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王托弟/在北京吃浆水面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3-12-04 21:06:33 51 浏览

图片

自三年前搬至亦城,房子虽然依然是租来的,但总算过得不那么动荡了,现世安稳了许多。于是,和所有住有所居的人一样,可以踏踏实实地让朋友来家做客——合租的岁月,空间实在太小,朋友也很少来。

现在,几乎每个月家都里会来一些朋友。其中,虽然天南海北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大多数是秦安老乡。

秦安老乡,不管是谁,来我家之前都会再三嘱咐,让我准备好浆水面和大碗,扬言要大饱口福。

有时因为琐事繁多,我会以我家太过偏远为理由而婉拒。

可他们听后,莫不指责我不够意思,批驳我不该用距离来拒绝他们:为了吃到浆水面,哪怕万水千山,他们也要来,气势很是磅礴,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就像南方人一天不吃点米,就会觉得跟没吃饭一样,我每天不吃碗面,肚子里就空落落的;隔三差五不吃顿浆水面,心里就莫名地发慌。

所以,我常在家里做浆水面吃。渐渐地,很多在京老乡和朋友知道了,一有机会就要来我家,不为别的,只为吃碗浆水面。有时来的人实在太多,以致我不得不买很多浆水,几乎把整个冰箱都塞得满满的。

图片

(冰箱中储藏的浆水)

之于一个从小吃浆水面长大的秦安女子,按理说窝一缸浆水没有一点难度,可是,抑或是我居家时间太少,故至今都不会窝浆水,在北京吃的浆水都是从秦安老乡开的微店里买来的袋装成品。圈里有些老乡知道此事后,说我忘本了,说我人到了北京,却没有把浆水缸背来,“浆水缸是秦安人的家传宝,人走到哪里,浆水缸就背到哪里”,言下之意我好像不是秦安人似的。

确实,好像哪里有秦安人,哪里就有浆水缸的影子。

譬如,在北京找家有浆水面的餐馆很难——不是一般的难,就算找到了,做的浆水面味道也欠佳——可只要一问落居京城的秦安人,家里都有浆水缸。甚至,2016年年底,我三姐来京伺候我坐月子,前后待了不到四十天,也窝一缸浆水。

在秦安老家,会不会窝浆水、窝的浆水口感如何,往往是评价一个女人是否称职的标志,所以,我常因自己不会窝浆水而汗颜。

虽然我不会窝浆水,但托互联网的福,吃的却是产自秦安当地的正宗浆水。

图片

(我做的浆水面)

我经常在老乡开的微店买浆水,且每次买十几袋,尽管如此,也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时候。尤其一到夏天,乡友们以浆水有败火解暑、消炎降压之功效,竟堂而皇之地跑来我家吃浆水面!有时,一下子来七八个人,我要下三四锅面、足足用六七袋浆水才够。吃饱喝足还不行,走的时候个别乡友还会带走一两袋。

抑或是做浆水面实在频繁,所以,厨艺颇差的我,做的浆水面在京城可是一流。这是我在京城为数不多的嘚瑟资本之一,所以,逢人就要炫耀一番。也因此,来家里吃浆水面的乡友们就更多了,几乎可以媲美民国时期太太们举办的文化沙龙。

我很享受这种因为一碗浆水面而蔓延出来的浓烈乡情。

每当我大汗淋漓地从厨房里走出来,看见乡友们捧着大瓷碗、仰着颈脖,咕嘟咕嘟大快朵颐时,心里便无限欢喜:眼前这些把川、粤、苏、鲁等各种名菜和高端西餐都不稀罕的人,竟然对一碗再简单不过的浆水面如此钟情,好似人间珍馐,唇齿间是掩藏不住的清香。

多么可爱的人啊。

看着他们,那些和清清淡淡的浆水有关的酸酸涩涩的记忆,也鲜明地出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在甘肃老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妈妈亲手做的浆水面的场景,祥和且悠长地一一划过,令我有种难言的悲欣。

曾几何,浆水面这种朴素清约的食物,竟然成为我们的一个标签:一个和自己的家乡紧密相连的标签。有了这个标签,我们便有了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秦安;我们便成了一家人,那就是秦安人。有了这个标签,老家人来我家就不仅仅只为吃一碗浆水面,而是和我一同赶赴一场关于家的盛宴。

