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韩乾昌/当我写村庄的时候,我在写什么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3-02-14 20:18:09 544 浏览

当零零碎碎写下的一些文字,要集结起来时,才发现诉诸笔端的,还是村庄里的,过去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那人那事,与那村庄,当初都是曾尽了一切办法想要逃离了去的,而今蓦然回首,却发现,身处异乡,心在原地。

我想,我是一生也逃不出了,逃不出那草木灰里升起的袅袅炊烟,逃不出那矮矮的坟墓掩映下的,一方小小的天地。

当我甘于束手就擒时,却又发现那天地是如此之大,乃至想用文字去描画,却无论如何的努力,也不过捕捉了一星半点。而这一星半点,也足以弥补我心上那个缺了,倘若没有这星星点点的弥补,我想,我将是一个残缺的人,就像矗立在秦家塬的车马,站着,却失去了挥望的翅翼。于是,每一次的书写,便是一次采撷,都是撷来一抔黄土,虽微薄,却也有如女娲抟土造人的专注。

我的热忱来自哪里?

曾以为是所谓心底的怀恋,现在看来,还是源于那黄土地本身。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身养于斯,心长于斯。

当我的母亲在黄土盘成的炕上生养了我时,就注定了,我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谛听,都必然和黄土发生联系,也注定了我一生的命运,离不开生养我的黄土地。

黄土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以及那村庄上袅袅升起的炊烟,牵牵绊绊,使我一头植根大地,一头仰望苍穹,以把我深切的依恋和景仰连接起来,以告天命,以达天听。

由此,我便无论身在何处,也有了根。

有了根,便浪迹天涯也不觉漂泊无依;便知道,那风物,那土地,都在等我,等我回去,我便要于异乡的夜,以文字抟她们的模样,也抟一个完整的我自己。

当我写村庄的时候,我在写什么,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倘若在过去,我要回答自己,我写的是瓦屋顶上的一蓬衰草,是划过洋槐树梢的一鸣鸽哨,是埂塄上老祖母的一声呼唤,是吼在风尘中的一嗓子秦腔,是阳光下散发清香的驴粪蛋蛋,是窗台上明明灭灭的灯火,是小少不经事时,画在颓墙上的一团斑驳的线条,是澄明高远的天空下,爷爷烟锅里的一声叹息……

而今这些,竟一并的远去了,远去了。

曾以为的一切,是一个永不更改的事实,就像小时候,从不相信某一天爷爷也会死去。然而后来,随着爷爷的身影佝偻成荒野里一方矮矮的坟墓,在荒草萋萋下,掩映出一个倔强而孤独的背影,桃花依旧,人面模糊,当初以为的事实,在时间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终于懂得,一些事,必须学会去接受,也知道所有人,注定都将远去,就像我不得不接受村庄的改变。

我宁可她是永远不变的,因为那里有我回不去的过往,储满了我的记忆,而我是一个靠着记忆活下来的人。

随即,我又觉得自己的自私。

身在异乡的我,有什么权利要求为了自己的活下去,而让至今留在那里的人们永远停在原地?

那是一片贫瘠焦渴的土地,当初,为了活下去,他们有着用双手剖开地球之核的勇气,却最终刨不出一眼能养活人的泉水,可他们还是一代又一代的,生下来,活下去;今天,终于赶上一个好时候,终于可以不必像珍视一滴眼泪一样的,珍惜那一眼瘦瘠的泉水,我又如何能自私的想要他们停在原地,仅为我残存的记忆,仅为我疲惫时能够在若干年后,循着原路回去?

当这么想时,我终于与故土,与故人,与自己,以及记忆里的一切,达成和解。

改变是必然要发生的事,就像我们的长大,得到即意味着失去。

然而,终有不甘,这不甘在于,妄想要为这不可更改的事实留下些什么。

能留下什么呢?想来让人惆怅。

终有一天,我们,都将离去,一些记忆也将永远的随风而逝。只是,如果我们的后代某天回问这段消失了的历史时,是否该有个凭借?否则,他们若要问起自己,从哪里来,向何处去,闻听斯问,倘地下有知,我们将如何答对?

