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托弟/困留黄冈的这五天
1-31(初七)
按照回家前的计划,今天一早该抵京。现在,如何在山上继续待下去比回京更让人以为是接下来要过的日子。
这天虽没有关注疫情,但听人说,形势不是很乐观,尤其黄冈,是重灾区,仅次于武汉。
因为家里网络很差,几乎上不去,兼之孩子闹人,几天下来,对于疫情,开始变得麻木,唯有想起回京无望时心里有些焦灼。因村里封路,无法买生活物资,家里事先屯的食材并不是很充足,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家老小八口人的吃饭成了问题。尽管夫家在村里有地,但因近几年家里无人,田地绝大部分荒芜,只有离家不远的一点赠与亲房家耕种,有油菜、大白菜和萝卜等。
早饭后公公提了篮子到地里摘菜,我和老公带着孩子跟随前去。那块地因为第一次来夫家时婆婆带我去过,睹物思人,故而更加觉得亲近。麻城的冬天也会下雪,屋里屋外都要穿羽绒服,但地里却有青菜迎寒生长,这让北方人难以理解。地里青菜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看了让人喜欢这里的冬天。
不一会儿,公公就铲了一篮子菜,晚饭时即清炒了一盘。安好日子里,一块穷菜地并不一定就不如一个富亲戚,但在人与人连面都见不了的境况下,土地明显更靠得住呀,只是这点物资对于生存,充其量只能锦上添花。
物质充裕时听“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的话,并无太深切的体会(毕竟,我们这代人几乎没有家里无粮的经历),现随着交通封堵的日子一天天增加,其中况味,愈发了然心间。
2-1(初八)
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啊。
老公家在大别山上的一个湾子里,人少树多,在国家倡导封山育林的大环境下,这里的人做饭、取暖则主要靠砍树伐木。尽管世世代代砍伐,但漫山遍野依然草木葱茏,只能说,这是苍天大地给这里的人应有的生存方式。
公公年前早早回家备了一些柴火,因疫情影响无法如期离家,家里柴木定然是不够用的。早饭后我们举家上山砍柴。当然,只有公公一个人劳作,其他人都是凑热闹——年轻人在外面打拼,长年累月,对家里传统的劳作竟然生疏到无处下手。
站在山上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可大过年的,远远望去,山底竟无行人车辆的踪迹。心里不禁咒骂一声:“他妈的病毒,去死吧!”
山上有信号,趁机和嫂子、公公分别录了秦腔音配像的抖音,发出去大家嘉奖不已,我也因此心情大好了一整天。
2-2(初九)
这天,全国确诊病例1.5+万,其中湖北占了将近1万;这天,火神山医院交付运营。前者让人震惊,后者令人震撼——心在震惊和震撼间来回游走了十几天,已没有开始时的跌宕感触。
这天,我们的生活倒并无特别的事,若无其事地进行了一天柴米油盐的日子。公公依旧围绕着一日三餐忙个不停,我们和哥嫂的孩子都还小,因孩子而来的琐琐碎从来让人不得歇息片刻。
有两件事,若在平时,简直不值得一记,但在这个特殊时刻,便非同寻常。
一是邻居家给了我们一些蔬菜。
这本是个丰衣足食的时代,几乎没有人为吃穿发愁,赠与,往往是锦上添花,然而,因为此次疫情影响,交易全部暂停,随着春节囤积物资日渐消减,吃饭成了很多人的头等大事。我们家常年无人,此次回家只为过年,购买的物资事先只预定用到正月十七。现在,因生存而来的焦虑和对疫情本身的担忧,成为我们的日常心理。
老公问我,说别人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我们东西,我们该还以什么才好呢。现在寸步难行,我们能有什么可还呢?我说,只能等回京后在网上买点东西。老公却说,他们肯定不会要。不管以后我们作何表示,在他们这种近乎雪中送炭的举动彰显的人性光芒下,都会暗淡很多。
第二件事,是将回乡前十天的只言片语托一位乡友发布在了我的公众号上。
在公众号发文章,本是一件多么轻而易举的事啊,就像安好日子里不愁吃穿一样稀松,如今,这两件事对我都备显非凡。只因山上网络状况极差,我的手机几乎处于无网状态,用老公手机的热点勉强可以发文字和语音,图片、页面和视频则很难打开。有时候发条抖音或朋友圈,要跑到离家2000米外的山头上去。
迩来的境况,让我懂得: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什么东西是必然属于我们的,包括我们的身体、健康、自由和诸多平时以为理所当然的人、事、物。于是,睡觉前给一个年前闹了点不愉快的朋友发了条信息:“若回京,江山长青,情义长在。”
2-3(初十)
因疫情影响,全国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今天假期结束,开始上班了。朋友劝慰我,说既然回不去,不如既来之则安之,好好享受几天农村的绿水青山。
过了几天的“蜗居”生活才明白,工作的辛苦远比懒惰的生活让人幸福。真的很想上班。
