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李文斌/小菊的母亲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3-12-05 10:41:17 57 浏览

小菊是我的同事。

小菊是标准的琼瑶笔下的美女,善良、温柔、大方。小菊生就一副好嗓子,虽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是凭着对唱歌的热爱,通过自己的摸索和一番勤学苦练,却也唱得有模有样,曾在县政府举办的歌唱比赛中夺魁,现在是县里文化活动和各类庆典中的常客。小菊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小菊还懂摄影。小菊的生活忙碌、充实而又多姿多彩。

小菊的丈夫在国税局工作,擅长摄影,所拍摄的作品在摄影展中多次获奖。一双儿女在读小学,小菊的家庭可谓幸福美满。

小菊的母亲在学校门口经营着一家小卖部,一个人包办一切,进货、理货、销售,全都是亲力亲为。快七十岁的人了,似乎不知疲倦。没有人知道小菊的母亲干了多少年了,就连小菊和她自己都不清楚,快三十年了吧。一年又一年,毕业的学生如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批又一批,小菊的母亲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她俨然已成为学校的一部分。不知是哪一届毕业的一名学生将小菊母亲的照片传到网上,引起一众学子的感慨,并调侃到,唯一不变的还是小卖部的老太太。

闲暇时与小菊聊天,话题总是围绕着她的母亲,而关于父亲的内容少之甚少。偶尔谈及父亲,她总是一语带过,似乎记忆中不存在父亲这个角色,她的父亲好像是个迷。直到一次偶然查看小菊的空间动态,读到一段阴暗、压抑、隐晦的文字,惊讶之余,问及所为何因,她才向我谈及了关于母亲的尘封往事。


(一)

小菊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在西北地区一个偏僻而又封闭的小山村里。

在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条件极其落后。小菊回忆说,当时她们村子里只有一户人家有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与落后的物质条件相随的是村民们愚昧无知的思想。封建迷信弥漫着整个村子。有人生病了,首要的不是去看医生,而是去问阴阳先生或者算卦的;家庭有矛盾,不是去调和,也是去问他们,似乎他们是万能的:阴阳先生和算卦的是最受村民尊敬和最有威望的人。

小菊的姥姥生了四个女儿,没来及生儿子,姥爷便先去世了,留下孤女寡母。在那个年代,让一个带着四个女儿的母亲再嫁人,或者是找个上门女婿,机会渺茫。小菊姥姥便也死了这条心,恁是一个人,一股了倔劲,含辛茹苦,将四个女儿抚养成人,并给找了婆家,可谓是劳苦功高,但是也累坏了身体。

小菊的母亲在四姐妹中排行老幺,天生一副美人胚子,待字闺中时,十里八乡上门提亲的简直踩坏了小菊家的门槛,最后嫁给了邻村一位在水电站工作的工人。在那个年代农民似乎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代名词,农民嫁给工人可谓高攀了,可算是给小菊的姥姥争了口气。

然而,好景不长,小菊的母亲嫁过去没几年,小菊姥姥的身体便垮了。这下可苦了小菊的母亲,谁让她离的最近呢,小菊的母亲又是个孝子,于是便隔三差五往娘家跑。既要忙婆家的里里外外,又要忙着照料母亲,常常是饭熟了,自己顾不得吃又跑回娘家照料母亲。

日子久了,婆婆开始不满了,有意见了。

婆婆担忧的是小菊的母亲忙于照顾小菊的姥姥,自己的后半生谁来照顾啊!于是婆婆便开始教唆儿子,要儿子管住自己的老婆,叫她别动不动往娘家跑。小菊的父亲是一个没有肚量和主见的男人,听了婆婆的话,便来责备小菊的母亲。劝她以后少回娘家。小菊的母亲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骂道:“我妈一个孤苦伶仃,辛辛苦苦将我们抚养成人,又是一身的病,你不可怜也就算了,反倒说出这样的话来,着实让人寒心,有这样为人子女的吗?”小菊的父亲觉的她说在理,便不吱声了。此后,小菊的母亲反而往娘家跑的更勤了。

婆婆见儿子不中用,便亲自出马了,先是旁敲侧击,后来便是直接警告了。奈何小菊的母亲爱母心切,想到卧病在床的母亲无人照料,心急如焚、身不由己地往娘家跑。婆婆见小菊的母亲对自己的劝告无动于衷,心内一团怒火直烧到脑门,便横了心打定主意要将小菊母亲扫地出门:反正自己的儿子是公家人,吃皇粮的,不愁讨不着老婆,小菊又是个丫头片子,不值得稀罕。

