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蔡金喜/到千户永乐庙赶一场庙会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3-11-30 10:35:34 60 浏览

在秦安,不管哪里,只要有庙会,就很热闹。庙会上,秦腔唱得气势非凡。

不管世事怎样变迁,村庄怎样干瘪,唱秦腔的气势不但一点没有减弱,而且一年比一年盛大。

秦腔,早已根植在西北人的血液里了。

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对秦腔的热爱是根深蒂固的。秦腔,是黄土地儿女的精神食粮。苍劲悲壮,唱出了西北人的情怀;慷慨激昂,唱出了黄土地的风情神韵。

离我家最近的是千户永乐庙会。

永乐庙也叫泰山庙,和麦积五龙、甘谷金山接壤,因地处三交界,故庙会场面大,三个地方各有特色的美食小吃汇聚在一起,可以说是美食文化交流的一次盛宴。

甘谷金山的油圈圈、发面软,加上胡麻油,真乃一绝。炸至皮黄酥脆,中间裹上葱花,咬一口,满嘴留香。

大家知道麦积五龙的啥好吃?当然是然然凉粉。用洋芋淀粉做的,柔软透亮,用勺子刮成疙瘩形状,伴上辣子、醋、蒜,又辣又酸又可口,是女性的最爱。

做然然凉粉看似简单,要做好很难。我在家里学做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浪费了很多洋芋淀粉。母亲看见了,总笑话我“弄不成”。

图片

最值得一提的是秦安蒜面。

煮熟的面条,晾凉后,一团一团摆放在大木盘里。一个擦得油光黑亮的瓦罐,一把木勺,是老字号的标志。瓦罐里汤汁浇头的香味,远远飘来,让人不停地咽口水,坐在长条板凳上吃一碗,那叫一个舒坦。

想要把这几种小吃尝到,就得去千户永乐庙会。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正会。赶会看戏,人山人海。

小时候逛庙会,不是为了看戏,而是为了解馋,为了能吃一碗然然凉粉、喝一杯汽水、吃个油圈圈。

到会场,左看看右逛逛,看在人群里能碰见外爷或外婆不,找见他们就有盘缠了。

拿到盘缠,就约上玩伴,看哪里有新鲜好玩的游戏,打上几发气枪、射几个气球。身上的盘缠,精打细算,还是花得一分不剩,最后,蔫塌塌地回家。

长大些,也能看懂秦腔了。于是,就期盼着一年为数不多的几个庙会的到来,去看秦腔。

请秦腔剧团演出是庙会的主角:有了大戏,才算过庙会。

曾记得小时候,不知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小孩专门跑去只是为看秦安秦剧团的瘦旦儿(艺名)。瘦旦儿既能唱旦,又能丢丑,一出场,整个戏场就沸腾了,大人娃娃齐喊“瘦旦儿出来了,瘦旦儿出来了”。用现在的话说,瘦旦儿是绝对的大腕,绝对的明星。

秦安人对秦腔的痴迷绝对不低于陕西人。

九十年代,谁家有几盒秦腔磁带,或者到后来,谁家有几张秦腔光碟,就深受到乡亲们的追捧。但是,到戏场看戏的气氛,绝不是磁带或光碟能代替的。

顺着秦安西川镇往千户方向前进,川道里一片郁葱;公路旁,几棵老榆树挂满了榆钱,在大风中摇曳;扑鼻而来的,是阵阵青草夹杂着泥吐的芬芳。

面包车缓慢地爬上山梁,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小麦,交相辉映着。

站在千户岭上向远望去,一切尽收眼底。

远处,山峦泛着青色,触摸着云层;近处,村庄炊烟袅袅,信鸽回旋,发出悦耳的哨声。

绕过山梁,不足三公里路,就是通往庙宇的大坡,庙会前夕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商品,最多的是小孩的玩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孩子们吹喇叭的声音此起彼伏,气球和气枪,一下子把我带回了童年。

找寻了半天,没找见照相馆。

小时候,好多照片都是去戏场照的,戏场的照相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那时,戏场里照相馆的生意特别好,照相是要排队的。随着时代变迁、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像素高清,昔日的简易照相馆已经淡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舞台。

庙里,彩旗随风招展,香烟缭绕,古罄声空灵悠扬。圣神的古庙,充满了神秘,香客络绎不绝。

最热闹的地方还是戏场。

戏还没开始,离舞台最近的地方已经挤满了人,全部戴的是草帽,一眼望去,白压压一片。卖草帽的大叔,手托一摞草帽,穿梭在人群中,不一会就所剩无几了。

台口两侧,高音喇叭里唱着秦腔,伴着电流声,能钻进人的骨头里:好一个打怕春来是夏天,红粉佳人两鬓斑,我说你不是薛平贵,你说我不是王宝钏,寒窑里,无有个菱花镜子看……

戏场旁边的大场上,一群穿着红衣服、黑短裙,戴着白色手套的大嫂们跳着广场舞,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是她们展现舞姿最好的机会,惹来不少年轻人驻足观看,让人想起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的确是这样的。

农村人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光追求衣食无忧,还追求精神享乐和时尚。

看着家乡的变化,回想起小时候唱大戏的场景,一切都在变,唯独不变的是对家乡的感情。眼前起伏的山梁,和我心中的思念一样,没有尽头。

这个时节,让我们回家赴一场庙会吧。沾一身黄土,听一段秦腔,吃一口苦苦菜,让家乡的风吹尽身上的浮华。

城市没有家乡的寂静,没有美丽的风景,没有淳朴的乡情,更没有家乡的庙会。所以,我们回家吧。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蔡金喜/爸爸的养牛情结

“别亏待了老牛,最起码让吃饱呢么。”这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家牛棚搭建在后院,稍有空闲,爸爸就在后院忙碌。冬日里的太阳,慢慢悠悠地升起,和后院那颗老榆树一样高时,爸爸就从牛棚牵出老牛拴在杏树根上。...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6月前 (12-05)

蔡金喜/磨面——记忆中的面香和家的味道

爸妈五点就起来开始挑水,直到三个水缸的水都海海漫漫的。我还睡得迷迷糊糊,就听见妈妈扯着嗓喊:“赶紧起,几点了都,没个烧香的,全是拔胡子的。”我用被子把头捂住,热得冒汗,都快窒息了也不愿意起来。阳光透过...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6月前 (12-05)

蔡金喜/陨落的咪啦花

大风摇曳着瘦弱的枝叶,粉红色的花瓣吐露着芬芳。移栽回家,花蕊变黑;轻轻触碰,粉嫩的花瓣凋零,咪啦花落了。这是咪啦妈妈的梦,是咪啦妈妈怀咪啦时做的一个梦。七月流火,天空如蓝色绸缎一般,蝉鸣不断,让人心烦...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6月前 (12-05)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