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郭明祥|煤油灯下的读书少年

郭明祥 郭明祥 . 发布于 2022-11-19 21:57:47 740 浏览

偶尔回乡省亲,母亲让我去旧屋找东西,看见积满灰尘一盏小煤油灯,孤怜怜立在窗台上,仿佛对我在讲童年往事,回味岁月中最心痛的记忆。

七十年初的美丽的关中平原,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区,国家供我们这一代的电是限时的农业用电,

后来,常听大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用的电是从很远很远的甘肃有个叫刘家峡水电站送来的。那时候国家大型电力发电厂不多,资源比较匮乏,城市用电量远远比农村用电量大,白天的电力大多供应城市建设,城市好似亲生娃,农村犹如抱养的娃。电好似是幽灵,经常半夜三更来,天不亮就走。邻人戏笑着说:“电来了,电来了,电来没熬又走了”,农村限电己是家常便饭,经常用的是时差电,除过夏收或是干旱天农业灌溉。磨面房,榨油房只要电来就灯火通明,电钢磨机器的轰鸣声远远就能听见。除非是逢年过节正常供电外,隔三差五的停电就习已为常了。特别是冬季,刘家峡枯水期一到,电就成奇缺的奢侈品。盼电如同盼星星盼月亮。

小时候晚上做作业常常在煤油灯下完成。一家人围坐昏浊灯光,母亲在一旁做纳鞋底,时不时看着灯光暗了,用针头挑一挑灯芯,荧火如豆的灯猛地一亮,娴熟的把针在她浓密秀发上毕一毕,又一针针扎进鞋底。有时夜晚纺棉,也是一盏清灯相半,一手拿着棉花捻子一手摇着纺花车,随着一根根棉线的拉长,无情的岁月把母亲脸颊上的皱纹拉长了。春夏都好说,唯独是到了秋冬季漫长的黑夜,有光明电灯,有温暖热坑就最是幸福事了。

小小的煤油灯光亮是我渴望光明的唯一选择,村子里的商店,经常摆放是也是烧煤油的马灯,马灯地座是用来装煤油,两根立柱,中间一个两头都开口圆型的玻璃罩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底座旁边有旋钮调进调出灯芯,可以控制灯的明亮暗度,防风适合野外照明使用,特别费油一般家庭都不用,那时煤油也是凭票供应的。

小小的煤油灯应运而生。村子里有宋铁匠,那时专门打灯芯,看似简单,做起不易,像铜钱大小圆型铁片,中心掏一小孔,在用一根细细铁管镶嵌在小孔中,周围用铬铁铜丝焊缝,找些新的棉絮,搓捻成二寸长的棉棒作灯芯,用根铁丝把棉棒从铁管中穿孔而出,找个小一点墨水瓶,或者是茶色小药瓶,在用铬铁把塑料盖烫出一个孔,一个简易油灯就算是做成。姊妹四个,一人一盏,到家中最多只能点一盏。有母亲在厨房用完后在捧回堂屋照亮。

我看着这眼前这盏煤油,不由想起淘气贪玩的我,秋分一过,关中冬季昼短夜长,小小的油灯担负起照亮家人的责任,微弱灯光一闪一闪在小方卓上,苟廷残喘,无心写字的我扯了一根棉线在灯火烧线玩,平时烟锅砸在鞋底叭叭的父亲,那天怎么猛的闯进屋子,看着玩火的我一气之下,抓起小油灯粉身碎骨般摔在院子当中,霎时屋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抄起一把笤帚一顿猛揍,到现在仿佛如昨记忆犹新。父亲那天好似天神下凡发怒吼道,“想好好上学就上,不想上学就别在白费油蜡,在说了玩火会出事”,哭泣中的我向父亲识了错:“往后再也不敢玩火了”,认错后父亲怒气慢慢消退,又点起另一盏慈爱的灯,给我讲述古人为了学习“凿壁偷光”的故事,至今难以忘怀。