婆婆使出十八般武艺发起了进攻。先是到街坊邻居那儿数落小菊母亲的不是,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得像祖宗一样供着,稍有不满便摔碟子摔碗……当然这些都是婆婆自己的丰富想象;后来是自己把脸抓破了,却赖给小菊的母亲,然后跑到大门外向过往的村民展示她所受到的媳妇的虐待;再后来是,小菊的母亲跟野男人在外面鬼混了,和野男人在玉米地里翻滚,这更是无中生有的事。

婆婆的演技高超而逼真,于是善良而天真的村民们相信了,相信小菊的母亲是个懒惰、恶毒、淫荡的坏女人,于是便替婆婆来教训她。小菊的母亲走在路上,便有长了眼睛的石头和土疙瘩向她袭来,小菊的母亲躲闪不及:这是男人们惯用的伎俩。女人们则投来一种恶狠狠的眼神,似乎要将小菊的母亲生吞活剥了。小孩们则跟在小菊母亲的身后乱骂,语言不堪入耳。在家里又是婆婆的哭闹,丈夫在外面工作,一年半载回来几次也是冷言冷语。好多次,小菊的母亲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想到年幼的小菊和可怜的老娘就忍了。

婆婆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终于在一个黄昏,下达了驱逐令。小菊的母亲这才恍然大悟,便豁了出去跟婆婆大吵一架,当晚和小菊回到了娘家。

小菊的母亲也是年轻气盛,第二天和小菊的父亲在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

从此,小菊成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了,小菊的噩梦便开始了。

小菊告诉我,她曾瞒着母亲,到那个村庄去找自己的父亲,开门的恰好是父亲,却没有让她进门,只是冷冷地说:“娃娃回去吧,咱们以后没什么关系了。”说完便又合上了门,任小菊怎么敲门也不理,小菊只得悻悻而回。


(二)

小菊的母亲回到娘家不久便有人上门提亲了,而且愿意倒插门。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吗?对方是个庄稼人,老实本分,小菊的母亲便同意了。亲戚邻居坐到一起,吃顿便饭,做个见证,便是名义上的夫妻。

庄稼人勤劳能干,侍弄庄稼是一把好手。每天天色刚泛白,便出门下地了。庄稼人对小菊也是很疼爱,小菊母女总算过上了舒心日子。

可是,突然有一天,发生的晴天霹雳之事,又将这美好的一切摧毁。

庄稼人是被村民抬回来的。小菊的母亲跑上前看时,只见庄稼人脸色铁青,鼻孔里只有出的气,却没有进的气,捱到子夜时分死了。

发丧时,小菊的母亲哭的天昏地暗,她无法相信这样的事实,早上出门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怎么就被人抬回来了呢?怎么顷刻之间就没了呢?

对于庄稼人的死因,村民们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猜测,去打听。有这样一种谣言在村民中传播开了:庄稼人是被小菊的母亲毒死的,理由是小菊的母亲嫌弃庄稼人,认为庄稼人配不上她,想找个能配得上她的,所以才下此毒手。

如此荒唐、漏洞百出的谣言,竟然获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同,小菊的母亲就这样无辜而又莫名其妙的背上了谋杀亲夫的罪名。谋杀亲夫在村民们的眼中是天理不容的,是十恶不赦的,在旧社会是要被浸猪笼的。小菊和她的母亲被村民彻底的孤立了起来,甚至不允许和他们同吃一眼泉水,小菊的母亲得到另一个更远的地方挑水吃。

可是后来又有了另一种传言,而且这种传言占了上风:庄稼人是因为得了不治之症,被家里人赶出门的。他向小菊的母亲隐瞒了自己的病情,欺骗了小菊的母亲,小菊的母亲做了冤大头。这种传言不知是真是假,可是却将小菊的母亲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

小菊的姥姥因为庄稼人的死受了惊吓,又是操劳担忧,时日不多也就去世了。小菊的姥姥葬礼上,小菊的母亲哭的死去活来,昏厥了好几次,醒来又是接着哭,哭哑了嗓子,哭坏了眼睛。


(三)

经过这一劫,小菊的母亲心灰意冷,对男人不再抱什么希望。小菊的几个姨和街坊邻居都劝小菊的母亲趁着年轻还有姿色再找一个——家里没个男人怎么行啊。可奈何小菊的母亲就是不松口,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一晃三四年光景过去了。

