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王托弟 | 读书,是一种体面的修饰(写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之前)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3-12-08 09:11:05 106 浏览

中国人很聪明,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立了自己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后来,又跟着外国人学会了过一些洋节日,比如,元旦、圣诞节、情人节、儿童节、劳动节......

随着时光推移,这些节日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世界人民的需要,于是,在现有“节”之外又创造出很多“日”,比如,地球日、世界读书日,等等。

有些节日,是不分年龄、性别、职业、穷富的,是给所有人设定的。这些节日一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譬如,如果没有春节、元旦这两个节日,就算我们活到一百岁,从孩童过渡到白发老人,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寿”数,可见,它们对整个人类的非凡意义。

有些节日则是给一部分人设定的,比如儿童节、妇女节。

世界读书日,也是给一部分人设立的——尽管这部分人的群体不见得有多么大。这个节日从1995年4月23日算起,至今已经走过快21届了。

图片

说起读书日,有必要重温一下设立它的主旨宣言: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不过,每年在读书日这天,电视上常有某某明星、某某演员站出来说喜欢读书、喜欢读谁的书。初听上去很受感动,但仔细一想,他们所谓的很多书都是一些“儿童读物”,试想一个人如果只喜欢一种孩子们的书本,那他们的智商可想而知,只不过是这些人出了一点名,已不是“普通人”了。

名人也好,普通人也罢,读书乃各人的喜好之一,它不比穿衣吃饭之于一个人来说必不可少;它如衣饰,是一种体面的修饰。读书,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之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前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著名的话,这句话为喜欢读书的人立下座右铭,一百多年来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喜爱书籍的人沉浸书海。

然而,拥有书籍和读书的意义不同。

不喜爱读书的人也可以拥有书籍,也许拥有的书籍比喜欢读书的人还要多,不妨你到一些官员家里看看:书籍往往塞满几个书橱,似乎汗牛充栋,其实,能有几人真正静心、耐下心去读书、那怕一本书呢?他们可能没有记住李克强总理教诲:“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所以,仅仅为附庸文雅,就指这类人吧。

读书不分方式与形式。可以取“精”,细细研读,像品尝一道小菜,细嚼慢咽地嚼出其中味道。也可以取“粗”,囫囵吞枣、粗枝大叶、大快朵颐,尽可能获取海量信息。

读书也因人而异,而且还会因时而异。

记得自己小时候读书,可能是课外读物太少的缘故,只要能得到一本,肯定会圈圈点点、一路慢读,最后,直“读”到惨不忍睹:来回翻阅,尽兴之时,书基本都破了。

现在,读书渠道大大拓展,每天上下班途中的四五个小时,大多读得都是电子书,比如,用手机、kindle阅读器、miniPad等进行阅读,但是读下来,全然没有读纸质书的印象深刻,尤其是那种与肌肤亲密接触的、踏踏实实的感觉,可谓消失得无影无踪,更无法寻觅手持刷装帧精致的纸质书时,那种爱不释手的狂喜了。

于是,我决定,以后正经要看的书,定要非买即借,反正必须是纸质版的。不过,若如此,免不了又要惹得借书给我的朋友发疯,因我看书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圈圈点点、写写画画。如果借给我的书不幸遭此待遇,在借之前,先向可能会借我书的朋友们道声“抱歉”。

仔细想来,自己已然走过二十个世界读书日,期间,也读过不少书。从欧洲文学、哲学和中东文学、哲学,到北美文学、哲学,又看了印度、日本等作家的文学、哲学书籍,当然,还有中国的文学和哲学。总之,只要是文学和哲学类的名著,很多都看过。

学生时看,工作了也看。

想起龙应台女士写给她儿子的话:“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龙应台的这段话,之于已然工作的我们也很适用。所以,为了成就感、尊严和快乐,要用功读书了。

今天,该读哪一本呢?

清明小长假之际,看看《秦安县陇城镇志》吧,虽然,它并非文学,亦非哲学。

作者简介

图片

王托弟,笔名潘小笛,80后,甘肃天水人,现居北京。就职于北京某外企,从事法律工作。业余爱好写作,视文字为生命,在法律的严谨与文学的率性间寻找平衡,用文字在大城市的浮华与小城镇的淳朴中勾勒真性情。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王托弟|十分钟,一个拥抱 。

这件事已过去有大半个月时间了。事发当天,我就想记下来,不是因为这件事有多么重大,而是因为它太普通了,普通到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或明显或稀微。事情是这样的:大半个月前的一天。午饭过后...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4月前 (07-22)

王托弟/亦城纪事

搬至亦城将近一年了。直到这里,才算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日子,在京城有了个安稳的落脚处——尽管房子依然不是自己的,依然只是暂居。可是,这个世上,除了自己的生命外,还有什么能够真正属于自己呢?在动荡的年月,只...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1)

王托弟/我所理解的爱情

一直想对爱情的三个阶段:选择、交往、分手的现象进行分析。但回头一想,这是个多么重大又多么庞杂的主题呀,全方位分析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信手先写冰山一角再说:此篇文章仅对对交往中的现象作分析,选择与...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1)

王托弟/胡杨女人

三姐说:“王茜华这样的女人,有着斯琴的天然特质,容易走进角色,一定程度上她在表演她自己;在《当家的女人》中演绎的那位一心靠勤劳致富的现代农村女性,与斯琴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我自己没看过《当家的女人》,...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王托弟/愿新月作证,许得一世情缘

下班到家,已是晚上九点。踏入亦城小区的时候,一弯新月当空,倾洒下来的清辉把四周照得温婉可人。这如水般朦胧的清辉,携同地上昏黄的路灯,似乎要把人融化薄如蝉翼的衣衫,跟随灵魂飞舞的方向披散开去。大地不语,...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王托弟/百啭蔷薇(小说节选之二)

之第一章第二节又看了遍时间,已是五点三十五分!事先约定五点半吃饭,都过了五分钟,说不定那孩子早就在里面等着。我是长辈,还要做东,怎么能迟到。我看看手机,又环视一下四周,两道人流不止,走过来的女性,无不...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王托弟/你好,我就好

编前语这篇文章还是2011年底写的。至今,将近四年过去,心中的老师还是那个兢兢业业的老师,好像一直未曾改变;而我早已不是当年象牙塔中那个单纯的女孩,已被三年的职场生涯打磨锻造地不似纯真模样。从八岁上学...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王托弟/廊桥遗梦:相逢尽在扼腕时

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由于刚从大家庭中分出来,那时,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苦。我们五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弱小,因为我排行最后,故父母一向对我充满着比任何一个更多的怜悯。那时,我们的厨房的墙壁是用报纸糊的。约...

随笔 王托弟 王托弟 ⋅ 12月前 (12-10)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