那天晚我想明天没有油灯,早读课怎么上。在忐忑不安中我早早进入梦乡。第二天早起一盏新灯放在小方卓上,熬了半夜的父亲又操起家当,叮叮当当到凌晨,用废旧的铝皮牙膏嘴,给我做一盏崭新的油灯,灯芯都是白白的棉絮,那盏油灯一直在心中点亮。那盏灯的名字就叫能工巧匠。

煤油灯,照亮一个时代,照亮了一个幼小心灵,照亮了故乡的四季灯火,乡间角落。冰冻早晨,一个个身着粗布棉衣臃肿少年,手提煤油灯,步履蹒跚走在冰滑乡间小路,三三两两前后都是伙伴。村里小学建在古庙里,教室像火车匹式车厢的坐位,两排水泥土墩,每个同学的水泥土墩上点一盏油灯,个个像似受人间香火燃灯佛,整坐教室,烟薰火了一股浓浓的煤油味。在煤油灯下读懂啥叫挑灯夜读的滋味,同学们戏闹声经常打翻油灯,点着书本是常有的事,本来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经煤油侵染的味道更浓。虽然难苦更加叫人怀念。

分别太久的童年,快乐与贫穷无关 ,只有童心曾经恣意的疯癫 ,与一盏煤油灯为伍 ,照亮我的心田 ,在冬季长夜, 挥霍人之初的烂漫 ,即便少了吃穿 ,却从不缺少温暖 ,倚在母亲怀抱 ,才感觉是真真的柔软。今夜我做了一个梦,黑夜把农舍油灯点亮,那些星星点点灯光,狂如苍穹的繁星坠落把村子照亮,映衬在月亮的绉纹里长出了窗花模样。 母亲的灯火是童年、是一生的经典回忆的源泉……

作者简介:

郭明祥,1967年,陕西凤翔人,现居天水,作品散见《天水晚报》《天水周刊》《秦州文艺》《关山文艺》系天水市楹联学会会员,天水市诗歌学会会员,秦州区作家协会会员。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又是一年重阳节

秋风起,黄叶飘,又是一年重阳到。九九重阳节——这一古老的节日,如同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越嚼越情深。它不仅仅是登高望远的美好时节,更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金秋送爽的日子里,让...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1月前 (10-12)

带疾赴职,犹以不告假为要

北宋吕蒙正于《寒窑赋》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嗟乎,天道无常,人生多舛。如吾近日,亦不幸罹感冒之疾,迄今已历一周矣。感冒何以致之?此问若问何以餐食,似显愚钝!然吾仍应之曰:无他因,皆因一...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1月前 (10-12)

又是一年采椒时

一又是一年采椒时,又是一年劳作季。想着老家的花椒快要成熟了,我的心也开始变得不安起来。因为我知道,父亲年迈体弱,已经不起这些重体力活的折腾了,所以我就早早地告知父亲,今年的花椒再不要像去年那样一个人去...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中秋月圆,情满故乡

今日中秋,晨光柔柔,秋风飒飒,怀揣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我踏上了归家的路途。手中紧握的,是前一晚在广场上和超市里精心挑选的月饼、点心和面包等中秋节礼物,它们不仅承载着节日的喜悦,更寄托了我对家父的无尽牵...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月是故乡明

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一朝月圆时。在这么一个美好而又寂静的夜晚,但看一轮明月悄悄地爬上围墙,越过枝头,镶嵌在浩瀚的深邃的夜空,将那无边的如水的光华亳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供人们祭月赏月,千里传...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十五的月儿十六亏

月亮以它亘古不变的规律照例从东方冉冉升起,照例将明亮的清辉洒向无边的大地,而洒在老家院子里的月光看上去宛如洒上了一层盐,晶莹而柔和,我仿佛也闻到了一股盐的清香,给人一种如梦似幻、如醉如痴的感觉。在这么...

随笔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10-10)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