王托弟|十分钟,一个拥抱 。

这件事已过去有大半个月时间了。事发当天,我就想记下来,不是因为这件事有多么重大,而是因为它太普通了,普通到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或明显或稀微。事情是这样的:大半个月前的一天。午饭过后...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4月前 (07-22)

王托弟/亦城纪事

搬至亦城将近一年了。直到这里,才算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日子,在京城有了个安稳的落脚处——尽管房子依然不是自己的,依然只是暂居。可是,这个世上,除了自己的生命外,还有什么能够真正属于自己呢?在动荡的年月,只...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1)

王托弟/我所理解的爱情

一直想对爱情的三个阶段:选择、交往、分手的现象进行分析。但回头一想,这是个多么重大又多么庞杂的主题呀,全方位分析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信手先写冰山一角再说:此篇文章仅对对交往中的现象作分析,选择与...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1)

王托弟/胡杨女人

三姐说:“王茜华这样的女人,有着斯琴的天然特质,容易走进角色,一定程度上她在表演她自己;在《当家的女人》中演绎的那位一心靠勤劳致富的现代农村女性,与斯琴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我自己没看过《当家的女人》,...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王托弟/愿新月作证,许得一世情缘

下班到家,已是晚上九点。踏入亦城小区的时候,一弯新月当空,倾洒下来的清辉把四周照得温婉可人。这如水般朦胧的清辉,携同地上昏黄的路灯,似乎要把人融化薄如蝉翼的衣衫,跟随灵魂飞舞的方向披散开去。大地不语,...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王托弟/百啭蔷薇(小说节选之二)

之第一章第二节又看了遍时间,已是五点三十五分!事先约定五点半吃饭,都过了五分钟,说不定那孩子早就在里面等着。我是长辈,还要做东,怎么能迟到。我看看手机,又环视一下四周,两道人流不止,走过来的女性,无不...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王托弟/你好,我就好

编前语这篇文章还是2011年底写的。至今,将近四年过去,心中的老师还是那个兢兢业业的老师,好像一直未曾改变;而我早已不是当年象牙塔中那个单纯的女孩,已被三年的职场生涯打磨锻造地不似纯真模样。从八岁上学...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王托弟/廊桥遗梦:相逢尽在扼腕时

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由于刚从大家庭中分出来,那时,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苦。我们五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弱小,因为我排行最后,故父母一向对我充满着比任何一个更多的怜悯。那时,我们的厨房的墙壁是用报纸糊的。约...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