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托弟/烟火人间,青衣之美
所有戏剧,最喜秦腔;所有女人,最喜青衣。
就像生活不能没有女人,秦腔不能没有青衣。几乎每部秦腔,都会有青衣,可以说,有多少部秦腔,就有多少个青衣。
青衣,往往是凝重而有风采、贤淑却又富有主见,正派端庄但又不乏小私欲的女人。一个青衣艺术形象,就是一个鲜活的尘世女子,但她又不会落入媚俗。
青衣的扮相、唱腔和身段,都美得如同一个梦,只要她们一出场,便可征服台下几乎所以的男人和女人。
但青衣之于男人和对于女人是完全不同的。
青衣之于男人,真的就是一个梦,是贤妻良母和梦中情人的完美结合,似乎唾手可得却又遥不可及。所以说,男人看青衣,看的是风月。
但青衣之于女人,或女人之于青衣,则是生活之于人生,或人生之于生活,是感同身受的,是心灵相见的。所以说,女人看青衣,看的则是悲喜。
可见,最懂、最怜惜青衣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
尘世间的每个女人,莫不是生活中的青衣:走过小家碧玉,褪去了活泼俊俏,内心沉静下来了,连衣着都素雅清淡了起来,启开的是一段人间持重沉稳的烟火生活,身上散发的亦是人间烟火味。
人间烟火味,也许是青衣最明确见底的姿态,她们德容言功兼备,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将破碎凌乱的凡尘生活打理地有条不紊,一如她们身上的衣衫,简净、端然。
青衣之美,不是青春的,而是岁月的。她们本可以在静美的岁月中一直美下去,可是,剧情定要为她们设定一段平淡无奇不再的日子,让她们的爱恨情仇在那一刻迫不得已地爆发,排山倒海般倾泻而出。
也是,在烟火面前,哪个女人不是端然的,不是持稳的,不是要面对爱恨情仇的呢?青衣也不例外。
可是,青衣与花旦、武旦的快言快语、刀剑相见不一样,也与老旦的隐忍不同,青衣好像必须要饱受爱恨情仇的渗入、浸泡、煎熬,好像不经过刻骨铭心的磨砺和曲折,便不足以表现出她们内心深处的柔情、果决和大义来,便不足以证明她们是青衣。
正是因为戏剧对青衣的这种角色设定,所以,青衣的命运往往是多舛的。譬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周仁回府》中的李兰英和胡秀英,《窦娥冤》中的窦娥,《王宝钏》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玉蝉泪》中的曹芳儿,《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火焰驹》中的黄桂英……不管是皇家贵妇,还是民间贫妇,也无论胖瘦妍媸,几乎没有谁的命运是平坦的。
青衣的多舛命运,常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来。她们如此,是因她们本身就是一块玉,陷污泥而不染,不管生活多苦多累,心里总有一朵青莲盛开,就算风雨飘摇中也在凌空绽放。
如果青衣心中没有一朵盛开的青莲,在生活考验来临之际,选择妥协以苟全,甚至荣华一生不是没有可能,但她们不会选择苟全,更不会要什么荣华富贵,因为,她们是青衣啊。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就像几乎每一部戏中都有一个青衣,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也有一个甚至无数个青衣存在,她们虽然在细枝末节上有着你我她一样的狭隘、私欲和贪恋,但一旦面对生死大义或正邪相持,她们的贤惠、德行、道义和善良便一马当先了。
可以说,每一个女子都是一个青衣。
所以,每每看戏时,只有女子最能理解戏中青衣的悲欢离合。
在乡村露天的戏场或城市的剧院,每次都是台上戏如人生,台下人生如戏。下面看戏的你我是生活中的青衣,台上扮演青衣的是戏曲中的你我。台上台下共悲欢、同离合。这是戏曲中青衣的魅力,也是现实中女子的魅力。
青衣的魅力,或柔情似水,或撼天动地,演绎的都是女人的真性情。戏剧中有了这样的女子,故事才荡气回肠,才动荡直抵心扉;生活中有这样的女子,这人世间才多出一份柔情哀怨,百结惆怅或浩然之气。
青衣,让我们懂得身为女子的担当,让我们懂得身为巾帼不让须眉,更让我们懂得朗朗乾坤之下做什么样的女子才更值得世人尊崇。
青衣不啻美在性情,也美在唱词。
所有戏剧中的女性角色中,只有青衣的唱词最饱满,几乎整部戏中女性最绝美的唱词都是专为青衣而写的。
秦腔中的经典唱段,几乎每一句都是优美绝伦的诗词,一字一句,一丝一缕,一点点地让内心的起伏和缱绻流出来,淌出来。那些优美的唱词,让观众通过青衣简约的衣着发现了一颗华丽的心灵。不过,刻在这颗心灵上的,几乎全是人世的悲和苦,很少欢与喜。
然而,正是青衣几近绝望的悲和苦,才让秦腔激越浩荡在每一个西北人的心间,历经千年而愈盛。
西北人对于秦腔的钟爱是天然的,西北女人对于青衣的钟爱是入骨入髓的。
很多时候,只要舞台上水袖碎步和着伴奏一开始,一句还没唱出来,台下的女人便知道那个眉黛微蹙、嘴角含愁的女子的所思所想。这便是为何很多女人听了一辈子的秦腔,几乎一句唱词也没听懂,却偏偏对戏中人的喜怒哀乐了然于心的原因:无论那个女人唱的是什么,都唱的是人生啊!