“有意插花花不发,无心栽柳柳成荫。”

也是小菊的母亲命犯桃花,竟然在赶集时邂逅了一位离婚了的生意人。

生意人风趣幽默,走南闯北,是见过大世面的,又是有钱多金的主,而且有一项令村民们羡慕的绝技:算卦。小菊的母亲被生意人深深的折服了,当生意人提出要与小菊的母亲结为连理时,她便满口答应。村民们都感叹小菊的母亲时来运转了,发达了。

这次依然是倒插门。

婚后,生意人凭着自己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算卦的绝技,在这个陌生的村子里如游龙入水。今天被张家请了去算祸福吉凶,明天被王家请了去测生辰八字,忙的不可开交,俨然是村里的大红人。在家里的地位也是高高在上,小菊和母亲只能俯首称臣,跪拜于生意人的脚下。

然而,这时小菊也大了,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也懂一些人事,知道自己的母亲又有了一位丈夫。或许是习惯了母女俩人宁静而孤寂的生活,小菊感到生意人侵犯了自己的生活,因此从心底厌恶生意人。知女莫过母,小菊的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托了关系将小菊转学到县城的小学,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让小菊独自生活,自己和生意人过起了二人世界。可怜小菊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姑娘就得自己打理一切,生煤炉子、做饭……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整个人瘦骨嶙峋、无精打采。

小菊好不容易熬到放假回到家里,家里的情况让她大吃一惊。风趣幽默的生意人已经变成了十足的恶魔。动不动就对小菊的母亲拳打脚踢,小菊母亲的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小菊把这一切告诉了自己的大姨。大姨听了之后,讲了一件小菊怎么也不能理解的事:生意人和村里王麻子的女儿好上了,王麻子准备将女儿进献给生意人,生意人意欲逼走小菊的母亲,和王麻子的女儿搭伙。大姨还特意嘱咐小菊一定要转告母亲,不能给生意人让步。


(四)

小菊讲到这里时,情绪激动,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我们的谈话不得不暂时中断。等到小菊情绪平复了一些后,我们的谈话才得以继续。

小菊说这是不敢回忆的噩梦。

这天下午恶魔回到家里,便开始故意找茬,小菊的母亲似乎也预感到了什么。忽然恶魔卯足劲朝着小菊母亲的胸口上一拳,小菊的母亲顿时喷出一口鲜血,然后抓起她的头发把她的头往墙上狠劲的撞,接着又操起一根木棍发了疯似的朝小菊母亲的身上挥去。小菊吓的嚎啕大哭,喊破嗓子哀求恶魔别打了。不知什么时候,小菊家的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可是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止恶魔的兽行,面对小菊的苦苦哀求无动于衷,始终是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情。村民认为丈夫打妻子,这是管妻子,是应该的,别人不能掺和。小菊只好跑去找王奶奶。王奶奶是唯一对小菊母女措以援手的人,常在恶魔施暴时过来制止恶魔。王奶奶是一双缠过足的小脚,走起路来晃晃悠悠,永远也快不了。等到小菊和王奶奶赶到家时,母亲已经倒在血泊里昏了过去。小菊又跑去找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在庙会的戏场里看戏,看到小菊不耐烦的说了一句“去找别人”。小菊无奈又哭着跑回家里。

王奶奶看到小菊哭丧着的脸,知道医生是不会来了。她站起来走到屋外的草丛里仔细挑拣起来,过了一会儿,手里拿着几株不知名的野草让小菊用开水煮开了,给母亲灌下去,说能止血。王奶奶又动员了两名后生,将小菊的母亲从院子里抬到屋里。王奶奶陪着小菊,等到她母亲醒过来后才离开,临走时长长地叹了口气。

王奶奶走后,小菊感到一种无法形容的恐惧将她包围。恶魔就在另一个房间,她怕恶魔再冲进来。她睁大了眼睛注视着另一个房间,她更怕母亲就这样死去。母女俩在惊恐中熬到了天亮。

第二天,听闻小菊母亲被打的消息,小菊的大姨火速赶来,看到妹妹被打的遍体鳞伤,泪如雨下。不一会儿,二姨和三姨也赶来了,看到妹妹被打的惨状,便去质问恶魔。小菊劝母亲离婚,然而提到离婚,三个姨又变哑巴了,似乎离婚是一件无法启齿的事。然而小菊的母亲明白是该结束这场噩梦了,便找人写了状子,递到了法院,法院判离了。