虽一直不太喜欢京城的喧闹,渴慕乡野生活,可毕竟,如今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小家不在这里,客观上我们已属于北京,已不属于麻城和秦安任何一个地方。何况,之于一个中年人,已经没有了率性而活的资格,上面的老人和下面的小孩,是我目下的担当,无论有无疫情,都要生存。尽管现在全国上下几乎所有工作都是应对疫情,上班也无法开展正常业务,但听别人上班,内心也是极其不安:因生存而来的焦虑——在这么待下去,就成废物了。
这个时候,真心感激自己的单位,同事和领导每日安抚莫要担心工作,让我按照部署在家安心等待,权当作在家办公,有那么几刻,听后温暖到泪下。我们因有这样的好单位而略感宽慰,而那些个体户,尤其那些在家便没有任何收入的人,定然心急如焚。前几天就听妈妈说,二姐春节前压了一万多的货,打算趁正月大赚一笔,不想要全部腐烂在家了。
“疫情啊,赶紧过去吧,放过那些日夜辛劳的医护人员,放过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患者,放过每一个真诚面对生活的人吧。”睡前,在悲凉和无力感之下,我祈求到。
明天立春,希望一睁眼,转机出现,艰难的时终告过去,春暖了,花开了。
2-4(正月十一)
今日立春。
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立春,是新岁的起点,是一个轮回的开始,总给人无限希望,哪怕最后什么也不会发生,但还是会以为,只要春天到了,一切就会好起来。可是,看到“全国累计确诊20438、171329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这样的数字,又是一声叹息。
今天天气特别好,是迩来最好的天气,煦日和暖,洗了几件衣服,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看孩子。家里三个孩子脸蛋起皮严重,一个个都跟麻洋芋一般,儿子的嘴唇和鼻孔更是干裂到流血。
山上的几户人,越来越像囚禁在牢笼中的猫了——十几天前刚回到家时,还都是猛虎啊。因为回京无望,心里不停给自己灌鸡汤,但焦虑依然总隐约心头。
家里鸡蛋没有了,儿子偶然挑食,只吃蛋炒饭,无奈一早向一位家里养鸡的堂哥张口,堂哥二话不说将家里所有鸡蛋都拿了过来。下午带儿子在水塘边转悠,一个嫂子正在地里摘菜,抑或知道我们没有种地,生活物资日益短缺,硬给了一提袋油菜和几个鲜嫩的萝卜。常言的“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吧。
年前和所有人一样带了足够的钱,准备随心所欲地花它一番,以过个丰盛的年;人算不如天算,一回家,钱装在口袋就花不出去了。
作者简介
王托弟,笔名潘小笛、牧笛,80后,甘肃秦安人,现居北京,从事法律工作,业余爱好写作,现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黄土地的女儿》。
- 上一篇: 王芸/既然选择了警察,就与他风雨兼程。
- 下一篇: 王托弟/回黄冈过年的这十天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又是一年重阳节
秋风起,黄叶飘,又是一年重阳到。九九重阳节——这一古老的节日,如同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越嚼越情深。它不仅仅是登高望远的美好时节,更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金秋送爽的日子里,让...
带疾赴职,犹以不告假为要
北宋吕蒙正于《寒窑赋》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嗟乎,天道无常,人生多舛。如吾近日,亦不幸罹感冒之疾,迄今已历一周矣。感冒何以致之?此问若问何以餐食,似显愚钝!然吾仍应之曰:无他因,皆因一...
又是一年采椒时
一又是一年采椒时,又是一年劳作季。想着老家的花椒快要成熟了,我的心也开始变得不安起来。因为我知道,父亲年迈体弱,已经不起这些重体力活的折腾了,所以我就早早地告知父亲,今年的花椒再不要像去年那样一个人去...
中秋月圆,情满故乡
今日中秋,晨光柔柔,秋风飒飒,怀揣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我踏上了归家的路途。手中紧握的,是前一晚在广场上和超市里精心挑选的月饼、点心和面包等中秋节礼物,它们不仅承载着节日的喜悦,更寄托了我对家父的无尽牵...
月是故乡明
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一朝月圆时。在这么一个美好而又寂静的夜晚,但看一轮明月悄悄地爬上围墙,越过枝头,镶嵌在浩瀚的深邃的夜空,将那无边的如水的光华亳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供人们祭月赏月,千里传...
十五的月儿十六亏
月亮以它亘古不变的规律照例从东方冉冉升起,照例将明亮的清辉洒向无边的大地,而洒在老家院子里的月光看上去宛如洒上了一层盐,晶莹而柔和,我仿佛也闻到了一股盐的清香,给人一种如梦似幻、如醉如痴的感觉。在这么...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