图片

(有时还会做点手擀面)

是啊,对于一个秦安人,浆水面这种平淡又平常的味道一出生就融入我们的血液,侵入我们的骨髓,并镌刻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无论我们走在天涯海角,这个味道一定若隐若现地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渐渐地,幻化成我们魂牵梦绕的乡愁。

奇怪的是,不只离家多年的秦安人如此钟爱浆水面,刚刚走出家门的,竟也如此。

2017年5月中旬,我妈妈来京帮我带孩子,刚进家门,我问她想吃什么。还没从晕车状态中走出来的她,不假思索地就说:“做碗浆水面吧,清清爽爽地吃点,就舒服多了。”当时,家里还没有储备的浆水,于是,我赶紧去朋友的微店下单,一次性买了二十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三天两头我要给她做浆水面吃。

有人说,以浆水面待客,是我们秦安人最朴素、也最深藏不露的一个真诚礼节。

以前,我也朴素、深藏不露地用浆水面在京城真诚礼待客人。可是,如今随着离家年月越久,朴素和真诚更加浓烈,却没有丝毫深藏不露的迹象了,每每将自己的礼节表达得淋漓尽致:心中家乡的分量是如此沉重,以致我没有办法轻描淡写地去表达。

现在,即使乡友们不死缠烂打来我家吃浆水面,我也会软磨硬泡地邀请他们到家,然后,大张旗鼓地做一桌子浆水面。我多么希望,每一个来我家吃浆水面的乡友,吃完这顿,还想着来吃下一顿。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王托弟/亦城纪事

搬至亦城将近一年了。直到这里,才算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日子,在京城有了个安稳的落脚处——尽管房子依然不是自己的,依然只是暂居。可是,这个世上,除了自己的生命外,还有什么能够真正属于自己呢?在动荡的年月,只...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5月前 (12-11)

王托弟/我所理解的爱情

一直想对爱情的三个阶段:选择、交往、分手的现象进行分析。但回头一想,这是个多么重大又多么庞杂的主题呀,全方位分析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信手先写冰山一角再说:此篇文章仅对对交往中的现象作分析,选择与...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5月前 (12-11)

王托弟/胡杨女人

三姐说:“王茜华这样的女人,有着斯琴的天然特质,容易走进角色,一定程度上她在表演她自己;在《当家的女人》中演绎的那位一心靠勤劳致富的现代农村女性,与斯琴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我自己没看过《当家的女人》,...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5月前 (12-10)

王托弟/愿新月作证,许得一世情缘

下班到家,已是晚上九点。踏入亦城小区的时候,一弯新月当空,倾洒下来的清辉把四周照得温婉可人。这如水般朦胧的清辉,携同地上昏黄的路灯,似乎要把人融化薄如蝉翼的衣衫,跟随灵魂飞舞的方向披散开去。大地不语,...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5月前 (12-10)

王托弟/百啭蔷薇(小说节选之二)

之第一章第二节又看了遍时间,已是五点三十五分!事先约定五点半吃饭,都过了五分钟,说不定那孩子早就在里面等着。我是长辈,还要做东,怎么能迟到。我看看手机,又环视一下四周,两道人流不止,走过来的女性,无不...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5月前 (12-10)

王托弟/你好,我就好

编前语这篇文章还是2011年底写的。至今,将近四年过去,心中的老师还是那个兢兢业业的老师,好像一直未曾改变;而我早已不是当年象牙塔中那个单纯的女孩,已被三年的职场生涯打磨锻造地不似纯真模样。从八岁上学...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5月前 (12-10)

王托弟/廊桥遗梦:相逢尽在扼腕时

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由于刚从大家庭中分出来,那时,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苦。我们五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弱小,因为我排行最后,故父母一向对我充满着比任何一个更多的怜悯。那时,我们的厨房的墙壁是用报纸糊的。约...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5月前 (12-10)

秦川/北京,你大爷

初夏,太阳一大早爬了出来。人还慵懒在床上,光线已经透过窗户玻璃,刺破薄薄的纱帘明晃晃照耀睡意朦胧的眼。想继续睡,已不再可能,看看表,每天上班的钟点到了,起床穿衣洗漱,出门。楼外正前方,视野中是两楼之间...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5月前 (12-10)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