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好零食——爆米花
小时候,过年时我们赖以解嘴馋的零食不多,虽然不知什么时候市面上也有了葵花子、大碗豆和麻子等不多的“干果”,不过,因为价格比较贵,多了家里也买不起。因此,我们通常会炒一些玉米或者黄豆等“小豆豆”吃。但我...
时值西北仲冬,已是龙年岁尾,一年一度的总结即将结束。时光遵循着时令起转承合的严格规律,已合拢为年关,一年即将收尾。
我隔窗看雪,朵朵盛开,苍穹灰蒙,大地洁白,一片祥和景象;窗外不知谁家的一曲王宝强与龙梅子合唱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如热浪席卷大地,唱的人心渐慌,家味渐浓。这一唱,不仅唤醒了远在天国沉睡的精灵,也打破了人们平静的心湖。
转身又是一岁尽。在山外还有山中、在精彩饱含无奈中、在孤灯陪伴幽巷中、在腰包鼓满与瘪瘪中、在希冀与失望中、在月老的凝视中、在父母儿女的期盼中、在老家味道飘溢中,远在异地的人们,不管你是蜗居城市的人,还是飘泊天涯海角的游子,总会在喝了一碗腊八粥后,就稀里糊涂了;心儿乱了,啥都围绕着远处的那个越思念越清晰的家,归心似箭。
我国正值农业向工业转化的经济转型期,虽不是人人心里都向“钱”看,但每一个人,又都会拼命地挣钱、攒钱,都是为了把自己以及家人更换一个模样,而坎坎坷坷,磕磕绊绊,汗流浃背的工作、劳作,把钱看得很重。
平时精打细算、勒紧裤带过日子,唯在此时,才会把钱看得很轻。很有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人生风格——钱是人身上的一层垢痂;亦很具唐朝诗仙李白逍遥豁达的豪情——千金散尽还复来。
紧随年味的渐浓,面对人潮涌起,我国不得不在每年腊月适时启动铺天盖地的“春运”。这一席卷大地的浪潮,从城市紧闭的大门溜出,一如山间的泉水,流向宽阔的马路,渐次如同山间的小溪,形成小河,汇成大河,汹涌澎湃的激起千万层巨浪,沿着乡村老家的方向而翻滚。
一条小溪的流动,是为了寻觅生命最终的归宿——大海。这一归宿是永恒的归宿,也是一生至高的追求,如果回到大海,想逆流而上到达曾经的出发点——泉水、溪流的山间,就只能凭借追忆的方式了;人却很幸运,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追求,使生活更加美好,从山间沟壑贫乡僻巷如山间泉溪一样流出,跟随小河,融入大河,奔向大海。
在繁花似锦、楼房林立的闹市打拼近一年后,在总结中把一年画上句号。此刻,每一个人都会身不由己的思念或远或近的老家,打理回家,即使在老家仅呆上一天,心里也会舒服;即使路途再遥远也在所不辞;即使往返中再辛苦,也不会从心底轻易地放弃······因而,历年的春运伊始,就是一次次人潮涌起之时。
一个人记住一座城市,那是记住了城市里的某一个人。那一个个人在每年的腊月里流向老家,是否是惦记着一个人抑或一家人?
这个人要么一家人就是自己的亲人。即使出了五服,亲人早归黄泉,也会在隔三差五的年月里如寻魂似地到老家转转,老家就是一个人的根。
都说回家过年是和亲人团聚,莫如说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在年头节下抚摸和凝视、重温和寻觅自己的根。就是这千万条根凝聚在一起,盘结在泥土深层,生长成一条根深蒂固的中国根,遵循着四季起转承合而一岁一年轮的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每一个华夏儿女也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在秋末冬初,安详飘落,归根入地,抚养新一年的枝叶。
每当年关时节,城市落潮时,也正是乡村起潮时。这潮落潮起时,正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寻根时,亦是每一片落叶归根时。
小时候,过年时我们赖以解嘴馋的零食不多,虽然不知什么时候市面上也有了葵花子、大碗豆和麻子等不多的“干果”,不过,因为价格比较贵,多了家里也买不起。因此,我们通常会炒一些玉米或者黄豆等“小豆豆”吃。但我...
小时候,如果一个人貌似开玩笑地对你说“你知道个啥?你就知道蒸馍馍过年吃”的时候,那你就要想想了,这可绝对不是在夸你,而是在提醒你:除了知道过年吃白面馍馍,其他的你啥都不知道。换言之,就是你知道的(东西...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无论春冬夏秋,还是阴晴雨雪,当东方泛着鱼肚白,晨星稀拉缀在天边时,天依然灰麻麻的寂静一片。伴随着几声犬吠和一群鸟雀的叽喳,山间的村落里,总会飘起一束束树枝硬柴燃烧时冒出的浓浓白烟,...
岭上故乡·过年赶年集天涯游子远途回,携手摩肩赶集来。年货琳琅挑不尽,归家老幼笑颜开。祖孙乐四岁孙儿小帅男,人前说唱嘴巴甜。新闻趣事从容讲,爷奶争夸会‘扁言’。(注:家乡人把说普通话叫扁言子)放烟花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