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随笔 > 正文

段恭让/抬灵

王托弟 王托弟 . 发布于 2023-12-01 19:34:46 64 浏览

眼下关中农村许多地方,由于出去打工的人多了,抬埋老人就成了问题。

一些自然条件好的地方,早已经不再用人力抬那沉重的灵杠了,改为用架子车拉灵柩了。但在自然条件差的地方,养老送终不是一件容易事,送,是非得借助群体力量不可。

听说有地方确实有起不了的灵呢!

但是在我的家乡,不存在这个问题。我村子老人自豪地说:“架子车拉我?我不去!我要这一伙子崽娃子,拿肩膀抬我。”

乡里人爱说笑。

我回去那一回,进村就听见人们在谈论生与死。

大病初愈的张老汉在晒太阳,平辈子的人过来,就逗他:“你看你这个人些,娃娃都等着吃你的捞饭,你咋可跑回来咧?”

张老汉不慌不忙,“我把生死看得比屁淡,只是阎王爷不让我进他的殿”。

人说:“怕不是吧,你是丢心不下你才务的白皮松吧?”

张老汉回答他:“算你说对了。它没有长到碗口粗,做不成灵杠啊。”

对方不饶人,“咱村有现成的呢,你不要寻个因因扛啊”。

张老汉更幽默:“我哪里敢从村里现成的抬杠上头走过去啊,抬了多少先人不说咧,我哪里敢和你个能鬼争抬杠啊?”

两个人欣赏了对方的口才和智慧,满足地大笑着,才开始正经说话。

图片

在村里,只要村子谁家老了人,头天晚上孝子拜街,第二天一大早,送葬的唢呐一响,家家户户的人就赶出来了。打工的自然就不去了,或者是耽误半天,大家争先恐后,无一缺席。

这当中不管逝者是谁,生前是智是愚,是贫是富,是官还是民,一概没有差别。

德为好与德为不好,也就扯平了。吵架过,有仇气的,也到了最后了结的时间。走到事主门前,和他的后人拱手致意,恩恩怨怨在一声“我把老哥们送几步!”的话语里,两家人就开始了新的局面。

而这一切,只有一个理由:“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么!谁对谁错,还不是在一起搅合了一辈子。”

情长的,还揉一揉眼角,“往后,我可就孤仃了”。叹息一声,忆不完的情分,说不尽的往事。

也有极个别的人,到这个时间,还是拐不过弯,那就把人丢大了,让人说是没有见识。

我自小就见抬灵的场面,长大,也就自然而然参与到这个天经地义的事情里。抬着举着,去送那些爷呀婆啊上路。

但是,真正的打动我的,是几年前我老父亲去世送灵那天。

几十个人抬着灵柩,弓着腰身,磕磕绊绊,拥拥挤挤,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疾奔。肩膀没有抢到灵杠的,就用双手扶着,举着。灵柩上面的彩纸棺罩摇晃着,穿过沟坎。他们从庄稼地里踏过去,没有哪家人会有意见,我知道,这是给予逝者的一个特殊的尊重,对于做了一辈子庄稼的人临走超越以往的尊严。啥也不能挡了他上天堂的路。

那一刻里,我的心灵给深深的震撼了,一眶热泪流出来。

不是悲痛我的父亲,我感动于我的乡亲,感动于我的乡情!甚至,我想喊一声:老父亲啊,你的邻里兄弟侄子都送你来了!

争先恐后的封土过程,人们在追忆着他的生平,诉述着他的美德,封土以后,很多人忙就从坟地离开了,拉也拉不住。

挽留下来的八九个姓氏的村人,坐了6席。

除了段姓本家的,应当来的半截子村都来了。

我和兄弟都在宝鸡,父母随着我们生活10多年了。这让我万万没有想到。

席间,同村李景勋老师给我说:“咱村这一样好的很。老人了,不管忙闲,不论亲疏,不管天气一起上。下雨送灵柩,泥难在腿腕子,就个个挽起裤子,抢着朝杠头下面躜。”

我和弟已经离家几十年了,又怎么过意得去?

我知道,他们抬了灵柩,就耽搁了一天的打工收入啊。

我父亲去世八87天,我老娘去世,两个87岁的人相继走了。我不敢再打扰乡里了,我不能给他们帮忙,不能还这比山还重的人情。我知道他们都有自家的难缠事情。就确定拿一些钱,给帮忙的人,尽我的心。

我把家乡的人惹恼了。男女老少没有人接受这个事情。

学忠叔怕耽误事情。又没有联系上我,就从劳动力市场叫了二三十人,我把老娘送回去就把丧事办了。

家乡的人给我白眼,唾沫星子能把我淹死。

头天晚上,送烧纸的人就很冷淡我,低头来低头去,好像是他们做出了惭愧的让我看不起事情。

送灵回来,乡亲们才和我算帐。民志叔说:“你娃把乡情忘记的完完了,你把村里人看成啥了?”

一下子群情激奋,众口沸沸。

“你爸你妈跟我们都是没有红过脸的好邻家,你娃娃弄的啥事情?”

我说了八遍我的想法,还是解释不清。我说了80遍我的想法,依旧徒劳。

他们义正词严,“给你娃娃说,这是火烧寨,不是你城里!”好像我已经不是和他们一起,走过那一条共同的村街的人了。

城里城里,岂止个城里,看现在的社会,不爱钱的人不多。

亲人们,你们真的不知秦汉?

但,我还是明白,我极严重的冒犯了我乡里淳朴的厚道的风气了,我粗暴地践踏他们的尊严了,践踏这一方净土了。尽管我有我的考虑,但是在他们固执的坚持面前,我的考虑显露出浅薄的一丝小家子气,市井之气。

对不起!乡亲。

多年来,我常想起来家乡人的正义感,抱团取暖、仗义互助这一种风气,又不由得担忧,在一切商品化的今天,它还能走多远?

我是没有让村里后人抬举着的福分了,但是,还是真诚的希望它继续下去,一代传一代。

作者简介

段恭让,原籍西安,现为陕西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白鹿原下》和诗集《高原魂》。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王琴敏/麻辣烫的灵魂之一——秦安花椒

秦安地处甘肃东南部,位于秦岭以北,黄土高原的沟壑山区,属陇中南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干夏湿,素有羲里娲乡之称。这里一年四季分明,气侯光照充足,土质深厚,昼夜温差大,适合于花椒的生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

随笔 王琴敏 王琴敏 ⋅ 4周前 (04-23)

冯茂林/我是一名老师范生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师范生,九零年毕业于天水市第一师范,其貌不扬,一米六八的个头只是算不到侏儒的行列。皮肤黝黑,致使城里的学生描写我“脸黑得像农民”。我的学识不够渊博,相当于高中毕业,正因如此,我从来没...

随笔 山柳 山柳 ⋅ 5月前 (12-16)

安浩哲/跨越百里的爱

他,因家境贫困,八岁才开始上小学,虽是比别人晚了一岁,但差得不太多,这一点,还是好的。刚进小学的第一天,他的模样,就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关注:身上穿着破破烂烂,有很多的地方都是被针缝过的,就连书包也是几块...

随笔 山柳 山柳 ⋅ 5月前 (12-16)

黄自芳/这个春天的景

这个春天的景,是那天使的圣洁,是那志愿的火焰。(一)三月十一号,像往常一样上完课,走出校门,坐上三路公交,戴着耳机听了一路的《听闻远方有你》。特意在莲亭站下车,准备买个面饼,给女儿做油泼面,顺带把晚上...

随笔 山柳 山柳 ⋅ 5月前 (12-16)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