尽管这世上,太多人的来去,本不留痕迹。就像一次次的回到故土,想起一些人,他们曾那么鲜活在这片土地,而经年后,当一些岁月飘散,终于模糊了记忆,他们的踪迹,仿佛原本就不存在,仿佛连记忆也不可靠起来。如果不是旁人偶尔的说起,根本不知道曾有过这样一个人,以及经历过怎样的故事。

生命的历程放在历史的背景下,不过一瞬,而这一瞬对一个曾鲜活过的人,鸡毛蒜皮也是轰轰烈烈。

然而,随着他们的远去,所有人和故事终成了一个一个的坟茔,那坟茔前来来往往的人,磕个头,或戚戚的,或笑笑的,然后转身离去,雨驻风来,终于成为一个符号,年长日久,终于连那符号也没有了,乃至于让后来者觉得,这世界也不过原本如此,一切的更替轮回,也不过原本如此。

那是怎样一种孤独?

如果说人生本就是一个孤独的旅程,所有的存在即意味着寂灭,起码,是否该为这亘古的孤独留存一个继续下去的注解?于是,我想到了文字。

世上的文字,留下的九牛一毛,大多都在时间里衰朽了,我无法奢望这些卑微的文字能够幸免于难,然而,还是妄想能留多久是多久,哪怕妄想也仅是妄想,哪怕给儿孙,于茶余饭后徒增一个笑谈,也足以欣慰,便是笑谈,也不至那笑谈里空透着虚妄,起码知道,这天空下,曾有一些人,他们来过,活过,经历过;这土地上,曾蓄养有一个共同的根,长出同一张面孔,他们,都是伏羲女娲的后人。

如果问,当我写村庄时,写下的是什么,姑且把这当做一个勉强的答案吧。

我是个散漫的人,常惯做无用的念想,时间暨久,便有把这念想变成文字的念头。

这字,都是业余时间用手机一个一个敲出来的,当时只为一个肤浅的告慰,寸积铢累,竟也有了几十万字,使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也正是这不敢相信让我突然产生留住的妄想,又因为一些老师、乡亲和朋友的鼓励,才赋予这浅薄的文字一点意义。于是,便真的壮起胆子,有了集结的勇气,到今天,便有了这本薄薄的册子。

在此,特别感谢唐山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红学家王家惠先生,因偶然的机缘,得青目有加,于百忙中拔冗而为薄文赐序,感激之情无以言表,特述三二言聊表万一;感谢吾友宋庆中先生的真挚引荐,并勘拙文之谬误;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及本社编辑徐家春先生的热情帮助与鼓励。

感谢一直以来追随我的文字,一路分享我的喜怒哀乐的读者,因为你们,我才有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与勇气。这本册子属于我,更属于你们。

最后,感谢生养我的那片黄土地,使我无论怎样的得意和失意,疲惫或喜悦,知道还有个去处,让我明白——

所有的远去,都只为一个归来。

作者简介

韩乾昌,甘肃天水张家川人,七零后暖男一枚,现居兰州。喜欢文字、崇尚自由,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悲悯的现实主义者。偶有心结,小撰成文。已出版散文集《乡关何处》,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樊礼怀/渐行渐远的村庄

父亲和母亲到新疆给弟弟带孩子去了。走时卖了母猪和一窝猪娃,卖了一架玉米,卖了一包麦,关了水阀,拉了电闸,锁上门。家里那只小白狗脏兮兮的,打斗中伤了一只眼睛,看家护院特别灵,我好久不回家它都记得我,主人...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0月前 (12-08)

何国宗/永远的村庄,永远的家乡

生在这个庄,长在这个庄。于是,就成了家乡的一员。上天让我降生在这个狭小又闭塞的庄子,既让我感激,又让我满怀忧郁。懵懂时,最多的是喜爱。喜爱村里的人和事,喜爱前山后湾丰茂的庄稼。每一条沟谷深处都有清凉的...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0月前 (12-02)

窦小四/雪落在马关的村庄

很多年以后,当我把马关像一个铺平的核桃一样放在我的手心里把玩的时候,我看到了河流,它们和在这黄土地上生存了无数年的人们的眼泪一样,从远古的不知来处,经过清水河,一直流到了马关以外的无数个和马关一样的乡...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0月前 (12-02)

山柳|最后的村庄

最后的村庄 没有谁会像我一样独对一座村庄的伤痛镰割苜蓿铲锄草的昨天已经远去今天的村庄能听到野草一寸寸啃骨头的声音打鼓,跳神,耍社火,碾场这些曾经熟悉的字眼悄悄地退出了村庄的字典泉眼枯竭,农具...

诗文 山柳 山柳 ⋅ 2年前 (2022-06-30)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