在分割财产时恶魔又耍无赖,竟然要小菊的母亲赔偿他曾经花在她们母女身上的钱,被小菊母亲拒绝后,自作主张将小菊家一仓库粮食贱卖给了别人,把卖来的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小菊的母亲只想尽快跟恶魔脱离关系,任其恣意为之。那一仓库麦子是小菊和她母亲辛苦劳作一年的收获,是从遥远的洼上一捆一捆背回来的,山路崎岖难行,小菊的母亲每次背五捆,小菊只能背两捆。

恶魔跟小菊母亲离婚后没多久,果然和王麻子的女儿结婚了。


(五)

经过这一遭劫难后,小菊的母亲便彻底断了男人念想,也不想在这个村庄待了,小菊秋季开学时便和小菊一道到了县城。

刚开始是在学校门口卖早餐,后来积攒了些钱,便做起了小卖部生意,这一干就是三十年。这期间小菊考上了大学,分配了工作,结了婚,生了孩子,现在孩子都快小学毕业了。

小菊的故乡,那个曾经闭塞、落后的小山村也发生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开始醒悟了,开始意识到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愚昧,开始良心不安起来,开始关注起小菊母女来,开始谴责起恶魔来,开始诅咒起恶魔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报应果然来了。恶魔为了孝敬丈人王麻子,给王麻子买了一辆摩托车,王麻子骑车时由于操作失误,撞到了水泥电线杆上当场毙命。恶魔也得了癌症。有些老人说,这是小菊姥姥的阴灵在报复。

小菊的母亲今年把小卖部转给了别人。因为老了,实在干不动了,终于可以歇一歇了。用小菊母亲自己的话说:“终于可以享福了。”


(六)

听完小菊的讲述,我震惊、愤怒、惆怅,心内五味杂陈,不知说什么去安慰她。因为任何语言在如此残酷的事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祝愿她的母亲健康长寿,只能祝愿她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吧。

有谁曾想到一位如此平凡的老人身上,有着如此曲折和不堪回首的经历?

我们抱怨命运不公,感叹世事无常,然而又能怎样?都于事无补。毕竟那些伤痛是真真切切的,痛彻肌肤、痛彻心扉,更可怕的是那些经历经过岁月的洗礼成为记忆后对我们内心的摧残和折磨,每回忆一次便是内心的一次翻江倒海。

然而,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苦难总会过去的。当苦难来临时,如果我们能扛起苦难、战胜苦难,就会有更大的信心,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就会收获更多,当苦难再次来临时就会从容面对。


(七)后记

小菊,我喜欢这个名字。

菊花,在秋霜的摧残中依然怒放枝头,展示着自己生命的美丽。小菊就像菊花一样,没有被生活的阴暗面吓倒、击垮,依然精彩地生活。

在写作时,几次停笔,因为我怕文笔拙劣表达不了小菊母亲命运的坎坷和一个单亲女人的艰辛,可是又不甘心,因此勉强成文。只想让人们了解小菊母亲这个平凡的女人身上所承载着的残酷故事,只想让人们不要漠视那些我们身边得平凡的人。

作者简介

图片

李文斌,秦安人,爱好写作,作品曾多次见报刊。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李纪珍/五律·母亲生日吟

五律·母亲生日吟慈萱今八六,恨我困高楼。疫疠去还复,闲身犹自愁。养儿何所用,有梦亦难酬。独酒对空月,任风吹乱头。作者简介李纪珍,网名过客,九州诗社会员,【雪藻兰襟】步蟾宫副主编,黄河诗社编辑,秦安县诗...

诗文 山柳 山柳 ⋅ 5月前 (12-12)

念依/那时母亲教育我,做人要正气当道

如若有人问我,一个人身上什么最重要?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正气。从记事起,我那不识字的母亲就教育我做人一定要有一身正气,做一个一身正气的人。于是,母亲给我的言行举止制定了很多条条框框,违反了任何一条,母...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6月前 (12-05)

念依/母亲给我梳的丸子头

我的童年很幸福。尽管家里穷图四壁,但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的母亲还是给予我了健康阳光的母爱。尽管母亲犯病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候多,但我一样感恩,知足,快乐。父亲,在村子里是单姓,祖辈几代没有超过一百口人。父亲...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6月前 (12-04)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