因为,不管台上人的脸上,或嗔,或笑,或怒,或娇羞,或幽怨,和台下人一样,统统都是凡尘女子的喜怒哀乐。
看那神情、那姿态,听那耳熟能详的伴奏,谁能不懂戏中人是喜欢了还是忧伤了?
台下的女子如此,台上的青衣更是如此。
青衣怎么能不懂的青衣的悲喜呢?
有时候,伴奏一开始,她们就分不清自己在扮演戏中人呢还是在诉说自己,好似一上场,戏中人的命运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也拉开了大幕,再也分不清那一刻的自己到底是谁,于是,每每到动情处,尤其唱到需要放声恸哭的戏份,演员真真地泪流满面、不胜悲戚——能在别人的故事里留下自己的眼泪,除了入戏太深,便是人生如戏了。
这样撕心裂肺的悲苦,这样令人心酸的人生,这样可怜可叹的青衣命运,怎能不让人钟爱?
戏剧中的青衣,她们的命运虽然多舛,莫不要,但经历跌宕和起伏后,莫不是好的结局:生的成仁,死的就义。这是对青衣的命运设定,也是整部戏的能量所在。
正是因为秦腔对青衣的命运这样的设定,才让我们生活中的青衣更加明大理知大义,看见希望,找回挣扎向前的勇气,将破碎凌乱的凡尘生活打理地有条不紊。
生活中有太多的挣扎,所以,我们都爱看戏,且最爱看青衣。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人间所有的女人,经过岁月之后,都会成为青衣;所有的男人,数尽红尘以后,都会爱上青衣。青衣最后的归宿,就是这些了解到人世沧桑的人们的心里。”
- 上一篇: 彩云/擦肩而过
- 下一篇: 王艳红/黄土地的儿女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王托弟|十分钟,一个拥抱 。
这件事已过去有大半个月时间了。事发当天,我就想记下来,不是因为这件事有多么重大,而是因为它太普通了,普通到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或明显或稀微。事情是这样的:大半个月前的一天。午饭过后...
王托弟/七夕:唯有持久的经营,才能有每天的好风光。
七夕了呵。若非前几天闲聊中朋友提及,繁碌差一点让我忘记了这个节日的到来。我向来注重仪式感,原因无它,仅仅为了让自己日复一日的光阴在某个时间节点能与众不同,进而给自己一个比平日多些深情厚意的契机。故而,...
王托弟/亦城纪事
搬至亦城将近一年了。直到这里,才算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日子,在京城有了个安稳的落脚处——尽管房子依然不是自己的,依然只是暂居。可是,这个世上,除了自己的生命外,还有什么能够真正属于自己呢?在动荡的年月,只...
王托弟/我所理解的爱情
一直想对爱情的三个阶段:选择、交往、分手的现象进行分析。但回头一想,这是个多么重大又多么庞杂的主题呀,全方位分析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信手先写冰山一角再说:此篇文章仅对对交往中的现象作分析,选择与...
王托弟/胡杨女人
三姐说:“王茜华这样的女人,有着斯琴的天然特质,容易走进角色,一定程度上她在表演她自己;在《当家的女人》中演绎的那位一心靠勤劳致富的现代农村女性,与斯琴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我自己没看过《当家的女人》,...
王托弟/愿新月作证,许得一世情缘
下班到家,已是晚上九点。踏入亦城小区的时候,一弯新月当空,倾洒下来的清辉把四周照得温婉可人。这如水般朦胧的清辉,携同地上昏黄的路灯,似乎要把人融化薄如蝉翼的衣衫,跟随灵魂飞舞的方向披散开去。大地不语,...
王托弟/百啭蔷薇(小说节选之二)
之第一章第二节又看了遍时间,已是五点三十五分!事先约定五点半吃饭,都过了五分钟,说不定那孩子早就在里面等着。我是长辈,还要做东,怎么能迟到。我看看手机,又环视一下四周,两道人流不止,走过来的女性,无不...
王托弟/你好,我就好
编前语这篇文章还是2011年底写的。至今,将近四年过去,心中的老师还是那个兢兢业业的老师,好像一直未曾改变;而我早已不是当年象牙塔中那个单纯的女孩,已被三年的职场生涯打磨锻造地不似纯真模样。从八岁上学...
王托弟/廊桥遗梦:相逢尽在扼腕时
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由于刚从大家庭中分出来,那时,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苦。我们五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弱小,因为我排行最后,故父母一向对我充满着比任何一个更多的怜悯。那时,我们的厨房的墙壁是用报纸糊的。约...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